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曲艺名城在哪里(曲艺盛会相约鹰城)

八方宾朋汇鹰城,曲艺盛会唱古今。

作为我国最高规格、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曲艺盛会,第十届中国曲艺节9月29日至30日正式开启,这也是它第三次花落鹰城,对于繁荣鹰城曲艺事业、发扬光大鹰城文化、提高平顶山知名度、提升平顶山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平顶山晚报将陆续推出《曲艺盛会 相约鹰城》系列报道。

首先,让我们听听鹰城曲艺名家和民间曲艺传承人的创作故事、人生感悟,感受他们对曲艺的热爱,他们的坚守与传承,共同畅想曲艺发展的前景。

平顶山曲艺名城在哪里(曲艺盛会相约鹰城)(1)

平顶山曲艺名城在哪里(曲艺盛会相约鹰城)(2)

平顶山曲艺名城在哪里(曲艺盛会相约鹰城)(3)

平顶山曲艺名城在哪里(曲艺盛会相约鹰城)(4)

9月18日

张高伟:钟情河南坠子戏 倾情一唱四十载

□本报记者 王春生 文/图

张高伟表演河南坠子《猪八戒拱地》 视频/王春生

天上午8点多,48岁的张高伟带着坠胡、简板等演唱乐器,与几位曲艺界同仁一起赶到郏县姚庄乡乡村大舞台,受邀参演一场曲艺表演活动。

平顶山曲艺名城在哪里(曲艺盛会相约鹰城)(5)

曲艺名家张高伟在表演中

该他上台表演了。身穿红色大褂的张高伟带着坠胡、简板、脚板,健步走到舞台中央坐定,左手握坠胡,右手持简板,右手无名指紧勾坠胡弦子,脚踩脚板,随着这些乐器一起奏响,他很快沉浸在多年来钟爱的坠子戏中,声情并茂地演唱了一段传统河南坠子《猪八戒拱地》。

|从小跟随父亲学艺

“这段坠子戏从小我就会唱,这么多年来不知道演唱过多少次了。”表演结束后,张高伟感叹。

身为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的张高伟出身曲艺表演世家,目前在市交通运输局就职。他的父亲是郏县薛店镇张武楼村河南坠子名家张麦捞,2000年成为马街书会书状元,是远近闻名的民间艺人。

“从小我就听父亲的坠子戏,慢慢地就喜欢上这种说唱艺术了。”张高伟说,他七八岁时开始跟随父亲学艺,几年后就能独立登台表演了。

在张高伟看来,坠子戏“很难学”,特别是长达四五个小时的大段戏,没有一年半载的功夫是学不下来的。为此,年少学艺的他没少被父亲责骂,有时候一忘词,父亲上去就是一巴掌。也正是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他自小打下了极扎实的说唱功底,能拉会唱,技艺初成。

16岁那年,张高伟凭借会演坠子戏这一特长被特招入伍,在东北某部队服役。16年间,他先后在通信营、师军乐队、军演出队服役,担任过军乐队副队长、队长等职,在把河南坠子带进部队的同时,还学习了军乐等艺术。

|马街书会一举成名

2003年,张高伟转业进入市交通运输局工作。工作之余,他仍跟随父亲继续学习河南坠子,技艺日渐纯熟。

早在2000年,张高伟还在部队服役时,他的父亲参加马街书会,成为当年的书状元。

父亲成为马街书会书状元,张高伟暗下决心,有一天自己也要像父亲一样,成为马街书会的书状元。

“其实我很小的时候,跟父亲多次去过马街书会。”张高伟说,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著名评书家刘兰芳最初到马街书会,“那一年马街书会的人真多,一些观众当时为看刘兰芳还被挤掉进河里。”

