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风雅的拆字(从三国到清末一直都是常见常用字)

过去日子苦,想吃一回炸丸子、炸带鱼,只能等到过年才行。

现在生活好了,别说油炸食品,就连苏州阳澄湖里的大闸蟹,在风沙漫卷的北方都能吃到新鲜的。

今天咱们不说吃,说这个"炸"和"闸"这两个字。

古代最风雅的拆字(从三国到清末一直都是常见常用字)(1)

煠,普通话读zhá(音闸),指一种烹饪方法

也许你不知道,炸丸子的"炸",大闸蟹的"闸",其实都是"煠"字的俗写,或者说是借字。

煠,从三国时期一直到清朝都是常用字

煠,普通话读zhá(音闸),指一种烹饪方法。

清代翟灏在《通俗编·杂字》中说:"今以食物纳油及汤中,一沸而出,曰煠。"意思是说,将食物置入热油或热汤中,待沸即出,是为"煠"。

"煠"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里没有收录,汉代之前的小篆、金文、甲骨文里也均无此字,说明这是个晚起字。

古代最风雅的拆字(从三国到清末一直都是常见常用字)(2)

古代书籍

说晚,其实也不晚。据《康熙字典》,"煠"字最早出现在三国魏时张揖撰的《广雅》里,其记:"煠,汤瀹也"。

瀹,读作yuè(音月),东汉服虔《通俗文》:"以汤煮物曰瀹。"意思是把食物放到水里面煮,就叫瀹。

"瀹"的古字,当是"鬻"(yuè,音月)。

《说文》:"鬻,內肉及菜汤中薄出之。"

清代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进一步解释说:"內肉及菜汤中薄出之。內,今之纳字。薄音博,迫也。纳肉及菜于沸汤中而迫出之,今俗所谓煠也。"

古代最风雅的拆字(从三国到清末一直都是常见常用字)(3)

农村柴火灶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将切成薄片的肉,以及菜放在沸水里轻快地一过、急迫地取出,这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煠"。

虽然在三国魏时就有了"煠"字,但那个时候它的读音不是zhá(音闸)。

据南朝字书《玉篇·火部》,"煠"的读音当是"丑涉切",大致相当于普通话中的cha(音茶)。其义也只是"水煠",相当于今天的"焯(chāo,音朝)",就是将菜蔬放入沸水中略煮即行捞起。

比如,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素食》:"当时随食者取,即汤煠去腥气。"

又如,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荒政·野生姜》:"采嫩叶煠熟,水浸淘去苦味,油盐调食。"

古代最风雅的拆字(从三国到清末一直都是常见常用字)(4)

人间烟火气

到了宋朝的时候,"煠"字的读音就变为"士洽切",大致相当于普通话中的zha(音闸),意思也变为"油煠",就是把食物放在煮沸的食用油中弄熟。

比如,宋朝周密《浩然斋意抄·饧枝》:"俗以油煠粉饵缀之米糁,名蓼花,取其近似也。放翁诗云'新煠饧枝缀红糝',二字颇新。" 这段话中的"饧枝",就是指一种油炸食品。

为什么到了宋代,"水煠"就变成了"油煠"呢?

在古代,食用油不易获得,非常稀缺。

有文字记载以来,油最开始叫"脂"或"膏"。

古代最风雅的拆字(从三国到清末一直都是常见常用字)(5)

古法榨油

东汉《说文解字》:"戴角者脂,无角者膏。"意思是说,从有角的动物中提取出来的叫脂,从没有角的动物中提取出来的叫膏。比如牛油羊油称脂,猪油则称膏。

至于植物油脂,大概汉朝以后才出现,且大部分都是芝麻油。想都可以想得出来,那个时候的芝麻油该有多珍贵,不是普通人家可以用得起的。

到了宋代,榨油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用于榨油的油料作物开始增多。

古代最风雅的拆字(从三国到清末一直都是常见常用字)(6)

山西静乐手工梁榨胡麻油

比如,北宋庄绰在《鸡肋编》里记载:"油通四方,可食与然者,惟胡麻为上,俗呼脂麻。河东(即今天的山西)食大麻油,陕西又食杏仁、红蓝花子、蔓菁子油(菜籽油),山东亦以苍耳子作油,颖州(今属安徽)亦食鱼油。"

由此,宋元以后的"煠"字就有了两种解释。

一是"水煠",把食物放在水中长时间地煮,只用清水、不添加任何调料,称之为"白煠"。

如《金瓶梅》第三十四回:"一瓯儿白煠猪肉。"

二是"油煠",把食物放在食用油中煮熟。

如《西游记》第四十四回:"三人坐下,尽情受用。先吃了大馒头,后吃簇盘、衬饭、点心、拖炉、饼锭、油煠、蒸酥。"

炸丸子的"炸",是"煠"字的俗写

炸,有两种读音。

读zhà时,是指物体突然破裂,并发出剧烈声响,比如炸雷,炸响,爆炸,玻璃炸了

读zhá时,是指一种常见的烹饪手法,把食材浸入热油中使之成熟,比如炸鱼,油炸,炸麻花。

"炸"这个字,实在有点奇怪。考之历代典籍,均不见其踪影,就连《康熙字典》也没有收录。

古代最风雅的拆字(从三国到清末一直都是常见常用字)(7)

