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剑原貌(越王勾践剑)

湖北博物馆镇馆之宝

越王勾践剑原貌(越王勾践剑)(1)

越王勾践剑原貌(越王勾践剑)(2)

越王勾践剑原貌(越王勾践剑)(3)

越王勾践剑原貌(越王勾践剑)(4)

越王勾践剑原貌(越王勾践剑)(5)

1965年12月,我国考古学家在湖北省江陵望山的一座楚国贵族墓中发掘出两把宝剑,其中一把青铜宝剑上镌刻有“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八个字,全长556厘米,可见,宝剑埋在地底下已经有两千多年了,但至今仍光洁如新,寒气逼人,毫无锈蚀之迹,剑刃锋利无比,曾以纸试之,20余层纸一划而破。尤其令人惊奇的是,金黄色的剑身上布满漂亮的黑色菱形格子花纹,在剑身与剑把相连的剑格上,一边镶有绿松石,一边镶有蓝色玻璃,铸造得既精致又美观,堪称稀世珍宝。

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就能铸造出这样好的宝剑,怎能不叫人叹服。

据复旦大学等单位的有关专家进行科学测定,越王勾践剑的主要成分是青铜。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纯铜和锡都是较软的金属,但把铜和锡以不同比例熔炼后,就能制得比铜和锡性能更优异的青铜合金。

当铜中掺入锡制成青铜后,熔点可降低到900℃左右,易于熔炼和铸造。所以用青铜铸造时,能渗透膨胀到模型的各个细微角落,使铸件的轮廓清楚,线条优美。更重要的是,硬度与强度大大提高,耐磨性能也更好。

越王勾践剑为什么能经历两千多年而毫不锈蚀呢?据测定,宝剑曾经经过硫化处理,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宝剑的防腐性能,剑刃精磨技艺水平可同现在精密磨床生产的产品相媲美,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铸剑工匠的高超技艺,他们在两千多年以前对金属的防锈技术就有了一定的研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