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描写长安城风物的诗句(长安金陵姑苏)

唐代描写长安城风物的诗句(长安金陵姑苏)(1)

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

地名,有着非凡的意义。

无论走多远,一听到故乡的名字,

心头总会泛起一阵暖意。

尤其对于漂泊在外的人来说,

它是一种归属感。

如果有一天,发现故乡的名字变了,

就会觉得回家的方向变了

诗词,是中国人的精神故乡。

当我们怀念起那些美丽的地名时,

怀念的是什么呢?

是我们心中,对中国河山的想象,

是我们内心的柔软,是我们的来处。

01

西 安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长安,意为“长治久安”。

提起长安,总会想起万国来朝的盛唐气象。

那时的长安街头,

你可以看到卖酒的胡姬,

讨价还价的波斯商人,来华学习的遣唐使......

长安接受八方来朝,它有足够的自信,

从不担心被外来文明淹没。

唐代描写长安城风物的诗句(长安金陵姑苏)(2)

长安,因李白而生辉。

那个在长安街头喝酒的李白,

酒到兴处,锦绣诗句从口中娓娓而出,

醉了,蒙头就睡,

天子召见也不去,醉醺醺的说:

“臣是酒中仙!”

余光中说李白:

“酒入豪肠,七分化作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唐代描写长安城风物的诗句(长安金陵姑苏)(3)

“东有长安,西有罗马”,

长安和罗马一东一西,

代表了东西方文化的最高成就。

今天罗马之名尚在,

而长安,已被西安之名取代。

“长安”这个名字,永远存在于中国人心头,

化作一场关于盛唐的遥远的梦。

唐代描写长安城风物的诗句(长安金陵姑苏)(4)

唐代描写长安城风物的诗句(长安金陵姑苏)(5)

02

南 京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战国争雄时,

楚威王攻灭越国,

亲临当时还只是越国前线城池的南京,

见此地地势险要,隐约散发着王气,

为了江山永固,“埋金以镇之”,

建立了“金陵邑”。

唐代描写长安城风物的诗句(长安金陵姑苏)(6)

两晋之时,衣冠南渡,

金陵保存了华夏文化之正朔。

此后,又数次庇佑华夏,

是中国四大古都中

唯一未做过异族政权首都的古都。

唐代描写长安城风物的诗句(长安金陵姑苏)(7)

六朝金粉,十里秦淮。

王谢风流,群芳争艳。

金陵,是带着古意的浪漫,

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

金陵,是烈火重生的希望,

如同涅槃的凤凰,金光璀璨。

唐代描写长安城风物的诗句(长安金陵姑苏)(8)

唐代描写长安城风物的诗句(长安金陵姑苏)(9)

03

重 庆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江湖有多远?

有人在被迫长大的那一刻踏入,

有人从离开故乡熟悉的山水开始。

大约1296年前,李白首次出川,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经峨眉,过三峡,然后便是渝州。

唐代描写长安城风物的诗句(长安金陵姑苏)(10)

蜀山蜀水在此远去,

家乡的月亮可亲而不再可近。

自此江湖岁月催,人生一场醉。

唐代描写长安城风物的诗句(长安金陵姑苏)(11)

南宋时,宋光宗赵惇因封地在此,后即帝位,

自诩“双重喜庆”,重庆由此得名。

所以,渝州是属于江湖的,

重庆是属于庙堂的,

对于终将入江湖的人来说,

江湖很近,庙堂很远。

唐代描写长安城风物的诗句(长安金陵姑苏)(12)

唐代描写长安城风物的诗句(长安金陵姑苏)(13)

04

苏 州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说起姑苏,你会想到谁?

我会想起落第的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那个秋天的夜晚,月落乌啼,满天清霜,

姑苏城外的寒山寺传来钟声,

声声撞入心坎里。

唐代描写长安城风物的诗句(长安金陵姑苏)(14)

我还总会想起姑苏林黛玉。

“此阴司泉路,你寿未终,何故至此?”