《康熙字典》中“煠”字条

《康熙字典》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开始编撰,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字之别体、俗写,甚至讹写均录。可以说,几乎把当时所有的汉字都收录进去了,是我国古代收录字数最多的一部字典。

"炸"字不见于《康熙字典》,只能是一个原因,即《康熙字典》成书之时,"炸"这个字还没有诞生。

"炸"字最早见诸文献的,当是《红楼梦》。

古代最风雅的拆字(从三国到清末一直都是常见常用字)(8)

油炸糕

《红楼梦》第一回:"不想这日三月十五,葫芦庙中炸供,那些和尚不加小心,致使油锅火逸,便烧着窗纸。" 这里的"炸供",指油炸供神的食品。

又第四十一回:"又看那一样是奶油炸的各色小面果子,也不喜欢。"

在清代末期其他一些文学作品中,也可以见到这个"炸"字。

如文康《英雄儿女传》第三十二回:"那边上房里早已预备下点心,无非素包子,炸糕,油炸果,甜浆粥,面茶之类。"

又如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麻蛋烧猪》:"煎堆一名麻蛋,以面作团,炸油镬中,空其内,大者如瓜。"

为什么把"煠"写作"炸"呢?

古代最风雅的拆字(从三国到清末一直都是常见常用字)(9)

炸油条

清朝胡祖德在《沪谚外编·山歌·梁山头》中解释说:"煠,音闸,俗作'炸'。"

由此可见,"炸"就是"煠"的俗写。

所谓的俗写,即古代汉语中的正字俗写现象。

中国传统文字有正俗之分,又称为正写和俗写。正字是比较符合造字原意,在社会上层通行的字体;俗字则是在下层社会通俗流行,但字形不合规范,多为民间为书写方便,减省或变化笔划,甚至借用别字而成。

在明清小说中,一些口语词往往难以写出正字,或者不知道正字怎么写,故有种种不同的俗写,甚至讹字、错字、别字层出不穷。

古代最风雅的拆字(从三国到清末一直都是常见常用字)(10)

油炸麻花

"煠"字就是这样,由于清朝小说家在写作的时候,图省事,或者不知道怎么写,便写成了"炸",并流传至今。

大闸蟹,其实应该是"大煠蟹"

大闸蟹以苏州阳澄湖出产最负盛名。

"大闸蟹"的"闸",其实也是"煠"的俗写,或借字。

吴语中,"煠"指用猛火沸水蒸煮食物,譬如把鸡蛋放到水里煮熟,就是白煠蛋;把毛豆、芋艿、花生放到锅里煮熟,就是煠毛豆、煠芋艿、煠花生;当然咯,把螃蟹放到锅里煮熟,就是煠蟹。

古代最风雅的拆字(从三国到清末一直都是常见常用字)(11)

大闸蟹

煠蟹,就是水煮蟹,这是江南民间常见的吃法。

清朝顾禄写的《清嘉录》,是记录苏州风俗的著作,书中对"煠蟹"作了明确的解释:"汤煠而食,故谓之煠蟹"。

其实,早在宋代,"煠蟹"就已见诸文献。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饮食果子》:"炒蟹、煠蟹、洗手蟹之类,逐时旋行索唤,不许一味有闕。"

宋代的炒蟹,恐即今之炒蟹粉。煠蟹,即今之将螃蟹放在清水中煮熟,另备佐料剥而蘸食之。

古代最风雅的拆字(从三国到清末一直都是常见常用字)(12)

对菊持鳌

倒是这个"洗手蟹",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那么,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烹调法或吃法呢?

宋朝祝穆在《事文类聚·介虫·蟹》中解释道:"北人以蟹生析之,调以盐梅芼橙椒,盥手毕即可食,目为洗手蟹。"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北方人把活蟹剖析后,加上盐梅芼橙椒等调料,把手洗干净,立即就可以吃了,这就是洗手蟹。

古代最风雅的拆字(从三国到清末一直都是常见常用字)(13)

杨柳青年画《藕香榭吃螃蟹》

《吴方言词典》中把大煠蟹写作"大炸蟹",这是依据民国学者周振鹤《苏州风俗·食馔》:"炸蟹,食法大都以活蟹加清水、紫苏,煮之,手剥而食之,曰大炸蟹。"

这里的"大炸蟹",当是"大煠蟹"的俗写。

大闸蟹一词,最早见诸文字的,大概是1917年10月18日上海《申报》上刊登的广告。

古代最风雅的拆字(从三国到清末一直都是常见常用字)(14)

上海《申报》上刊登的广告

在吴方言中,"煠"与"闸"发音相同,而"煠"是文言古字,没多少人会写会认,于是就把"煠蟹"写为"闸蟹"。

蟹以个体大的为佳,小贩便又在"闸蟹"前加了一个"大"字,就变成了"大闸蟹"

上海话"闸"与"石"字的发声相近,大闸蟹有时也被写作"大石蟹"。

古代最风雅的拆字(从三国到清末一直都是常见常用字)(15)

卖大石蟹

这里顺便提一下,也有人说,大闸蟹是根据苏州捕蟹工具和方法而来的。

早年苏州的捕蟹者在湖湾设置竹片,编成闸门,夜间挂上灯火。大闸蟹见光亮,即循光爬上竹闸而被捕获,故称"闸蟹","大闸蟹"即大螃蟹。

不过这种说法,不太令人信服。(张文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