南通崇川区扩容(创新已成最硬核的发展引擎)

南通崇川区扩容(创新已成最硬核的发展引擎)(1)

大会现场(丁伟)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2月28日,记者从南通崇川区2022创新发展大会中获悉,今年,崇川区将以项目招引为突破,以创新型企业培育为重点,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

据了解,去年崇川区上下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显著。在全省率先成立区级科创委,编制科创委三年行动计划,发布实施科技创新“20条”和“梧桐树”人才集聚计划,形成高位统筹、全员发力的大推进格局;成功举办2021长三角科创生态峰会、智汇崇川创新创业峰会,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新增省级以上双创载体、科创项目数等指标位居全市第一;企业投资科技、谋求创新的意愿持续高涨,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833家,全市第一。

崇川区区长杨万平表示,今年崇川坚持“顶天立地”与“铺天盖地”相结合,瞄准世界500强、央企和行业头部,紧盯北京、上海、深圳及苏南等重点区域,大力招引“有高科技含量、有高层次人才、有高成长潜力、有社会资本关注”的“4有”科创型项目,全年力争落地200个。深入实施“紫琅伙伴”计划,借助举办“紫琅杯”创业大赛的契机,加快直通车制度的落实,切实打开创业大赛与“紫琅英才”直通渠道,确保完成全年人才项目60个;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确保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保持60%以上,全年高企申报量力争超380家,年内高企保有量达450家,认定“潜在独角兽”企业5家以上;三年内实现获评省双创人才(团队)不少于 20 个,国外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不少于420人。在专业人才培养上。全面落实“省333工程”“市226工程”,坚持高校与企业培养“双主体”模式,鼓励院校与企业开展“订单式”“委托式”培养,每年培养技能型人才不少于800名。

同时,崇川将进一步完善配套服务,持续丰富公共服务供给,给予人才落户、医疗健康、子女教育等方面相关待遇,深入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加快推进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区建设。在人才公寓方面,今年至少统筹700套,做到全面保障、一个不漏,切实让各类创新要素“如鱼得水、如鸟归林”。

崇川区委书记胡拥军表示,创新发展是全社会参与、全社会获利的大事。要大力弘扬创新精神、持续打造创新品牌、广泛宣传创新典型,加大对创新创业者的表彰激励力度,让创业人才、创新企业在崇川倍受关心、倍受尊重,鼓励创新、尊崇创新在崇川大地蔚然成风。

他要求全区上下要集中力量、集成政策、集聚资源,奋力跑出崇川创新发展的加速度,为聚力“四个年”、 提升首位度提供坚强支撑,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