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骚扰最后结局怎么样了(朱弦案终极之问)

阅读重大提示:

20年如一日的价值观, “只站真相” 。

如果实在没有足够的证据得到真相,

我会依赖自己的生活常识逻辑,人性的趋利避害本质来分析,

也是我要对我的读者坚持的“负责”

1、

2018年夏末,

那年发生很多事。

最猛烈的新闻之一:弦子透过微博,告诉公众:“自己曾在央视化妆间被知名主持人朱军猥亵”。

随后,在朋友的宴桌上,这自然会成为佐酒的话题,就听到一个可信的消息:

“朱军会起诉弦子。”

一桌子的人都摇头:这不是抓瞎n次方了嘛。

性骚扰这样的事,就是搅屎棍,越耍越臭,平息还来不及,自己还跳出来告?

信息源又眨巴眨巴眼睛补了一句:是朱军太太要求告的,必须告,不告她就要提离婚。

我:“那也太意气用事了吧。”

丑闻这样的事,

你说得清吗?

告得明嘛?

在两年后的今天回顾当时那个杯盘狼藉的瞬间,

忽然察悟又一个真理:永远不要觉得自己比当事人更聪明。

起诉,倒是朱军一方做出的正确选择。

如果说2年前朱军的人设打分跌到0分,

甚至负分滚粗了媒体圈,

最近一轮舆论的鏖战,他逐渐回血,似乎上升到了30—50分。

过去两年里,朱军基本宣告社会性死亡。

2019年,雪藏已久的朱军受邀出席湖北卫视的晚会,可以为视为一次难得的复出机会,亦被弦子的支持者及众多女性网友狙击,所有已经拍摄好的镜头全部遭剪。

大多数知识分子,其实都不喜欢朱军。

这是他在舆论场上失分到负分的重要原因。

朱军张着一张正义而矫情的脸,政治脸谱在他脸上如此清晰。

他不像小崔。

小崔是病人,是性情中人,甚至很多时候很二,很执拗,很不理性。

但身上真实的东西很多,所以,会有很多很多和他深度共情的粉丝/知识分子。

所以无论小崔发生了什么都会有铁粉出来力挺他。

仔细捋捋,

朱军出事以后,几乎没有一个大v出来帮他说话。

某种意义上,是他占据央视这个高级资源,长期高位之下,尽享了舆论场的制度性红利,而造成的因果。

大家可能会说:他也就是做做艺术人生,在哪都是蛋糕上的奶油花边,谈不上作恶吧。

但,那张没有瑕疵政治正确的“洪常青”脸,

本身就会让人厌烦

而从公众的心理逻辑来说,看到这样一个一直高高在上的脸谱,

被打碎在地,

偶像破碎,泥土现形,

痛快淋漓啊。

所以,弦子振臂一呼,所向披靡。

男人们,乐见朱军之败。

女人们,乐见弦子之勇。

毕竟,弦子之勇,是一种破局,在metoo运动席卷全球之时,

所有长期被性剥削、性骚扰的女性,都会深度共情这样的破局之人。

因为女性实在是被性剥削、狩猎的太深重太久远了。

因为女性不被当做人,当作行走的胎器/肉便器的日子太久了。

任何被撕开的缺口,

任何一个被推上风口浪尖的男性,越是位高权重的,

越是能够引发无尽的怒火。

这样的怒火需要祭品,而且一旦咬住绝不会轻易脱口

所以,朱军在两年前的墙倒众人推几乎是必然现象。

两年后发生了什么?

朱军已经碎裂在地。

脸谱化为滩在地上的一堆泥土,

性骚扰最后结局怎么样了(朱弦案终极之问)(1)

女方支持者带上猪头面具意指朱军

大家同仇敌忾要干死的靶子,已经躺倒,被踩了无数脚,

粉碎在地的泥土,

忽然哀哀地向上发出了泣血的求告:“现在,能容许我说几句了吗?”

