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天团看外交发展(李国富:韬光养晦)

外交天团看外交发展(李国富:韬光养晦)(1)

【环球网报道 记者 余鹏飞】近年来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南海吹填造陆等领域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外交姿态,越来越多的声音认为中国应该放弃“韬光养晦”的外交路线。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8日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外交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进取、开拓前行,正在走出一条有着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之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努力目标是助力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选择是坚持自身的和平发展,同时推动世界的和平发展;基本原则是合作共赢,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主要的路径是建立形式多样的伙伴关系,倡导结伴而不结盟,对话而不对抗;价值取向是坚持正确义利观,在国际事务中主持公道、弘扬正义,在国家关系中义利兼顾、以义为先。

对此,著名学者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李国富在接受环球网记者的采访时表示,新时期的中国外交将是“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相互并存。中国外交的重心旨在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无论任何时候,中国都不会忘记那些帮助过中国的第三世界国家。

李国富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不短提升。当前中国外交的特色分为两个方面:“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这是中国当前实力、国际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所决定的。实际上它也是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恰当反映。

如何理解“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或者说什么时候“韬光养晦”,什么时候“有所作为”,李国富表示,并不是说与中国切身利益密切相连时就“有所作为”,更不是与中国国家利益无关时就“韬光养晦”。中国的外交不以是否与自身切身利益得失为标准,而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地位、甚至是不同问题作出相对应的切实可行的方案。中国谋求的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李国富还表示,经济实力不是影响中国外交方针的唯一标准,随着中国的崛起,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也就越大。国际社会期待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李国富指出,经济实力在推动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中扮演重要角色。“能力越大,社会责任就越大”,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即无论中国发展到何种强大,中国永远都不会忘记自己发展中国家的出身,更不会忘记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第三世界国家和朋友。中国的外交致力于构建稳定和平的国际形势和周边环境,一个和平发展的世界大格局对于实现中国“两个一百建设”至关重要。“互惠互利”、“实现双赢”是中国发展与周边各国外交等领域的宗旨。

责编:余鹏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