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写给休学抑郁症儿子的信(一位中年妈妈的忏悔书)

这是一位妈妈的成长变化和心路总结。

由于长时间对孩子采用了错误的教育方式,她的儿子被诊断为焦虑症和抑郁症。

一向聪明、成绩优异的儿子,最后竟然休学在家。

难以接受这个现实的她,辗转踏上了改变之路。

最后,凭借自己的成长,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她带领儿子走出了困境......

希望这位妈妈的心路历程,能对处于同样迷茫的家长们有所帮助。

01

还记得那是一个夏天的周末,14岁的儿子严肃找到我,主动提出让我带他去医院检查。

“检查什么?你哪里不舒服吗?”我有些迷惑。

儿子告诉我,他要确认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症。

虽然我第一时间的反应是感觉诧异,但还是带着儿子去了医院。

诊断结果出来时,我傻眼了。

中度抑郁 焦虑症!居然同时出现在儿子身上!

我想不通,我的儿子那么懂事、听话、努力,怎么会得了抑郁症?

父母写给休学抑郁症儿子的信(一位中年妈妈的忏悔书)(1)

拿到结果的那几天,我深受打击。可还没等我回过神来,一向品学兼优的儿子就强烈要求休学。

休学可是大事,任何家长都不会随便答应。

于是,我苦口婆心地劝解儿子,先不要做出休学的决定,一边治病,同时也在坚持坚持。

毕竟,当时考入这所名牌中学,儿子可是超出录取分数线30多分。

儿子答应了,随后就是勉为其难的尝试。

他无法适应学校的节奏,学业的压力,从一开始的偶尔请假,到频繁请假。

努力了两个月后,儿子彻底坚持不住了。他开始伤害自己,偷偷在胳膊上划出一道又一道血痕。

半夜两三点依旧无法入睡,看着儿子这幅痛苦的样子,我只好答应他休学的决定。

那段时间,我们全家好像进入了一条长长的黑暗隧道,迷茫、绝望,不知道多久才能走到出口。

父母写给休学抑郁症儿子的信(一位中年妈妈的忏悔书)(2)

02

孩子不能去上学之后,我很不能接受。

白天上班时浑浑噩噩,逃避着同事、熟人探询的目光。我不知道该怎么回复,也无法解答孩子无法上学的疑问。

晚上,我辗转反侧,无法入眠。焦虑的情绪笼罩着我,无数的恐惧在我的脑海里涌现:

孩子什么时候才能好?落下的课程怎么办?

如果他再也不能去上学了,未来该怎么办?

抑郁症会不会加重,他最终会走向绝路吗?

......

过了一段惊惶无措的日子,不得不接受现实的我,开始踏上学习、成长、反思之旅。

父母写给休学抑郁症儿子的信(一位中年妈妈的忏悔书)(3)

首先,我想知道,儿子到底是怎么生病的?青春期抑郁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我上网到处查阅关于青春期抑郁症的内容,在了解的过程中,我加入了“拯救青春期叛逆、厌学、休学、抑郁孩子——父母成长训练营”。

在训练营里,我才发现,原来跟我一样陷入类似困境的家庭是那么多。

我也向老师讲述了自己的疑问:“一个成绩优异的孩子,为什么会突然丧失了学习动力,还得了抑郁症?”

面对我的疑惑,老师带领我深入分析过去的教育和相处方式,在不断学习、反思中,我渐渐意识到,如今的局面是怎么产生的。

1、根深蒂固的错误教育理念,导致我对孩子实施了不科学的养育

我小时候,家庭环境不是很好,这就导致我长期处于一种匮乏的状态之中。

于是成家有了孩子之后,我就下意识的把自己童年渴望的,一股脑的弥补到儿子身上。

在物质上,我尽可能地去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事事把孩子放在第一位。

他的学习辅导、衣食住行都由我一手包办,严格管制。

这种密不透风、全心付出的养育方式,也让我对孩子产生了很高的要求。

我容不得孩子不听我的,常常有意无意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

明明儿子的成绩已经很好了,但我一看到他在玩手机、看电视,就觉得他还没有用尽全力,还可以考得更好。

于是,每天以爱的名义,打着为他好的旗号大力鞭策。

最终,我活成了一个强势又说一不二的妈妈,孩子也在我的管制下生了病。

父母写给休学抑郁症儿子的信(一位中年妈妈的忏悔书)(4)

2、对孩子的强势与控制

过去,我总是对儿子溺爱、包办,用爱的名义绑架他。

一旦儿子没有按照我的心意做事,或者学习成绩,我就会冷嘲热讽,甩脸色。

孩子是天然爱父母的,他们从心底里想让父母高兴。

回想这么多年来,儿子每天都生活在这种压抑、紧绷的氛围中,时刻警惕着我的评判。

一旦考不好,连续几天在家里都战战兢兢,提心吊胆地看着我的脸色。

在这种高度焦虑和严格控制的环境里,他不开心却又无处可逃。

而我,却根本没有走进过孩子的内心,只是满足于自己的管教力度,欣慰于儿子的服从听话。

其实在这样的相处模式下,我也是不开心的。

每天就像一个上了发条的闹钟,整天围着孩子转,生怕孩子不努力,焦虑孩子没考好,没有一刻停歇,内心充斥着焦虑和压抑.....

