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2022预测(2022中考作文预测一起向未来)

文题

“冬天的翅膀打开了心海,坚强的姿态笑容多精彩,飞跃过山川与星辰大海,拥抱这世界一起奔向未来……”2022年北京冬奥会虽然已经闭幕,但这充满激情的歌声,仍在我们耳边回响。我们一起向未来,去抗击人生风雨;我们一起向未来,去拥抱温暖的阳光;我们一起向未来,去收获人生的辉煌……

请以《我们一起向未来》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文题点拨

中考作文2022预测(2022中考作文预测一起向未来)(1)

这道全命题作文题的题目简洁明了。“我们”通常是指包括自己在内的若干人,最起码是两个人;“一起”的意思是一同;“未来”指从现在开始往后的时间;“向未来”即面向未来。如何写这篇作文呢?

首先,确定“我们”,选好角度。因为是“我们”,所以“我”不能少。除了“我”,还有其他写作对象,比如家人、同学、朋友、动物、植物等。写作时,可以从常规角度切入,讲述自己与家人、同学、朋友、动物或植物之间的故事,抒发共创美好未来的心愿;可以将“我”变身为动物、植物等,以“我”的口吻,发出“一起向未来的”的呼唤;等等。

其次,巧妙立意,力求新颖。写这篇作文,立意的方向很多,比如“我们要相互理解,化解矛盾,一起走向美好的未来”“我们要真诚合作,并肩作战,一起去夺取比赛的胜利”“我们要向上、向善、向美,一起去创造美好的明天”“我们要正视困难,无惧风雨,一起去拥抱美丽的彩虹”“我们要关爱动物,保护环境,让地球这个家园变得更加美好”等。同学们可结合自己的素材积累,来确定主题。当然,如果能在立意上深入一层,做到新颖独特,那就更好。比如写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伤害,呼吁大家一起努力,让未来只有和平,没有杀戮,在立意上就明显胜人一筹。

最后,谋篇布局,形成文字。一方面,要厘清行文思路,想好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如何开头、结尾,如何过渡;另一方面,要对素材进行筛选、加工,用简洁而生动的文字把自己的构思形成文字。

写作素材

用知识点亮浩瀚星空

王亚平

中考作文2022预测(2022中考作文预测一起向未来)(2)

从中国空间站的舷窗望向外面,蔚蓝的地球生机勃勃,它周围是深邃的宇宙,充满未知。除了看不够的美景,3次太空授课同样让我们记忆犹新。我由衷希望通过意义非凡的太空课堂,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求知阅读的兴趣。

2013年第一次授课,短短40分钟,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科学之门。返回地面后,我收到很多信,信中饱蘸童真童趣,洋溢着求知热情。有的说:“我也想飞向太空,探索其中的奥秘。”有的说:“请把接力棒交给我吧!”还有不少孩子问:“什么时候再有太空授课?”带着这些期待,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亚平老师”终于再次追梦成功,登上“讲台”。在“神舟十三号”任务中,我和翟志刚、叶光富完成了两次太空授课。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展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太空抛物实验……内容更丰富,科学设备更先进。

中考作文2022预测(2022中考作文预测一起向未来)(3)

有的同学听课后,给我写信上传到中国空间站,我高兴地回信:“只要敢于追梦、勇于追梦,就一定能够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刻。”这种互动,折射出航天事业对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召唤和激励。正如科幻作家刘慈欣所说,太空课堂最棒的地方,是像一支画笔,为孩子描绘了一个与地球重力世界不同的太空世界。

成为航天员,也是一个不断求知的过程。参加选拔体检期间,我在散步时偶遇杨利伟,好奇地问他:“当航天员最难的是什么?”他就说了两个字:“学习。”之后,我深深意识到这两个字的分量。入队第一年,我们要系统学习空气动力学、天文学、高等数学、航天医学等30多门课程。知识储备就像盖房子,要一点儿一点儿来,没有捷径可走。白天排满课程,晚上写作业、预习、复习,我书桌上的台灯从没在深夜12点前熄灭过。