这么一个回转,继续踩,大家忽然都有点踩不下去的赶脚。

2、

逆转,发生在大v一个有点理想的记者昨天发布的一篇特稿。

以调查记者的身份,呈现了4个w:现场,时间,其他人物,关键证据。

从舆情角度来看,此文有两个特点注定会引发高度关注和传播,

第一, 独家。

当弦子一方铺天盖地的声音已经发酵了两年的时候,无论是公众还是媒体人,都会觉得朱军一方的陈词,特别有吸引力。

第二, 专业。

因为这是第一篇呈现了当时现场及相关人物评价的报道。弥补了一直缺失的现场和第三方意见。

当然,要说理想记完全没有立场,那也是扯淡

(这里再强调一次,没有作者没有立场!!!任何新闻报道都隐藏着立场!!!)

选择性呈现给你看的信息,就已经是一个作者表达的立场。

理想记这次呈现了几个信息。

性骚扰最后结局怎么样了(朱弦案终极之问)(2)

日常使用时化妆间门为虚掩状态

性骚扰最后结局怎么样了(朱弦案终极之问)(3)

圈出位置为当年朱军所在的化妆位

“化妆间”。

并且贴出两张图片:化妆间的实拍,和化妆间门的状态复原。

老实说,这两张图真的挺有说服力。

那不是一间我们想象中的密室,而是一个灯光明亮刺眼,两边对称到处都是镜子的标准化妆间。

门因为需要刷卡的原因,大多数时候是虚掩的。

这个细节至关重要。

如果是一间密闭的化妆间,那可能发生任何事。

如果门长期虚掩(这一点也得到弦子的认可),同时得到其他当事人间接或直接的确认(他们进门的时候都是直接推门进来的,并不需要人开门,与此有关的人先后有11人)

就很难想象,朱军真的会大胆到这个程度,

门都不关,

和一个妹子在屋子里上下其手?

性骚扰最后结局怎么样了(朱弦案终极之问)(4)

央视那种化妆间我去过。

可谓是人来人往,尤其是两次节目录制间隙,

化妆师补妆,助理送盒饭,服装师换衣服,其他嘉宾和嘉宾助理随时可能进入,编导来对稿子,好奇的观众来找签名,

还有走错门的其他栏目组的实习生、观众等等等。

我自己就走错过多次化妆间,而且就是很二的推门直接进发现错了。

第一次见面,

不知道深浅,

朱军就对一个妹子开始放电——放电这个我信,

但放电完了,没得到回应就开始强吻 上下其手,倒不是说这样的人不会这么色,也有极可能位高权重反而更加性压抑性冲动,而是他们是有理性有利弊权衡的。

渔色也是会放在自己的安全区,有防火墙。

如果他是个见了陌生人就精虫上脑的主儿,

在这个体制里,他熬不到今天,也熬不到这个位置。

在两次节目间隙里,

在一个虚掩门的化妆间里,

去搂搂抱抱一个【初次见面】的女性?

当时我复盘场景,

就有点疑虑。

除非此人是一个人前人后都无法自抑的心理有严重问题的色情狂,性瘾患者。

但是,这样的人又怎么能通过央视那种非常严苛的筛选竞争机制呢?

大家可能觉得主持人很风光,

可是这样的风光位置,多少人盯着啊?

多少新秀,多少领导手下培养的近人,想要这个位置啊?

就等着你上位的人出纰漏,出问题,然后取而代之啊?

就像官场,一个班子里,老大倒了,最有利的是谁?

老二老三啊。

朱军身为总制片人,握有权柄,但他也不至于丧心病狂到想让自己的把柄落在副手手里的。

他们台前风光,台下其实也是约束极多

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

而且吧,其实非常装逼。

哪怕私下里性道德其实很不咋样滴,

但他们肯定会在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来搞

比较安全的关系

也和有人打过保票(有皮条客啦、有投名状啦、有他们觉得比较安全不会被缠上不会被敲诈的防火墙啦)

3、

与我这个感觉对冲的另一个想法是

如果这个猥亵不是真的,

不明白当事人弦子的指控动机是什么?

