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里的中戏和上戏的区别(中戏北电上戏的学生到底什么范儿)

虽说“英雄”不问出处,但在娱乐圈中,科班出身的艺人总会因为“出身”不同学院而被划分到不同阵营。比如《我就是演员》、《幻乐之城》等综艺在演技比拼环节,最后往往落到学院实力之间的“较量”上去。最近胡歌、万茜首次携影片登上戛纳电影节,又为上戏赢得一分,当然风头最劲的还是中戏明星。

高校里的中戏和上戏的区别(中戏北电上戏的学生到底什么范儿)(1)

中戏、北电、上戏作为国内顶尖艺术表演院校,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然形成自身所特有的气质,或隐或显地也呈现在这些院校毕业的学子身上。

群体特征:

北电偶像派,中戏实力派,上戏“翻红”派

总结三大学院输出的艺人群体性特征,民间说法是:中戏出演员,北电出明星,上戏出小生。这个说法基本上是在北电中戏同时出现两大“96级明星班”之后提出来的,并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间逐渐形成两个学院的群体特征。

中戏96级以章子怡为首,目前为止,班里有超过20位同学拿过金像奖、金鸡奖、百花奖等国内外影视大奖,张彤、章子怡、梅婷、袁泉、秦海璐、胡静、曾黎、李敏还有中戏“八大金钗”之称。

高校里的中戏和上戏的区别(中戏北电上戏的学生到底什么范儿)(2)

中戏“八大金钗”

而同届赵薇以专业课和文化课第一的成绩考入北电,之后因饰演小燕子而大火,也极大地带动了北电的知名度。赵薇、陈坤、黄晓明更有“北电三剑客”之称,三人至今仍具有超高热度。

高校里的中戏和上戏的区别(中戏北电上戏的学生到底什么范儿)(3)

北电96级

因为同在“京圈”的缘故,两所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免不了被360度进行比较。↓↓↓

高校里的中戏和上戏的区别(中戏北电上戏的学生到底什么范儿)(4)

(图源自网络,数据截止2015年)

可以直观的看到,无论是国内三大电视剧奖项还是欧洲三大电影节奖项,不管是最佳男女主角还是配角,中戏都实力强劲,包揽奖项更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中戏去掉巩俐、章子怡这两个“逆天派”选手,其实两个学院的获奖情况也是旗鼓相当的。

虽然与自带热度与话题的北电中戏相比,远在“沪圈”的上戏显得“冷清”许多,但上戏也为国产影视剧贡献了一批传统长相的英俊小生(胡歌、袁弘、林更新、蒋劲夫、韩东君等等)。这几年拿奖的势头也挺猛,柏林影帝有廖凡,金马影帝有涂们、徐峥,年轻艺人中也多出“实力派”(彭昱畅等)。

高校里的中戏和上戏的区别(中戏北电上戏的学生到底什么范儿)(5)

而来自上戏的中生代演员,近几年在热门剧中出彩、翻红较多,有的甚至成了中生代男演员中的“流量”担当。2017年话题剧《我的前半生》带红了“前夫哥”雷佳音,剧中纠葛不断的马伊琍、吴越、雷佳音三人都来自上戏。今年热门大剧《都挺好》,频上热搜的明成朱丽这一对,李念是雷佳音在上戏的同班同学,郭京飞也是上戏毕业的。

高校里的中戏和上戏的区别(中戏北电上戏的学生到底什么范儿)(6)

上戏演员集体翻红的背后,是长年的舞台剧经验的累积,也是甘当配角、小人物的蛰伏。雷佳音毕业后先在话剧圈打磨五年,随后在多部影视剧中出演小角色,终于靠《我的前半生》打开了国民度;郭京飞在转战荧屏前斩获话剧方面能拿的所有大奖,后因形象问题长期只能当小配角,因“苏明成”一角才有了“流量”。

高校里的中戏和上戏的区别(中戏北电上戏的学生到底什么范儿)(7)

随着娱乐市场的理性回归,观众的要求越发严苛,“流量”逐渐从“颜值即正义”的小鲜肉身上“分流”到真正具有实力的演员,中生代演员的翻红现象,相信会越来越多。

年轻一代的选择:实力演员or大明星?

实际上,作为国内的造星名校,三大高校的实力都不容小觑,而学校之间因为招生趋向、管理模式等不尽相同,呈现出不同的学院气质。总体来看,北电更为自由与灵活,但似乎更多的沾染了商业气息;中戏、上戏相对严格,台词等基本功扎实,但到了荧屏有时会显得舞台感过重。

而从近几年三大高校在艺考中拔尖的考生来看,童星、明星考生、星二代、选秀节目出身的考生越来越多,而整容脸、网红脸骤减,素人考生很少在艺考中拔得头筹。(相比之下,上戏艺考素人考生拔尖得更多)

近几年北电中戏上戏艺考拔尖考生(不完全统计)

