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刘邦在死前要杀樊哙呢(刘邦的得力助手樊哙)

中国诸多帝王中,最有名的肯定有刘邦和朱元璋在列。他们都以布衣的身份最后成为大一统国家的开国君主,跟随朱元璋的同乡为淮西勋贵,跟随刘邦的为沛县旧识。

这里主要讲述刘邦跟他的一个亲密战友,樊哙的故事。

为什么刘邦在死前要杀樊哙呢(刘邦的得力助手樊哙)(1)

樊哙,沛县人,早年曾以屠狗为业。是刘邦的老乡,据说刘邦在沛县“豁达大度,不事生产”(游手好闲)时没少白吃樊哙贩卖的狗肉。

(刘邦年龄稍长后,也不喜欢下地劳动,所以常被刘老太公训斥,说他不如自己的哥哥会经营,在统一天下之后,刘邦还拿此事和刘太公开玩笑:“您看我和刘仲(刘邦的二哥)到底谁创下的基业大?)

为什么刘邦在死前要杀樊哙呢(刘邦的得力助手樊哙)(2)

后来刘邦投机钻营,当上泗水亭长后,一次刘邦以亭长的身份为泗水郡押送徒役去骊山修秦始皇陵,徒役们有很多在半路逃走了。刘邦心想估计等到了骊山也就会都逃光了,到时也免不了罪责,不如把徒役们都放了,还能得点人心。

所以走到芒砀山时,就停下来饮酒,趁着夜晚把所有的役徒都放了。刘邦说:“你们都逃命去吧,从此我也要远远地走了!”徒役中有十多个壮士愿意跟随他一块走。

樊哙曾经跟刘邦一起逃亡于芒砀山泽间。与萧何、曹参共同推戴刘邦起兵。待刘邦做了沛公,便让樊哙做了他的随从副官。刘邦征战,先是攻打胡陵、方与,在丰县一带打败了泗水郡监和郡守的军队,后又平定了沛县。 在与司马橺在砀东作战时,表现英勇,斩十五首级,打退了敌人,被封为国大夫。抵抗章邯军队时,樊哙率先登城,斩二十三人首级,被赐爵为列大夫。

此后经常跟随刘邦出征,常立战功。攻城阳,下户牖,破李由(李斯之子)军,共斩首十六级,被赐上间爵。在围攻东郡守尉的战斗中,打退敌人,斩首十四级,俘获十一人,得封赐五大夫。之后又破秦河间守军,赵贲、杨熊等的军队。

屡次先登陷阵,捕斩有功,被赐爵为卿,被赐贤成君的封号。后又多有斩获而再加封赐。攻武关至霸上,樊哙率军斩杀都尉一人,首级十个,俘获一百四十六人,降二千九百人。

刘邦率军入关,灭秦封关自守,欲依楚怀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称王于关中,这引起了项羽的不满,派当阳君英布等攻下函谷关,项羽入关后,驻军于戏(今陕西临潼东北新丰镇东南戏水西岸)西,欲击灭刘邦军。樊哙早在刘邦入咸阳后,就力劝刘邦还军霸上(今西安东南),不要贪图眼前秦宫奢丽的享受。

待项羽兵临城下后,刘邦自度势单力薄,乃与张良率一百多随从赴鸿门谢罪,樊哙随往。项羽在鸿门设宴,酒酣之时,亚父范增预谋杀害刘邦,授意项庄拔剑在席上献舞,想趁机刺杀刘邦。

此时,席间只有刘邦和张良在座,于是张良到军门,见到樊哙。樊哙问“:今天的事情怎样?”张良说“:十分紧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用意常在沛公身上。”樊哙说:“这太紧迫了,让我进去,与他同生死。”

樊哙立即带剑拿盾闯进军门,军门卫士交戟拦阻,想制止他,不让进去,樊哙侧过盾一撞,卫士仆倒在地,樊哙就进去,掀开帷帐,向西而立,张大双眼,怒视项羽,头发竖起,眼角都裂开了。项羽按剑跪起大声问:“来客是谁?”张良说:“是沛公的参乘,名叫樊哙。”

项羽说“:壮士!赐他一杯酒。”左右就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起身,一饮而尽。项羽说“:赐给他猪腿。”左右就送给他一条生猪腿。樊哙把盾牌覆在地上,把猪腿放上,拔剑切了就吃。项王说“:壮士,能再喝酒吗?”

樊哙说“:我连死尚且不回避,一杯酒怎么值得推辞呢?那秦王有虎狼一般的心,杀人唯恐不能杀完,用刑唯恐不能用尽,天下人都背离他。怀王和诸将有约‘:先击破秦国进入咸阳的为王。’如今沛公先攻破秦国进入咸阳,秋毫般的财物都不敢接近,封闭宫室,回军霸上,等待大王到来。所以派遣将士把守关口,是为了防备盗贼出入与非常变故。像这样劳苦而有大功,没有封侯的奖赏,却听信小人之言,要杀有功的人。这不过是继续走秦国灭亡的老路罢了,我私下认为,大王不能采取这种做法。”

项羽没法回答,说:“坐。”樊哙于是随张良坐在一起。坐了一会,沛公起身上厕所,趁机招呼樊哙出来。刘邦出帐后,项羽派都尉陈平召沛公回来。刘邦说“:现在出来,没有告辞,怎么办呢?”樊哙说“:做大事不必考虑细谨小节,行大礼不必回避小的责备。如今人家正是刀和砧板,我们正是鱼和肉,还告辞什么。”于是就这样离去。