即使在部队服役期间,他也会抽出时间回来赶马街书会,有一年,他穿着军装到马街书会表演节目,这事还上过《平顶山日报》。

转业回平后,张高伟几乎每年都要去马街书会,并多次参加马街书会全国曲艺邀请赛,拿到过几次一等奖,但离他梦想中的书状元仍差“一步之遥”。

直到2013年,他凭着拿手的河南坠子《杨宗英下山》,一举夺得当年的书状元,梦想成真,也由此在我市曲艺界一举成名。

|期盼坠子戏有传人

鉴于近年来曲艺行当的不景气现状,成名后的张高伟一直在思索,如何让河南坠子等曲艺节目变得更吸引人。

“传统曲艺不能总是老一套,得有所发展。”为此,他不断尝试吸收其他曲种艺术精华,如尝试把三弦书的尾音、河洛大鼓的韵味引进河南坠子中,让传统河南坠子的唱腔有了更多变化。

“坠子戏的特点就是明了、上口、易懂,有文化的没文化的一听就懂。”然而,由于坠子戏比较难学,还要掌握拉坠胡、打简板技艺,张高伟说,近年来学河南坠子的年轻人已越来越少了。

“如果大家愿意学,我愿意免费教。”张高伟说,他学习河南坠子已有40年,这些年来一直坚持学习和演出,就是希望河南坠子能更好地传承下去,在各方努力下,他钟爱的河南坠子一定会有更美好的明天。

第十届中国曲艺节本月底将在我市举办。张高伟透露,他正在为闭幕式上参与表演的曲艺联唱节目做准备,力争以最好的状态参演。他相信,鹰城文化底蕴深厚,已成功举办过两次曲艺界最高规格的盛会,这为我市创建中国曲艺名城打下了坚实基础。

----------------------------

刘秋阁:精雕细琢一句词 潜心坚守与传承

□本报记者 李科学/文 李英平/图

刘秋阁河南坠子《偷石榴》 视频/受访者提供

刘秋阁河南坠子《中原更出彩》 视频/受访者提供

昨天上午,在新城区建业桂园小区的家中,刘秋阁一得闲暇,便对着镜子练习唱词,准备参加即将在鹰城举行的第十届中国曲艺节。

平顶山曲艺名城在哪里(曲艺盛会相约鹰城)(6)

刘秋阁在家抓紧时间排练,为在第十届曲艺节上的表演做准备

入行20多年,今年38岁的刘秋阁算得上是鹰城曲艺界一位“老”演员。现在平顶山博物馆工作的她也是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平顶山市曲艺家协会副秘书长。采访中,她兴之所至,一段简板加说唱,举手投足间满满的韵味。

|多年坚持深耕不懈

13岁那年,刘秋阁在鲁山师从曲艺名家赵玉萍,从此走上曲艺之路。2002年,首届河南曲艺节在巩义举行,刘秋阁崭获银奖,同年考进部队文工团,其间曾专为国家领导人演出并受到接见。退伍后,刘秋阁回到家乡,在市文化局下属的艺术中心工作,经常参演市里的大型文艺活动。2012年,她调至平顶山博物馆工作,依然经常为市里的大型晚会继续创作和表演。

平顶山曲艺名城在哪里(曲艺盛会相约鹰城)(7)

2006年、2007年,刘秋阁连续为央视《曲苑杂坛》栏目录制了河南坠子《公仆颂》和《奖励扶助乐万家》及大调曲子《二嫂抓赌》《送贺卡》,并在央视一套、三套、四套、十一套连续播放,在河南曲艺界引起轰动。当时全省共选拔了4个节目,平顶山就占了两个。2008年7月,刘秋阁参加第五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大赛,演唱的三弦书《共建和谐好家园》获得新人入围奖,同年又凭借《二嫂抓赌》获得河南曲艺界最高奖——河南曲艺牡丹奖。

|一位艺术家的执着和认真

演员在台上表演,举手投足间,看似随意的一个动作就完成了人物之间的切换,没有多年的磨炼是拿不下来的。对待艺术,刘秋阁始终严肃和认真,不论角色、演出规模大小,都当作特别重要的演出准备。

平顶山曲艺名城在哪里(曲艺盛会相约鹰城)(8)

