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中营造的茶室与茶庭(日本茶庭)

#头号有新人#

日本茶庭,顾名思义就是指日本为了喝茶而建设的庭院,其实是日本为了茶道仪式而特意建造的,与日本茶室是连在一起的;可以看作是日本为了更好地传承他们的茶道而形成的一种茶文化表现形式。

茶文化,原本是在中国发展和兴盛起来的,因而日本的茶道是起源于中国,在中国唐宋时期,是日本主动来学习的关键性历史阶段;通过这个时间段的学习,让日本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其中茶道的形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而出现的。

日本茶庭的诞生
  1. 日本茶道的形成

日本茶道中营造的茶室与茶庭(日本茶庭)(1)

首先,日本茶文化的起源;公元815年,当时日本的嵯峨天皇四处游玩,有一次巡幸近江国滋贺韩崎,然后日本的一位高僧永忠和尚向嵯峨天皇进奉煎茶,这便是《类聚国史》的记载,也是日本正史之中最早的茶内容记载。

但是,日本的《日吉神道密记》所记载,讲到公元805年,日本天台宗最澄和尚从中国浙江的天台山带回了茶籽,并且把茶籽种在日本京都的比叡山日吉神社。与最澄和尚同行的还有一位空海和尚,空海和尚在向嵯峨天皇进献时,有一本《空海奉献表》。

此中记载空海和尚从公元794年到唐朝学习,然后在公元806年才回到日本,空海和尚曾言:“观练余暇,时学印度之文,茶汤坐来,乍阅振旦之书”;因此,中国茶文化是通过日本的和尚来唐朝学习,然后传入日本。

日本茶道中营造的茶室与茶庭(日本茶庭)(2)

嵯峨天皇,日本第52代天皇,日本茶文化的发展是几位高僧做具体的学习,但是最终让茶文化在日本发展下去,则是嵯峨天皇的推动;

根据日本皇家编修的《日本后记》所记载,差峨天皇在喝完永忠和尚的献茶之后,就下令日本京都畿内和近江、丹后以及播磨诸国专门培植茶树,自此以后茶文化开始在日本发展。其次,日本茶文化的形成;

日本茶道的形成其实是在镰仓时代才开始的,因为在公元1168年,被誉为“日本茶祖”的荣西禅师到中国学求佛法;同时把中国的茶叶加工技术和茶具都带回了日本,并且在回国之后,一边学佛一边种茶;

在公元1211年写出日本第一部饮茶著作《吃茶养生记》,这本书的诞生,对日本的茶道形成有着重要作用。根据日本的《类聚名物考》所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因为在公元1259年,日本昭明禅师来到中国、把中国的茶道引入日本,日本人认为这是日本茶道的开端。

日本茶道中营造的茶室与茶庭(日本茶庭)(3)

2,日本茶道发展演变出茶庭

第一,发展茶道而诞生“茶室”;公元1241年,日本临济宗的圆尔辩圆从中国宋朝学成归来,带回了径山茶籽和《禅苑清规》,然后再以此为基础制定了《东福寺清规》;这本清规就是对日本茶道形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为此书是把饮茶的基本规矩和应该使用哪些茶具做了规定。

公元1267年,日本的南浦绍明禅师更是从中国带回七部茶典和一套茶具,其中中国的茶典内容之中,有刘元甫所提到的“和、静、清、寂”茶道四谛,这个内容为日本茶道的四谛“和、敬、清、寂”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公元14世纪中叶,日本进入到室町幕府时代,日本的茶道在这个时期逐渐成形,后来被称之为日本茶道集大成者的宗师千利休,让日本正宗茶道彻底形成;而他也成为日本茶道的丰碑人物.

日本茶道中营造的茶室与茶庭(日本茶庭)(4)

随后,日本人把饮茶彻底地当作一种追求精神放松的生活方式,因此饮茶不仅有一套仪式,并且还要建设专门的饮茶场所-茶室。

第二,茶室和茶庭的关系;在室町中期,日本的贵族阶层就把饮茶上升为一种追求风雅的精神活动,因此需要一个固定的空间来品茶,在喝茶时不能随便地找个地方;因而发展至日本的江户时代,喝茶的场所被固定和规格化,基本上有一套建设茶室的规格和固定要求,其中茶室庭院的设置也是被规格化。

因此,茶室和茶庭是一个整体,简单来讲便是建立一座茶室之后,附带着一座与茶室连接在一起的庭院;因此茶室和茶庭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日本茶道重要的环境元素。

“禅”的简素精神和“空寂”的理想境界
  1. 日本茶庭缘何蕴含“禅”和“空寂”的精神状态

日本茶道中营造的茶室与茶庭(日本茶庭)(5)

主要是因为日本的茶道从中国引入开始,便是与日本的佛门结下不解之缘,从最初的最澄和尚和空海和尚把中国茶叶带回日本,再到圆尔辩圆和绍明禅师把中国的茶道引入日本.