这个也是迄今为止人们选择相信弦子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跟你朱军无冤无仇

素不相识

为啥要陷害你

而且以这样的冲撞的方式(自己也要承担相当大的舆论压力啊)”

卷入到舆论场连续2-3年啊

而且,在离开化妆间后

弦子离开后,就开始给姑姑打电话,而且告诉了很多同学,甚至第二天就报警了

这个也是需要勇气的

法律上我们通常会相信当事人第一时间的反应

性骚扰最后结局怎么样了(朱弦案终极之问)(5)

而在理想记写了调查报告之后,(朱军转发了)

弦子一方也做了一个补充回应。

弦子在自己新长文中详细写了“弦子:2014年6月9日发生在化妆间的全部经过。”

性骚扰最后结局怎么样了(朱弦案终极之问)(6)

按照弦子的自述,假定她说的都是事实,

那么朱军对她造成的身体侵害有:强行接吻,隔着衣服抚摸。

弦子特别回应某些网友的质疑:并不是一直猥亵持续30-40分钟,而是中间断断续续的几次。

从一开始的聊天引诱,许诺,拉关系,等等。

到后来看手相,她把手抽了回去。

他又隔着她衣服试图摸她。

并强吻了她。

之后,弦子记录自己的感受是:

“我并非不想离开,即使那时候的我已经完全处于应激状态里、想要痛哭却一直在发抖、喉咙颤抖就好像失声一样、满脑子都是羞耻与畏惧,然而即使到了这样的情况,我也没有放弃离开。幸运的是,节目嘉宾带着很多工作人员走进了化妆室,朱军站起身和他沟通。直到嘉宾进来和他交谈了一会儿,我大脑才渐渐恢复清醒,察觉到这是可以离开的机会,低着头往门口走——我以为朱军不会在嘉宾面前制止我,可时至今日,我还记得朱军看到我要走时说了一声“你要走啊?”,我愣住了,过了几秒才用颤抖的声音说:“我要走。”。

这样的细节确实比较震撼人心。

所以,

双方的陈述都有合理也有悖理之处。

这两方面都存在以我个人生活逻辑无法理解的巨大矛盾

所以,

除了最早的时候,弦子声音很微弱时我转发过她,

当她已经有了很大的声量后,很多人问我此事看法,我都迟迟没有表态。

今天我的态度是:

第一,希望公安方面公布当天弦子衣服上DNA的检测结果。

第二,据说公安方面拒绝了弦子一方多次的某些dna检测的要求,是否可以自己找痕迹鉴定专家呢?(指纹可以保存多年)

第三,当天现场复原很重要。现场出入的人证很重要。

在一个主持人私人专用的化妆间(关门的)可能发生的事件与一个公共化妆间里(敞开门的)可能发生的事情完全可以做不同的推测。

自证清白现在对谁来说都很难。

对朱军来说难,对弦子来说难。

“他们不在乎几碗凉粉,只想看热乎乎的肠子”,这句话,可以形容朱军,也可以形容弦子的处境。

而事件走到这个地步,不断有读者也好,女性群体也好,都有人希望我说说这事,

我觉得,

这个事在今天,弦子一方已经获得了不小的话语权,这也是事实,不必否认,否认就太矫情了,光我看到的热搜就不少于3-4次。

这是好事。

而事件出来以后,男性群体是没什么人敢于或愿意给朱军说话的,因为犯不着替他惹一身骚。阎维文老师前车之鉴啊,他确实不在场,那时候根本没录制央视节目,发了个声明,躺枪被骂成蛆。

而在昨天的新闻报道中,公众才知道,原来那天是郁钧剑老师进了那个富有争议的场景。

官媒更不可能为了朱军去找骂。

为什么这一次他们忽然出来发声了?

两年来舆论场对朱军的口诛笔伐,按照新闻传播曲线,朱军一方已经蓄积了足够多的反弹势能。

而且,双方的辩论逐渐聚焦到了一个问题,

我看到了这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metoo很好,我们需要为女生反性骚扰发声,

但作为知识分子必须在自己内心裁量的一个拷问:“指控一个男人性骚扰需要证据吗?”