2018年,“春色鹰城”民族音乐会举行,刘秋阁在《平顶山组曲》第三乐章《马街书会》中有6句河南坠子唱词。“整场音乐会只有这一段曲艺表演,所以每一句唱词对我来说分量都很重。”音乐会前一个月,刘秋阁下班回到家就对着镜子练习,每个字的唱腔、动作、眼神,细细打磨。演出完毕,现场掌声雷动,观众意犹未尽。次年,“老家河南·乐享平顶山专场音乐会”在河南省艺术中心举行,著名作曲家方可杰老师重新为《马街书会》乐章中的河南坠子《偷石榴》作词作曲,将演唱时间延长到三分钟多,由刘秋阁演唱,为整场音乐会增添了韵味。

平顶山曲艺名城在哪里(曲艺盛会相约鹰城)(9)

“唱河南坠子,得把它吃透了。”刘秋阁说,有时几分钟的段子就塑造了多个人物,演员情绪转换特别快,要深挖人物心理并表达出来。如曲目《偷石榴》中,小姑娘的娇憨、小男孩的调皮、老爷子和老太太不同的反应等,一个表情、一句话、一个动作,都能传神地塑造人物形象。八角鼓、简板也会化为各种道具——一道门、一面鼓、一支枪,甚至一个孩子。“一个甩穗、一个打点,做一个什么样的道具,都得仔细琢磨。”刘秋阁说,“想让观众认可,一定得下足功夫。”

|愿将传统曲艺发扬光大

作为鹰城曲艺界一名比较年轻的“老演员”,从央视舞台到乡村演出、从马街书会到宝岛台湾……从艺20多年的刘秋阁登遍了大大小小的舞台。

平顶山曲艺名城在哪里(曲艺盛会相约鹰城)(10)

河南坠子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赵玉萍是河南坠子省级非遗传承人,刘秋阁也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这种艺术形式,喜欢和认可河南的曲艺曲种。去年,刘秋阁与平顶山群艺馆同仁一起到甘肃张掖参加全国非遗曲目展演。“当地老百姓、同行对咱们的唱法、小乐队等表演形式、曲艺曲种特别喜欢,围着问问题。”刘秋阁觉得这是将河南曲艺发扬光大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像甘肃、四川一些曲艺,由于方言的原因可能外地人听不懂,但河南曲艺几乎全国观众都能听懂。”

刘秋阁与中国曲艺节有着不解之缘。第六届中国曲艺节在平顶山举行时,刘秋阁除了与婆婆赵玉萍、大哥王占军同台演唱河南坠子外,还与相声演员牛群搭档主持第九场演出。今年的第十届曲艺节,她又受邀演出,还将参加我市两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我市文化底蕴深厚,马街书会连续举办了800多年,是一个奇迹,也是因为有这样一片土壤。中国曲艺节是全国性的曲艺盛会,在家门口能够看到众多名家的演出,是非常难得的机会,要将最好的状态呈现给观众。”刘秋阁笑着说。

平顶山曲艺名城在哪里(曲艺盛会相约鹰城)(11)

9月19日

崔银龙:

初心不改苦学艺 把传承进行到底

□本报记者 燕亚男 文/图

崔银龙参演小品《把关》

崔银龙和女儿崔佳参演的小品《反仆为主》

9月17日上午,在郏县姚庄乡乡村大舞台,崔银龙正与搭档表演小品《把关》。幽默的语言、爆笑的动作和对白博得了观众的阵阵笑声和掌声。

平顶山曲艺名城在哪里(曲艺盛会相约鹰城)(12)

平顶山曲艺名城在哪里(曲艺盛会相约鹰城)(13)