父母写给休学抑郁症儿子的信(一位中年妈妈的忏悔书)(5)

了解到自己的错误,也就清楚了改进的方向。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调整自己,进而影响孩子。

03

1、持续学习,踏上调整、改变之路

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不是你做了他的父母,就会懂他。

身为父母,只有愿意保持学习的状态,时时修正内心,才能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予与时俱进的支持和指导。

在老师的带领下,生了孩子后多年不看书的我,又重新苦读起来。

学习中,我们很多家长一起阅读有关青春期教育、亲子理念、学习方法、孩子心理、父母成长等领域的书籍,系统的学习、记笔记,每日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相互鼓励支持。

越读书,越发现过去的自己有多么无知,完全是凭本能养孩子。

而那些无意中采用的错误教育方法,已经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其中对我最有指导意义、学会就能马上用的,是转变语言沟通的思维方式。

也就是从负面的沟通方式,转为正向的沟通方式:

·误解——理解

·指责——尊重

·抱怨——同理

·否定——肯定

·打压——鼓励

·强制——认可

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我的心也渐渐安静下来,对于如何改进自己、影响孩子有了信心和方向。

父母写给休学抑郁症儿子的信(一位中年妈妈的忏悔书)(6)

2、放下挑剔与指责,把关注点放在发现孩子优点上

在训练营学习的过程中,我慢慢懂得,好的亲子关系,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修复我和孩子的关系,是我现阶段最重要的功课。

过去,我对孩子强势、挑剔、说一不二。

孩子看听话、服从,但内心在我的评判和指责下,早已千疮百孔。

一个情绪平和,懂得正确爱孩子的妈妈,是孩子最大的福气。过去的我不是,但我相信自己今后可以做到。

在随后跟儿子的相处中,那个阴晴不定、高标准又挑剔的妈妈不见了。

我把注意力集中在儿子的优点上,多肯定他、夸奖他、鼓励他。每一点微小的进步和调整,都会迎来我真挚的肯定:

“哇塞,儿子你今天主动帮妈妈刷碗了啊?太感动了!”

“我儿子真帅,这衣服适合你!啥时候有时间去逛街啊!再领你买几件!”

当我放下了对儿子不切实际的期待,密不透风的担忧和指导时,孩子与我的关系变得更融洽了。

他慢慢打开心扉,向我靠拢,我们的关系前所未有地亲密起来。

父母写给休学抑郁症儿子的信(一位中年妈妈的忏悔书)(7)

日子就这样平静地过着。我不去指责儿子每天睡到9点多钟才起来,不催促诱导儿子回学校的时间,只是做好安静的陪伴,给儿子无条件、全然的接纳和爱。

一天,儿子平静地对我提出了想重新上学的想法,他觉得自己可以回学校了,对学习、对学校都不再排斥。

让我自己都感觉出乎意料的是,听了儿子的请求,我没有狂喜解脱,而是更关注儿子的身心状态。

我问他,“你准备好了吗?不要觉得有压力而选择重新上学,什么都没有健康、快乐重要。”

儿子认真地点了点头。

他在老师的帮助下,循序渐进地补习落下的课程,我也为他请了一对一的老师辅导,对数学、英语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补习。

就这样,一场突然的变故慢慢得到了化解,儿子的学习、我们的家庭又重新步上了正轨。

在按部就班的学习中,儿子的病情也得到了好转,我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来了。

父母写给休学抑郁症儿子的信(一位中年妈妈的忏悔书)(8)

以前,我跟很多家长一样,全部精神都集中在孩子的学习上。

认为孩子爱学习、成绩好,才可能有好的未来,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亲子沟通的重要性。

所以,当孩子得了抑郁症和焦虑症,无法上学时,我一度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但经过孩子在家休息的这段时间,通过我的学习和反思,我看到了自己犯过的那些错误,也看到了孩子的很多闪光点:孝顺、听话、有很强的自救意识等等。

而且我也知道还有太多的家长和我一样,也在为孩子不想学习,没有学习动力,沉迷网络,叛逆等等问题焦虑着急!

所以,我也推荐你,和我一样参加“拯救青春期叛逆、厌学、抑郁的孩子——父母成长训练营”,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和方法,更加科学有效地引导孩子成长。

4天的视频直播课,还会有助教老师一对一指导你,让你切切实实学有所获,仅需9.9,一杯奶茶钱,点击下面的卡片即可报名,开始学习!

最后,请大家关注我@青春期父母成长学堂,我将持续分享青春期孩子的教育故事和干货知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