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孩子进行生存训练(孩子训练时的场景让人心疼)

曾经有人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所有对未来的迷茫和恐惧,都源于自身的能力不足”。作为早已踏入社会拼搏多年的父辈们深有感触,自然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所谓笨鸟先飞,如果提前掌握某项技能或者能力,孩子在以后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几率会增加。于是,许多家长开始了自己的“造星”之路。飞得高固然重要,但谁关心过这些孩子飞得累不累呢?

小孩子的骨骼发育尚未完全,关节柔韧性好,许多家长都希望能够抓住“黄金年龄”,让孩子学习舞蹈等能够提高身体柔韧性和灵活度的运动。练武要趁早,这话确实没错,但小孩子身体柔软不代表着他们的关节活动范围就是不受限制的,他们一样会因韧带拉扯而感到撕心裂肺的疼!

如何对孩子进行生存训练(孩子训练时的场景让人心疼)(1)

痛心的训练场景

一个人所遭受的苦难会影响甚至改变人的思想。“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一句多么真实而又现实的话。但现实的背后是纯真和感性的流失,这不应该是儿童的样子。很多人都见过那些年纪很小就被父母送去少林寺学武的孩子,这些孩子的功夫确实让许多大人都自愧不如。但是透过这些孩子的眼神,你会发现他们少了孩子的稚气,多了成年人的刚毅。即使遇到困难,他们也不会哭闹,只会自己忍受和克制。但这种缺失心理导向的“少年学技”真的不会出问题吗?

如何对孩子进行生存训练(孩子训练时的场景让人心疼)(2)

习武的小孩

近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湖南弑师案就为大家敲响了警钟。一个沉默寡言的高三尖子生凭着优异的成绩受到同学的欣赏和敬佩,但所有人都忽略了这个孩子身上背负的压力。终于有一天,弱小的心灵再也抵挡不住封印在心里的“魔鬼”,这位优等生将尖刀刺向了对自己照顾有加的班主任。一刺就是二十多刀!

如何对孩子进行生存训练(孩子训练时的场景让人心疼)(3)

弑师案

有文化的恶人造成的后果会更严重。如果一昧的注重知识技能的教育而忽略与人为善,知恩图报的思想教育,这个社会何来温暖人心的爱呢?小孩子的好奇心重,身体也正处于发育阶段,适当的体育锻炼和简单的技能学习是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所以先人一步的做法肯定没错,但是把兴趣变成任务那就是最大的错误。兴趣和任务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兴趣不需要父母跟在身后施压,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而任务就是为了应付某种压力做出的妥协,一旦外力消失就不会再继续下去。

如何对孩子进行生存训练(孩子训练时的场景让人心疼)(4)

性格孤僻

笔者身边就有一个例子,小孩的母亲是硕士毕业,比较注重孩子的教育问题。从小就亲自教孩子认字和画画,然后在亲戚朋友面前各种夸(做父母的都可以体谅)。悲剧的事情来了,如今十一岁的女儿几乎不怎么说话,有点性格孤僻的倾向。这结果就连她母亲也很后悔(笔者去做客时就发现这孩子是被压着学的,亲戚之间也不好说什么)。

其实,让孩子发展兴趣爱好,拒绝任务式的压迫,这才是值得提倡的先人一步。如果只为满足家长自己心里的先人一步,真不如一张一弛的散养来得实在。或许,你对先人一步又有更独特的见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