中考作文2022预测(2022中考作文预测一起向未来)(4)

除了“硬核”专业知识,文学和朗读也很好地陪伴了我们的太空生活。我们“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朗读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总序,被大家称为“从远方传来的诗意”。平日工作训练之余,我也会选择看电影来放松身心,尤其是科幻电影。每当看到银幕上的航天员的经历,我的内心就会产生强烈共鸣。我一边看,一边回忆自己在太空中的日子。走出电影院,仰望天空,我不禁想到自己趴在舷窗口远远眺望地球的情景,心中油然生出对航天事业的热爱,那是一种刻骨铭心的陶醉。

如今安全返回地面,我依然渴望带着孩子们的科学梦再次飞向太空,完成新的探索,用知识点亮浩瀚星空,继续书写中国和人类航天事业新的辉煌。

中考作文2022预测(2022中考作文预测一起向未来)(5)

【素材解读】

1.有梦,就勇敢去追。中国航天员的“飞天”故事,是新时代无数中国人敢于追梦、敢于追求出彩人生的生动写照。王亚平在太空授课,是把热爱梦想、追逐梦想的精神,传递给屏幕前每个眼中有光的孩子。

2.困难是成功的垫脚石。为了早日实现“飞天”梦,王亚平不辞劳苦,克服了无数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在追梦“飞天”的路上,王亚平一次次挑战自我,挑战极限,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适用话题】

中考作文2022预测(2022中考作文预测一起向未来)(6)

梦想、学习、拼搏、探索……

【写作速用】

载人航天活动任务艰巨、技能复杂、环境特殊、危险性大,需要克服诸多困难。在王亚平的人生字典里,从来没有“放弃”二字,她无怨无悔地进行枯燥艰苦的训练,一次次面对严苛的挑选。王亚平依靠自身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我们展现出中国航天员的飒爽英姿,展现出新一代航天员身上艰苦奋斗、勇敢拼搏的精神。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要逃避、退缩,要迎难而上、勇往直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赛道上跑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写作示范

让我们一起向未来

李 斌

中考作文2022预测(2022中考作文预测一起向未来)(7)

“让我们一起向未来!”主席发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激励踔厉奋发的勇毅干劲,抒发共创未来的坚定信心,激扬新征程开拓进取的奋斗豪情。

一起向未来,是源于历史自信的豪迈宣示。未来是当下的延续,也是历史的映照。党的历史智慧越丰富,对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动。我们党领导人民,以百年奋斗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既是对奋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自信。在新的赶考路上,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汲取的智慧和力量,正是指引中国风雨无阻向前进的宝贵财富。

中考作文2022预测(2022中考作文预测一起向未来)(8)

一起向未来,是向着光明前景的庄严承诺。百年成就使人振奋,新的征程已经启幕,新的辉煌正在创造。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更加需要保持战略定力、锚定既定目标,牢记“国之大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跑好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这一棒。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到达的。唯有汗水才能浇灌丰收的喜悦,唯有实干才能实现前行的目标。

中考作文2022预测(2022中考作文预测一起向未来)(9)

一起向未来,是奋进中国的又一次团结进发。赓续传承的强国事业,接力奋斗的复兴梦想,召唤人们再出发。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强团结合作、共同应对挑战的呼声更加强烈。主席强调:“世界各国风雨同舟、团结合作,才能书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一起向未来”,是勇毅担当的彰显,更是团结奋斗的召唤,表达出携手应对挑战、共同创造未来的美好愿望。

中考作文2022预测(2022中考作文预测一起向未来)(10)

梁启超曾预测,“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在方志敏笔下,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如今,中华大地山河展新颜,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回首过去,我们有自信告慰历史;展望未来,我们更有底气作出宣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选自《美文读写周刊》中考版(下),第22期,总第785期,责任编辑:李琼]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中考作文2022预测(2022中考作文预测一起向未来)(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