崔银龙(中)与搭档表演小品《把关》

58岁的崔银龙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平顶山市曲艺杂技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演员。他师承著名编剧、导演曹旭,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王谦祥,著名河南坠子表演艺术家宋爱华,著名魔术大师莫派第三代传人马志。第十届中国曲艺节本月底将在我市举行,崔银龙准备参加群口快板表演。

|潜心艺术走上专业表演路

出生在新疆伊犁建设兵团可克达拉的崔银龙,童年时期就能歌善舞,显现出非同一般的艺术天赋。

1984年,崔银龙考入西安艺术专科学校,学习快板、相声、小品、舞蹈、魔术、器乐表演。毕业后,崔银龙来到平顶山一家企业。由于人生地不熟,工资也不高,生活时常没着落,他卖菜卖羊肉串维持生计。即使这样,他也从来没有放弃过表演。为提高表演技艺,他四处拜师学艺,甚至把从新疆带来的十多公斤毛线拿去换钱,与各路高手“华山论剑”。这段艰苦的岁月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崔银龙凭自编自演的小品《二百五考演员》在我市举办的一次相声小品大赛上夺得了二等奖,踏上了曲艺之路。1998年初,他参演的小品《新婚之夜》获得中国曹禺戏剧奖二等奖。1999年,他正式调入平煤神马集团文工团,成为一名专门从事小品表演的演员。

“为提高自己,从1998年开始连续12年,我每年都会自费去北京学习一两个月。”崔银龙说。

2001年,崔银龙的小品《送礼》荣获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2001年至2004年,他主演的小品《安排》《无名小工》《高效率的爱》《霸王合同》连续4年荣获中国曹禺戏剧奖一等奖。2001年,他表演的快板书《西瓜迷》荣获全国煤炭系统安全会演二等奖,2004年主演的小品《如此孝心》荣获中国第四届“金狮”奖。小品《高效率的爱》还获得中央电视台第五届CCTV全国小品大赛一等奖、第四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和河南省首届牡丹表演奖。

|勤奋好学辛苦学艺

学艺术得下苦功夫。崔银龙勤奋好学,也特别舍得下功夫。

1997年,为迎接香港回归,河南电视台和香港卫视联合举办一场综艺节目,崔银龙受邀带着老师曹旭的小品《乡音》参演,面对全国现场直播。崔银龙青春的岁月在新疆度过,普通话说得不过关,河南话更不地道。导演下了最后的通牒:过不了语言关,节目直接取消。

崔银龙把字典带在身上,给小品台词的每个字都注上了拼音,每天一醒来开口就练;嗓子练哑了,喝点菊花茶,继续苦练,一天练十几个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一个星期,他的河南话终于过关了,连导演都觉得吃惊。

“在河南人面前说河南话,说不好会很丢人,所以我特别紧张,就每天不停地练习。”崔银龙说,陕西、四川、湖南、甘肃、广东等地方言他信口拈来,说到开心处还会唱上几句。为了演好一个在家受气的农民形象,他曾专门跑到湛河区曹镇一农户家里去学习。

崔银龙印象最深的还是小品《高效率的爱》,反映一位思念儿女心切的退休老父亲,为让长年在外工作的儿女能回家看看而无奈采用“特殊手段”的喜剧故事。2005年,这部作品在中央电视台第五届CCTV全国小品大赛的2000多个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全国非职业组的一等奖。

“一个多月内,我们经过了5场初赛、2场复赛、一场决赛,每天都在排练、修改、加工、排练中度过。累了坐一会儿,饿了吃碗方便面。半个月我瘦了4公斤。”提起作品获奖经历,崔银龙依然很兴奋,但更多是因为在现场可以看到很多专业老师的表演,他觉得是一个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

|希望发扬和传承曲艺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崔银龙的艺术成就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欢迎,慕名向他拜师学艺的人很多,他毫不保留地授艺,目前有正式徒弟13个。

他的徒弟祁鹏旭说:“崔老师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他对我们很好,会耐心给我们讲道理,恨不得把他学到的所有表演技巧与心得都教给我们。”

受他的影响,崔银龙的女儿崔佳从小对曲艺有着别样的喜欢和执着。目前,她在河南省歌舞剧院曲艺团工作。

崔银龙创办了新华区曲艺公益培训中心,每周六都会为市民上公益培训课。他还参与了鹰城曲艺社的创办,经常与曲艺社的社员到各个高校演出,让更多人体会曲艺文化的独特魅力。

“能为老百姓奉献欢笑,送去艺术享受,这是我最大的幸福。”崔银龙说,曲艺艺术在鹰城拥有丰厚的历史底蕴、浓厚的艺术氛围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以后还要继续努力奋斗,提高曲艺队伍的业务水平,不断学习,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品,把曲艺艺术传承进行到底。