女性群体的激愤是有理由的。

因为:环境太恶劣了。太多的女性被性骚扰被性侵还要被污名化,根本不能获得立案

说难听点,十个男人里可能有五六个干过类似的事,还有二三个可能不觉得这是什么事儿。

就像我在文章里写过无数次的,

没有人教他们如何做人,

过去的君子如玉被遗忘,而现代的绅士风度他们也没学会。

对女性进行袭击,试探,骚扰,被视为冒险家的气质,是被鼓励的。

甚至有人举出一个数据:广东省在2020年,首例性骚扰案才获得立案。

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任何女性的对于性骚扰的指控,都有着先行者的意义,

都弥足珍贵。

那么,

大背景之上的每一个个体呢?

普通人之如清华学弟,监控证明了学弟没问题。

朱军一方反问:“凭借一个人的指控,就能证明我有罪吗?”

这个问题衍生到最后就是:

“指控一个男人在性骚扰需要证据吗?”

有女生非常悲愤地说:所以任何时候我都会站女人!

因为女人太苦了!我部分同意。

但是,不是所有的女人就一定无罪。不是所有的女人因为性别光环就一定是天使。

而且,人永远不是孤独的人,人背后有人。

也许你支持的女人,背后说不定是男人。

隔着互联网,我们真的能确定我们支持的,哪一面是真相呢?

@亦雪似绒:回复@作家陈岚:你难道不知道性骚扰的案件很难定罪吗?此类案件的证据也是很难留存啊。。。当整个社会法律还有公共舆论环境都是维护着男性利益的时候,你在这儿跟我说不愿意冤枉一个人,简直太好笑了,你的女性亲友遭受了性骚扰,她也没有证据,那你会怎么说?

第一,鼓励所有女性及时保留证据。

第二,她可以公开发声,每一次的不同的女性指控最终都有其意义,在美国同样的情形是有3人以上的指控可以被裁定性骚扰或性侵成立。

第三,如果没有法律事实层面的证据,在法庭上定罪就是不可能。或者在舆论场上要求所有的人都一边倒甚至不允许质疑,那就是另一种霸凌或另一条恶龙。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被信仰。

没有人可以未经合法审判就被定罪,必须被遵从。

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前者必须被恪守,而后者,我们可以用自己的代价去追求。

就是如果我的孩子被伤害了,我知道是谁,而且就是无法取证,法律上它不成立,那我不会逼迫法庭作出裁决。

我会用教父的方式复仇。

而且一定是我能够满意的结果。

至于会为此付出什么代价?自然我心中做好准备。

在芸芸总总的讨论中,

下面这位小透明网友的话,还是值得静心想一秒的。

@一个有想法的伪作家:其实现在情况是,男女权线上线下对立撕裂太严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方面,女性作为网购的绝对主力(父亲节没有一个商家做活动),在网购上对男性碾压,女性已经是互联网经济的绝对金主,这是女权在互联网上优势巨大的来源。另一方面在线下现实社会中,男性又在政治经济上对女性碾压式的优势。

@一个有想法的伪作家:这就形成了:网络上女性话语权绝对优势,可以没有任何证据就轻松让一个男性社死,然后网络下现实中,女性连被家暴都难以维权。线上线下分别男女主场,撕裂严重。线上有很多男性无辜被害,线下无数女性蒙冤不得平反。

所以我必须提醒各位,

无论哪个性别,都可能因为某种不确定的力量,比如话语权,比如公众的情绪,忽然间如潮水般得益,

也可能因为潮水的退去,而重新成为受害者。

唯一可以让每个人最大限度免于成为受害人的

是程序正义的建立。

那个疯狂的时代所去未远,

一个男人随时被指控为恶棍而剥夺一切权利的时代里,

女人也会被随时可以被指控为破鞋而剥夺一切。

有一些原则,是整个社会公平公义的基本框架的守护者,

超越于性别之上,

超越于种族之

超越于我们个人的好恶之上。

性骚扰最后结局怎么样了(朱弦案终极之问)(7)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被信仰。

没有人可以未经合法审判就被定罪,必须被遵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