刘邦在汉中站稳脚跟后,用名将韩信指挥了还定三秦之战,从而拉开了的楚汉战争序幕。在战争中,樊哙或者单独,或者跟随汉王与西县县丞、雍王章邯、章邯的弟弟章平,以及赵贲等人的军队作战,英勇异常,常率先登城陷阵,斩杀、俘虏敌军,因功被升为郎中骑将、封为将军,赐杜陵的樊乡为他的食邑。

随后又参加对楚作战,屠煮枣,在外黄击破王武及程处军,攻取邹、鲁、瑕丘、薛等地。项羽败汉王于彭城后,樊哙屯守荥阳的广武,增加二千户为他的食邑。一年后,又随高祖追击项羽,取阳夏,虏获楚将周将军的士卒四千人,把项羽包围在陈县,大胜而归。

项羽死后,刘邦称帝,史称汉高祖。因樊哙坚守作战有功再增加食邑八百户。

为什么刘邦在死前要杀樊哙呢(刘邦的得力助手樊哙)(3)

汉初,异姓诸侯王反叛不断,樊哙成为征讨叛军的主将。随刘邦平定臧荼、卢绾、陈豨、韩信等,为刘邦麾下最勇猛的战将之一。

樊哙一直跟随刘邦左右,是刘邦的爱将。后娶吕后妹吕媭为妻,生有一子樊伉,因此与皇帝的关系就更加密切了。

当初英布造反时,高祖病重,讨厌见人,诏令守宫侍卫,不准大臣人见,群臣中就连周勃、灌婴都不敢入内。

十几天后,樊哙终于忍不住,带领群臣“排闼直入”——推门径直闯进宫中。高祖这时正枕着一个宦官睡卧。樊哙见到高帝痛哭流涕地说:“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说得高祖笑着起来了。

樊哙作为刘邦的老乡,最得力的助手,鸿门宴上可以说是刘邦的救命恩人,最忠诚的部下,不然就没有后来的楚汉相争了,后来还成了刘邦的妹夫,为什么差点被刘邦杀了?

因为娶了吕后妹妹为妻,令他与刘邦的关系更加亲密。却也因为这层关系差点被赐死。

公元前195年,高祖刘邦击败叛军英布归来,创伤发作病倒了。刚回到长安,又听说燕王卢绾叛变,就派樊哙以相国的身份率军去讨伐。樊哙走后,有人对高祖说:“樊哙跟吕后串通一气,想等皇上百年之后图谋不轨。皇上不能不早加提防。”

高祖对吕后干预朝政,早已不满,听说吕后又跟她妹夫樊哙串通一气,立时觉得情况严重了,他决意临阵换将,与陈平计议此事,最后,采用陈平的计谋,以陈平的名义前往樊哙军中传诏,在车中暗载大将周勃,等到了军营里,才宣布立斩樊哙,由周勃夺印代替。

高祖要陈平尽快地把樊哙的头取来,让他检验。陈平、周勃当即动身,两人在途中边走边细心合计。

陈平说:“樊哙是皇帝的老部下,劳苦功高。况且他又是吕后的妹夫,可以说是皇亲国戚,位高爵显。眼下,皇帝正在气头上,万一他后悔了,我们怎么办?再说皇帝病得这么厉害,再加上樊哙是吕后的妹夫,她们姐妹二人必然会在皇帝身旁搬弄是非,到那时难免会归罪于咱们两人。”

周勃一时没有了主张,便问:“难道把樊哙放了?”陈平说:“放是不能放的,咱们不如把他绑上囚车,送到长安,或杀或免,让皇上自己决定。”

周勃也认为这是个好主意。到了樊哙的军营前,陈平命人筑起一座高台,作为传旨的地方,另外又派人持节(一种信符)去叫樊哙。樊哙得知只有文官陈平一个人前来,认为只是传达平常的敕令,也没多想,立即一个人骑马赶来接诏。不料,台后忽然转出武将周勃,当即将樊哙拿下,钉入囚车。周勃又立即赶到中军大帐,代替樊哙,由陈平押解囚车返回长安。

当走到半路,陈平忽然听说刘邦病故。他想:朝中必然由吕后主持政事,这可糟了。唯一可喜的是,幸亏先前未斩樊哙,还好向吕后交代。可即便如此,也怕夜长梦多,会有人在吕后面前说他的坏话,一定要先赶到长安,把自己的事解释清楚。

他立即策马赶往长安,路上遇到使者传诏,让他屯戍荥阳。于是,他又生一计,跌跌撞撞地跑入宫中,跪倒在汉高祖的灵前,放声大哭,边哭边说:“您让我就地斩决樊哙,我不敢轻易处置大臣,现在已经把樊哙押解回来了。”

这明明是说给活人听的,是在向吕后表功。吕后姐妹听说樊哙没死,都松了一口气。于是释放了樊哙,并恢复了他的爵位和封邑。

可以说樊哙为什么差点被刘邦赐死,跟刘邦害怕他作为吕后的亲戚,协助吕后干政有直接关系,其实这是一个原因,还有个原因是刘邦宠信戚夫人,担心吕后有樊哙这个最得力的亲戚关系,战功卓著的将军,吕后权势太大,最后他宠爱的妃子戚夫人会下场悲惨。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即使没有樊哙的帮助,他还是没保住戚夫人跟其子赵王如意。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两个方法,一是不能有了新人就忘了旧人(以当时封建社会三妻四妾的背景来说),戚夫人也要低调一点,不能持宠而骄。除非她已经是皇后,且敌方没有势力了,这就涉及到第二个方法了,就是是立赵王刘如意为太子,戚夫人为皇后,并指定合格的辅助大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