北电

郭子凡、关晓彤、吴磊、黄俊捷、宋祖儿等

中戏

刘昊然、张新成、易烊千玺、李兰迪、胡先煦、蒋依依等

上戏

夏之光、孙艺珍、灵超、范诗然、张镐濂等

北电更倾向于小脸、大眼,具有镜头感,更符合大众审美的(一眼就能看出是帅哥美女的)艺考生。

高校里的中戏和上戏的区别(中戏北电上戏的学生到底什么范儿)(8)

北电16表演盛蕙子

中戏老师更偏爱“话剧脸”,长相英气,一眼望去有记忆点与辨识度的脸很容易脱颖而出。

高校里的中戏和上戏的区别(中戏北电上戏的学生到底什么范儿)(9)

中戏17陈思敏

上戏的学生更有文艺范,在上海这个风情万种的南方都市中,自然也带有较为浓重的都市生活气息。

高校里的中戏和上戏的区别(中戏北电上戏的学生到底什么范儿)(10)

上戏17表演范诗然

Ps:为了对比更为合理,三所学校都选择的是艺考拔尖的素人考生

实际上,这和三所学校老师的招生标准也不无关系。北电选人时更偏向于偶像剧以及电影作品的拍摄,对演员的颜值、镜头感更为严格,而对声音和台词的要求相对薄弱。中戏老师在招生时基本按照一台毕业大戏的全角选人,尤其偏好长相大气的“青衣”,对考生的舞台表演、台词功底、临场发挥能力更为严苛,从这点来看,上戏的择优标准与中戏颇为相似。

高校里的中戏和上戏的区别(中戏北电上戏的学生到底什么范儿)(11)

中戏老师:刘天池

值得注意的是,明星考生中在选择院校时,往往透露出他们对人生以后规划的方向。同一个组合中(比如tfboys),王俊凯去了北电,易烊千玺去了中戏,王源两个都没去,选择国外的音乐学院,不难管窥三人之后在娱乐圈的发力点。

高校里的中戏和上戏的区别(中戏北电上戏的学生到底什么范儿)(12)

同样以“少年感”著称的两位弟弟,刘昊然去了中戏,吴磊进的是北电;同届小花中,张雪迎中戏第一,关晓彤北电第一。而几人近年来的发展轨迹,似乎也和学院特征较为吻合。

中戏的艺人发挥较为稳定。刘昊然有《琅琊榜2》、《妖猫传》、《最好的我们》等口碑不俗的作品傍身,还有《唐人街2》斩获33亿票房,业内风评与商业值稳步上升。张雪迎在《我就是演员》中被导师盛赞,其主演的影片《狗十三》引发大众对“成长之痛”的思考,近日上线的电视剧《白发》豆瓣6.6分开画,热评也多肯定的声音。

高校里的中戏和上戏的区别(中戏北电上戏的学生到底什么范儿)(13)

北电的艺人受到的关注更多,质疑声也不小。吴磊接连扑了几部被寄予厚望的影视剧:号称投资7.5亿的电影《阿修罗》上映三天后紧急撤档,玄幻剧《斗破苍穹》豆瓣评分只有4.6分,《沙海》口碑还不错,但明显秦昊更为亮眼。为了摆脱眼前的困顿状态,三石弟弟急需有质量的作品证明自己,否则只能“坐吃山空”。

关晓彤从“国民闺女”到扎堆偶像剧(《凤求凰》、《极光之恋》、《甜蜜暴击》等),近来又加入综艺《王牌对王牌》,因恋情、造型、身材等频上热搜。话题度倒是高了,但口碑却有急速下滑的趋势,“国民闺女”面临着和三石弟弟同样的尴尬处境。

高校里的中戏和上戏的区别(中戏北电上戏的学生到底什么范儿)(14)

比较当下活跃度正高的北电、中戏等学院的年轻艺人,来自北电的艺人似乎是全方面人气更胜一筹,话题性也更强(容易走上黑红路线);而中戏的艺人似乎更有意往作品里面更深一步,选择剧本也更为慎重;上戏的人在演艺领域似乎更为全能,各个类型的影视剧都有在尝试,完成度也挺不错。

当然,列举这么一大堆,并不是为了竭力证明“北电出明星,中戏出演员,上戏出小生”这句话的“真实性”,只是很有意思地发现,不少年轻艺人选择的学院气质与他们当下的星途规划颇为吻合,北电出来的艺人的确更具“明星”品相,而中戏出来的艺人也越发具有“演员”的气质。

高校里的中戏和上戏的区别(中戏北电上戏的学生到底什么范儿)(15)

实际上,无论是“实力演员”还是“大明星”都无可指摘,都是市场与艺人自身衡量之后的结果。非科班出身的“天才”演员周迅在谈及演员和明星的区别时,她认为这两个身份并不是对立的,当你把演员的本分做好你就会获得明星的光环,你获得明星的光环时不要忘记演员的本职工作。

舆情官很认同这个观点。不管是演员还是明星,都要坚守作为艺人的“信念感”,择校只是演艺路上的一个插曲,最终成为什么样的艺人还是要靠自身修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