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写作技巧是(如何写一首小而美的诗歌)

诗歌的写作技巧是(如何写一首小而美的诗歌)(1)

一、什么是诗?

简单地说,心象(情)+物象(美)=诗。如:

细细的枝条,

像一根根电线;

小小的黄花,

像一盏盏发亮的电灯;

大地,像一个春天的发电厂。

——张诗筠《迎春花》

这首诗中,“枝条”、“黄花”、“大地”是心象,而“电线”、“电灯”、“发电厂”是物象,这样美妙的诗句,是因为看到了春天里绿色的枝条和黄色的花儿后心里产生对大地之春的喜爱之情,然后通过想象,把心象比喻为物象,使情与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产生的。

当然这不是诗固定的模式,诗是自由的,诗也是多样的。而要真正地认识和了解诗,仍需我们在长期的阅读和创作中去领会。

二、现代诗的基本特点

1、内容上:美丽的想象,平凡中看到不平凡;

2、思想上:要写出动人的情意。就是说,要加入个人的情感和体会;

3、格式上:要分行,可以依句分行,也可以依内容分行。

诗歌的写作技巧是(如何写一首小而美的诗歌)(2)

三、怎样写诗?

诗歌是最为精练的文学品种,往往选取生动、典型的艺术形象,集中地反映生活的本质,以巨大的概括力激发读者的想象,给人以美的享受,那么,如何写好这样的一首诗歌呢?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捕捉典型形象

所谓“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就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一首好的诗歌,无不是借助准确、鲜明的形象,去比拟不可视的情感或不具象的事物。只有对生活有独特的发现,捕捉到具有新意的形象,开掘出深刻的思想内涵,才能写出不同一般的好诗。

诗歌的形象包括景物形象(或意象)、人物形象。

1、人物形象

指的是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要想写好和母亲有关的诗歌,里面要或明或暗地出现一个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那就是写作者自己,这个抒情主人公可以直接以“我”的形式出现,也可以以“儿子”或“女儿”这样的字眼出现,只要情真意切就行。如穆旦的《赞美》里既有“我”这样的抒情主人公;还有象征着已经觉醒正在浴血奋战的广大中国人民的人物形象——农夫,一个受苦受难、不断失望、忍辱负重而又义无反顾地投身民族解放的事业、抱着必死的决心、坚强不屈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农夫形象。

2、景物形象(或意象)

有人说:“两足不成鼎,缺象不成诗。”由此,可见“象”在诗中的重要位置。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来寄托主观情思。写献给母亲的诗篇时,就可以精选和母亲有关的意象,比如,母亲的白发、眼睛、手脚等;也可以选择母亲劳作时的工具,比如锄头、镰刀、铁锨等。无论选取哪种意象,都要把自己的情感蕴涵在其中。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诗选取了“云彩”、“金柳”、“艳影”、“青荇”、“水草”、“虹”、“梦”、“长蒿”、“星辉”、“笙箫”、“夏虫”、“康桥”、“衣袖”等意象,这些意象都已超越了它们的自然属性,是诗人珍藏在心灵深处的一份情感,意象的“虚”与诗人心中情的“实”,相映成趣,一张一合,无不流露出意象的张力。

(二)创造意境

所谓意境,简单地说就是诗人强烈的感情与生动的客观事物契合交融,从而在诗中表现出来的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在给母亲写的这首诗里,如何创造意境,我看首先要尽可能地做到把自己的情感依附在所选择的意象上,做到景中见情,情景合一。比如《献给母亲》这篇习作中,借“村口的槐树”已经“枝叶茂盛”来写自己在母亲的关爱下已经长大成人,那种发自肺腑的感恩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一点儿也不掩饰。另外,创造意境固然离不开艺术技巧,但更需要从生活中提取,从体验中获得。这一点,初学写诗者一定要谨记在心头。

(三)运用修辞

诗要高度地概括生活,这就需要用最精炼的语言去刻划鲜明的艺术形象;诗要抒发强烈的感情,就需要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强化诗的感情。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象征、对比、夸张、对偶、拟人、反复等。采用不同的修辞格会取得不同的表达效果。给母亲写诗,可以运用比喻修辞。我们可以把母亲比喻成“天空”,撑起我们的一片天;也可以比喻成“大地”,生育并养育着我们;还可以比喻成“春蚕”“蜡烛”等,生命不息,关爱不止。也可以运用排比的修辞:母亲是什么?母亲是在孤寂的深夜里为我递上一杯热牛奶的温暖。母亲是什么?母亲是放学时间永远驻立于路口的等待。母亲是什么?母亲是在我们成功时那缀满欣慰泪花的笑容。母亲是什么?母亲是我们欲逃避时那坚毅的眼神。这些排比句的运用,就会把对母亲的那份浓浓感激之情真挚地表达出来,就能更好地打动读者。

(四)重视韵律

一首成功的诗歌,韵律是不可或缺的。“韵脚是诗歌的方向盘,像船只一样,诗歌靠着它航行前进。(美国教育家勃特勒语)诗句的末字韵母相近,咏唱起来就有一种动人的音韵美。我们在写给母亲的这首诗歌里也要根据表达的需要,在不损害诗歌内容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双句押韵。在这一点上,徐志摩可作为我们学习的典范。他的《再别康桥》一诗,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读罢余音缭绕,给人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

四、功夫在诗外

学写诗者,掌握诗歌写作的各种方法和技巧必不可少的,然而,要真正要把诗歌写好,仍需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在日常生活中留意新鲜事物,不断积累经验寻找灵感,方能写出至情至美的诗歌来。

青春需要诗歌,写诗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有一位诗人曾说过: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不去写诗,他便错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现在,你可以拿起笔,用诗歌托起青春的太阳。

编辑: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