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思维方式总结(什么是逻辑思维能力)

金字塔思维方式总结(什么是逻辑思维能力)(1)

逻辑思维

什么是逻辑思维能力?如何练就逻辑思维能力?

相信这是很多职场人都迫切想要了解并渴望拥有的一项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欠缺拉低了很多人的办事效率,并最终影响了升职加薪的速度,可以说,逻辑思维能力这个看似简单但很多人都不具备的软实力,已经困扰了很多人。

面对同一件事,同一个问题,有逻辑和没逻辑的人在表达和处理问题时的表现可以说是天差地别。有逻辑的人给人一种聪明伶俐和靠谱的感觉,而没逻辑的人说话容易让人产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很难获得对方的信任。

假如你遇到一个同事,问他去不去吃饭,结果他说“我刚刚遇到了小王,所以现在不想吃饭。”这就是说话没逻辑,因为看不出“遇到小王”与“不想吃饭”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果同事这样回答你,你也许会想为什么遇到小王就不去吃饭了?是不是在搪塞我?

而如果说“我现在不想去吃饭,因为小王的零食都被我吃了。”这就合乎逻辑,令人信服。

现在很多职场新人在写报告时也会出现逻辑混乱的问题。报告上面的内容没标序号、内容分散、意群分散,读着前面的句子,突然断了逻辑,读到中间时,感觉和前面讲的是同一个意思,好好的报告还需要你去总结、二次提炼才明白汇报人表达的意思。读这种报告,估计你想打人的心都有了。

这些都说明了缺乏逻辑性对日常工作和人际交流会产生多么消极的影响。

当然逻辑性是可以通过训练增强的,而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就能帮助我们提高表达、思考与解决问题的逻辑性。

金字塔思维方式总结(什么是逻辑思维能力)(2)

逻辑思维

那什么是金字塔原理呢?

所谓金字塔原理,具象化来看就是一个正立的三角形,它所搭建的逻辑思维结构就和正立的三角形一样。

金字塔原理的塔尖就是一个中心论点,而它的下一级由支撑这个中心论点的三至七个论据组成。同时,下一级的论据本身也可以是论点,再被下一级的三至七个论据支持。以此类推,若被画在纸上,形状就像是一座金字塔。

当然了解这些还不够,想对金字塔原理有个清晰的认知,还要知道它的四大特点!

  1. 结论先行。结论先行,指的是一段信息只有一个结论,并且要放在开头。
  2. 以上统下。以上统下,指的是给出一个结论时,下面应有论据支撑。
  3. 归类分组。归类分组,意思是每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范畴。比如西瓜、土豆、桃子、香蕉、洋葱这些蔬果,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组,水果类和蔬菜类。西瓜、桃子、香蕉属于水果类,土豆洋葱属于蔬菜类。将香蕉放在蔬菜类别之下,就不是归类分组,而是逻辑混乱。
  4. 逻辑递进。逻辑递进,意思是每组中的思想必须按照逻辑顺序来梳理。书中给出了4种逻辑顺序,分别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重要性顺序和演绎顺序。

金字塔思维方式总结(什么是逻辑思维能力)(3)

逻辑思维

了解了“金字塔原理”的概念之后,也许你会有另一个疑问,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能让我们更有逻辑性,令我们的观点鲜明、重点突出、思路清晰,这只是表面原因。而需要学习金字塔原理的最根本原因是,我们大脑具有的两大特点,第一,大脑一次性记不住超过7个及以上思想、概念或项目;第二,大脑倾向于在复杂的事物中找出逻辑关系。这两大特点决定着我们必须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用金字塔原理教给我们的法则将想说的、想做的经过逻辑分析后展现出来,这样别人才不至于听不懂、记不住我们的话,如此才能高效的交流与处理问题。

首先是第一个特点,大脑一次性记不住超过7个及以上事务。

举个例子,你要出去买报纸,问妻子需要带什么?妻子告诉你她想吃葡萄,然后再买一箱牛奶给孩子。

妻子走进厨房,看了看土豆和鸡蛋没了,于是又让你带1斤土豆和一打鸡蛋,你准备出门时,妻子又说,再买些胡萝卜、橘子、咸鸭蛋,在你等电梯时,妻子追出来跟你说,再带点苹果。

如果不写在纸条上,相信你回来时妻子会大失所望,因为你可能只买了报纸和葡萄。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无法一次性记住7个及以上的东西,这就是乔治.A.米勒提出的奇妙的数字7理论。米勒认为,大脑的短期记忆无法一次性容纳7个以上的记忆项目,比较容易记住3个,当然最容易记住的是1个项目。

只听一遍,大家确实很难记住这九种食物,葡萄、 橘子、 牛奶 、咸鸭蛋 、土豆、 苹果 、鸡蛋、 酸奶、 胡萝卜。但若将这九种食物分成三组,蛋奶、水果和蔬菜类,这样我们就无需记住九种食物,而只需记住三组,这样不但减少大脑负荷,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思维抽象程度。

大脑一次性记不住超过7个及以上事务意味着,当我们想要一次性表达复杂的内容时,就必须对它们进行逻辑分析,把它们归类分组到不同的逻辑范畴下,以便对方理解记忆,若不对它们进行逻辑分析,对方就要费很大的脑力进行记忆,这显然不是对方喜欢的表达方式,所以,为了提高沟通效率,学习金字塔原理很有必要。

下面是大脑的第二大特点,大脑倾向于在混沌中找出事物的逻辑关系。典型的例子就是,星座的发现与命名。古希腊人遥望星空,看到的是由距离相近的星星组成的图案,而不是一颗颗散乱无序的星星。他们把处在不同位置的星星组成的图形看成是自己熟悉的图像,比如天秤、水瓶、金牛、巨蟹等,并根据形状来给他们命名,用这种方式来记忆它们,这也是具备逻辑性的体现。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人的大脑天生是懒惰的,它不喜欢记忆,不喜欢思考,也害怕承担压力,所以大脑遇到复杂问题时的应对措施就是将他们简单化,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我们必须强化自己的逻辑性,以便更加高效的和别人交流以及快速的处理复杂事务。

金字塔思维方式总结(什么是逻辑思维能力)(4)

逻辑思维

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大脑的运作方式,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它的特点。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运用金字塔原理,让我们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重点突出、思路清晰,那你自然会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

作者:晓晓写作训练营第15期学员。

编辑:晓晓,知识变现顾问,晓晓写作训练营创始人,已帮助学员拿到40万 稿费,帮助1000 学员实现内容变现,百万爆款课讲师,头部平台签约作者。

  • 延伸阅读

《吃掉那只青蛙》:高效管理时间的第一步是确定目标

高效时间管理法则:不要等到一切都完美的时候才开始

成就=潜能-干扰,如果梦想有捷径,那一定是专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