“适闻有一故人已死,遂寻访至此,不觉迷途。”

“故人是谁?”“姑苏林黛玉。”

红楼梦有很多悲凉的对话,

最悲凉莫过贾宝玉梦入黄泉,

寻找姑苏林黛玉。

唐代描写长安城风物的诗句(长安金陵姑苏)(15)

此生恋姑苏,愿为人间客。

人总是要去一次江南的,

而姑苏正是人间烟火里的江南。

姑苏,姑苏,温柔缱绻,烟雨朦胧。

苏州也很美,却不及一声姑苏韵味悠长。

唐代描写长安城风物的诗句(长安金陵姑苏)(16)

唐代描写长安城风物的诗句(长安金陵姑苏)(17)

05

常 德

清晓长歌何处去,武陵溪上看桃花

武陵深处的桃花源,

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一片乐土。

一千五百多年前,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

武陵的渔夫行船到桃花深处,

突然发现这样一个地方:

有良田、美池、桑竹,男女老少都怡然自乐。

渔夫停留数日,挂念武陵中事,便离开了。

后来想再回去,桃花源却已不辨踪迹。

唐代描写长安城风物的诗句(长安金陵姑苏)(18)

从那以后,武陵桃花源

便成为人们心中一缕明亮的光,

人生纵有诸多不顺,

那片纯净的桃花源永远是精神逃遁的乐土。

只要桃花源在,不再惧怕黑暗。

唐代描写长安城风物的诗句(长安金陵姑苏)(19)

可是如今,

那片传说中的桃花源所在之地,

改作“常德”。

想起常德,是米粉;

那个和桃花源相关的武陵,

也要特意去查询了。

唐代描写长安城风物的诗句(长安金陵姑苏)(20)

唐代描写长安城风物的诗句(长安金陵姑苏)(21)

06

绍 兴

朝钟暮鼓在何许,乃是会稽山阴之兰亭

如果说武陵的桃花源像是一场梦,

会稽的山水就是凡尘中离梦最近的地方。

王羲之说这里“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流觞曲水间写下天下第一行书。

顾恺之说这里“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

流连忘返间,成就水墨画鼻祖之名。

唐代描写长安城风物的诗句(长安金陵姑苏)(22)

谢安在剡溪之畔的东山隐居,

在国家存亡之际,东山再起,

淝水之战,大败前秦,

最后,功成身退。

还有王徽之,

雪夜访戴,极尽潇洒与风流;

还有谢灵运,

在此,开中国山水诗之滥觞。

……

唐代描写长安城风物的诗句(长安金陵姑苏)(23)

“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

从这里开始,越来越多的人

摆脱世俗束缚,

发现山水自然之美,寻找心灵的自由。

绍兴,“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

是赵宋统治继往开来的意思。

寓意也不错,但终是

失了几分山水与诗酒之乐的灵性。

唐代描写长安城风物的诗句(长安金陵姑苏)(24)

唐代描写长安城风物的诗句(长安金陵姑苏)(25)

07

黄 山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纵然你没去过徽州,

脑海中也会浮现它的样子:

粉墙黛瓦,高低错落的马头墙,

处处流水到人家......

它是无数人魂牵梦绕的地方。

唐代描写长安城风物的诗句(长安金陵姑苏)(26)

这里孕育出独特的徽州文化:

徽派建筑,徽商,徽菜,徽剧......

徽州这个名字,早已深深与这方水土融合。

徽州人胡适曾写信给儿子:

“你是徽州人,要记得‘徽州朝奉、自己保重’。”

这样的谆谆教诲你是否也听过?

生于斯长于斯的人,

此生都烙上故乡的名字,

不能忘却也不敢忘却。

唐代描写长安城风物的诗句(长安金陵姑苏)(27)

1987年,徽州更名为黄山。

黄山也很好,奇松怪石云海,

但没有了“徽州”的巷陌弄里、灯火可亲。

唐代描写长安城风物的诗句(长安金陵姑苏)(28)

唐代描写长安城风物的诗句(长安金陵姑苏)(29)

08

九 江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谁没背过《琵琶行》呢?

那时,白居易被贬到偏僻的浔阳,愁闷不已,

一天夜里,与好友到浔阳江头一个酒馆喝酒消愁。

夜已阑珊,酒席将散,忽然听到悦耳的琵琶声,

便请琵琶女弹奏几曲。

唐代描写长安城风物的诗句(长安金陵姑苏)(30)

琵琶曲凄凄如诉,白居易感伤曲中意,

和琵琶女交谈中得知她的曲折人生,

惺惺相惜,写下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名句。

唐代描写长安城风物的诗句(长安金陵姑苏)(31)

后来,浔阳变成了“九江”。

九江,有“江到浔阳九派分”的壮阔,

而浔阳的那份萍水相逢,惺惺相惜的感动,

却再也难寻。

唐代描写长安城风物的诗句(长安金陵姑苏)(32)

唐代描写长安城风物的诗句(长安金陵姑苏)(33)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我们从古诗词走来,

诗中美丽的地名,都有我们的脚印,

那是我们的来处。

纵然名字改了,我们也不会忘记来处,

不会忘记曾经的一往情深。

倦了,累了,

那个地方依旧是我们心灵的归宿;

无涯的时间里,它始终指引着我们来时的路。

◎本文转载自“古典书城”,原文有修改,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