这些都是因为日本佛门高僧通过到中国求经拜佛才得来的精神财富,所以日本的茶道与佛门思想形成一个相融的状态。

例如日本茶道大宗师千利休,他原本只是一个商人,但是因为研究茶道,然后就选择参禅悟道,成为日本佛门的入世者;可见日本的茶道必须要和佛门思想结合在一起,才能让日本茶道发展起来。

例如千利休的弟子宗启著有一本《南方録》,里面有句话:“草庵茶的根本精神表现了清净之垢的佛陀世界”,此话直接指出日本的茶文化与日本佛教文化正在融为一体。包括后面还有一句“至陆地草席,扶却尘埃,主客直心相待”,试想一下只是喝茶而已,既要“拂去尘埃”,又要“直心相待”,其实都是在追求佛门的精神境界。

日本茶道中营造的茶室与茶庭(日本茶庭)(6)

正如日本的冈仓天心在《茶之书》中说道:“茶室的简朴单纯是模仿禅院的结果”。其中提到的“草庵茶”是日本茶道的核心,所谓草庵是因为当时茶室从外观上来看,与日本的百姓家的草庵极为相似;

而这种草庵茶室是最能体现“禅”的简素精神,因为直白来说就是一座小茅草屋,就像在公元1582年,千利休建造的茶室“待庵”,里面除了喝茶的工具之外,就是一张半草垫。

然后,很多草庵茶室的茶庭,就是在茶室之外多了一块小的空地,然后搭配一些自然环境就存在的竹子、树木、土、石头等元素,就形成一个茶庭,这便是充满“禅意”的简素茶庭。

日本茶道中营造的茶室与茶庭(日本茶庭)(7)

2,日本茶庭塑造的“空寂”境界

“空寂”,原本是佛门弟子追求一种精神状态,因此日本的茶室一般都喜欢追求简素,除了控制多余的茶具之外,还控制喝茶的人数,甚至很多茶室就是容纳一个人、最多是容纳两个人在一起喝茶.

因为佛教弟子在参禅悟道之时都是喜欢一个人苦修,不喜欢有人声鼎沸、觥筹交错的喧闹之声,所以日本茶道亦是如此。

  1. 同理茶庭的内容设置也是追求简素和空寂,日本人为了塑造“空寂”之感,在茶庭之中有各种“石”,例如飞石、敷石、镜石、流水石、关守石……

因为石头是寂静的,不会出现什么干扰之音;而且日本的茶庭喜欢设置石灯笼,不用石灯笼的白天,仿佛与茶庭融为一体,当夜晚降临,点燃石灯笼,它所散发的幽弱光芒,更是让茶庭充满幽静之感;

日本茶道中营造的茶室与茶庭(日本茶庭)(8)

另外还有石头搭建的石景,例如走进茶庭,是踏在一条小石子路上,耳边可以听到石水钵潺潺而流的水声,仿佛自己进入到一个宁静的山水画之中。

  1. 给茶庭搭配竹子;其中在茶庭之中有生长着的竹子,在茶庭外围还有竹垣,竹垣是指用竹子编织而成竹墙.

这种用竹子包围茶庭具有深意,因为中国自古以来把竹子比作君子,日本人学习中国文化岁月悠久,他们也明白君子的道理,所以他们用竹子来提醒自己,做人要做君子,而君子的“和”与日本茶道的“和”则是殊途同归的人生真谛。

此外,还会搭配一些其他的植物和充满简素空寂的事物,利用贴近自然的元素,寻求精神寄托,总之一切景物的搭配,目的是塑造日本茶茶庭的“空寂”之感,希望自己通过空寂的茶庭达到属于自己的空寂境界。

日本茶庭背后的精神文化内涵

日本茶道宗匠千利休确立的茶道精神文化交流内涵是“和、敬、清、寂”,这便是日本茶庭对氛围和环境营造的根源。

日本茶道中营造的茶室与茶庭(日本茶庭)(9)

首先,所谓“和”,是日本茶道讲究在茶室喝茶一定要什么都是刚刚好,尤其是给人的感觉,不管喝茶之前发生了什么,一旦进入茶室能“和”.

因此日本茶道更多是讲究自己内心的“和”,不要跟自己过不去,更不要为了各种内心的欲望而让自己欲罢不能,最终陷入一种癫狂状态;若是一个人真的如此,恐怕一生也就完了。

其次,所谓“敬”,则是希望品茶之人要尊敬“茶道”、尊敬茶人、尊敬佛教,还要尊敬种茶之人和请自己喝茶之人;因为在茶室喝茶时,若是没有敬畏之心,那么内心是无法定下来,也就不可能达到所谓的“和”。

其三,所谓的“清”,从茶室的卫生来讲,便是清洁和整齐,不能留给茶室一丝不净;从喝茶来讲,便是要保持煮茶的水是“清”的,洗茶具的水是清的.

日本茶道中营造的茶室与茶庭(日本茶庭)(10)

从人的内心深处来讲,即通过茶道追求精神的清纯,追求灵魂的洁净,不被世俗所迷惑;就如宗启在《南方錄》所言:“茶道的目的就是要在茅舍茶室中实现清净无垢的净土,创造出一个理想的社会”,可见“清”对日本茶道的重大意义。

其四,所谓的“寂”,主要是让人忘记一切,单纯地走出自己的人生,就如同喝茶一样,没有什么复杂的东西,就是烧水、煮茶、喝茶,而千利休曾留下的一首诗便是说到这一点,他说先把水烧开,再加入茶叶,然后简单地喝茶,这就是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除此之外,茶一无所有。因此,日本对茶庭的塑造,本质是在追求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

总而言之,日本茶庭是日本茶室所延伸的附属建筑物,本身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但是在日本茶道营造的特定环境之下,加上喝茶之人地再凝聚自己的茶道之心,就能在茶庭之中,追寻“禅”的简素精神和“空寂”的理想境界。

日本茶道中营造的茶室与茶庭(日本茶庭)(11)

参考文献

《类聚国史》、《南方录》、《茶之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