------------------------------------

赵玉萍:

小段大书都拿手 培养新人不懈怠

□本报记者 杨岸萌/文 李英平/图

赵玉萍河南坠子《傻子回门》

左手简板打起来,眼神跟着右手走,笑容飞满面……9月17日上午,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业桂园小区的家中,国家级非遗河南坠子项目省级传承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赵玉萍说话间拿起了“姿势”,举手投足间风采尽现。

平顶山曲艺名城在哪里(曲艺盛会相约鹰城)(14)

70岁的赵玉萍在家练习曲艺基本功

中国曲艺节本月底将在我市举办,作为我市曲艺名家,赵玉萍早早接到了邀约。

|14岁入行两个月登“台”

1964年,鲁山县张良镇14岁的赵玉萍即将小学毕业,因为母亲生病,她停学回家照顾母亲。

赵玉萍的堂哥是鲁山文化馆的坠琴师,当年冬天回老家,见到了因照顾母亲落下太多课程不想继续上学的赵玉萍,就提议让她学“唱戏”。

“我怕学不好,不过我母亲非常喜欢听戏,就鼓励我试试。”赵玉萍说。

入团后,赵玉萍跟着李占营老师学习河南坠子的唱腔、简板及八角鼓击打技巧,堂哥则经常给她“开小灶”。小孩子记忆力好、学习能力强,两个月后,赵玉萍就登台表演了河南坠子经典小段《偷石榴》。“那时候在农村,都是地摊儿,空地上摆张桌子,站在桌子后就可以开腔了。不过头两次登台不熟练,不会比划。”赵玉萍回忆。

路旁电线杆上喇叭播放坠子,赵玉萍每次都是听完才离开;省说唱团到南阳演出,老师带领团员去观摩,单独交代她仔细学;闲暇时间她不停地哼唱练习,很快掌握了不少唱段。

赵玉萍的勤奋好学被大家看在眼里,没过多久就有文化馆的老师问她认不认字,给了她个小段“本本”,让她学习。“本上有可多小段,这可太美了,我没事就翻着看。我小学毕业认字不多,就找人家问;出去演出,我知道人家识字就问,有时候不会写就写同音字。就这样学,慢慢把十几个小段都学会了。”

坠子以个人演唱为主,辅以简板,有坠琴伴奏。打简板是学习坠子必练的技艺。

与大多数人先用右手打板,练熟之后再换左手的想法不同,初学时,赵玉萍就用左手打板,方便空出右手比划动作。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为了练好简板、八角鼓,赵玉萍的手被冻肿过多次,吃了不少苦。

|而立之年再学艺

在演出的同时赵玉萍不断学习,1978年拜著名老艺术家赵元修为师,学习长篇大书《大宋金鸠记》。

赵玉萍不仅精通河南坠子,还擅长表演三弦书、大调曲子。她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特殊的唱腔,尤其是三弦书,她的唱腔自成一派。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赵玉萍演唱的三弦书《婆媳巧遇》《捉田鼠》《假县令》、河南坠子《月夜护秋》等在许昌、河南省文艺会演上多次获得一等奖。

1980年,河南省文化局在郑州举办首届“河南坠子中长篇青年演员进修班”,赵玉萍作为许昌地区的优秀坠子演员被推荐参加进修。第二年,她在丈夫兼同事王金玉(团队的坠琴师)的鼓励下,撇下一岁多的二儿子到河南省文化艺术学校(原河南省戏曲学校)首届曲艺班上学,接受我省著名坠子艺术家赵峥老师的言传身教,一学就是4年。

“开始上的是文化课,我从头学习汉语拼音,在土堆上练习写字。后来到曲艺班上课,班主任老师是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赵峥先生,当时跟着她学习大书《海青天》,一学期只学一集,学得很细。”赵玉萍说,那时一学期回家一次,回来之后还要跟着曲艺队去演出。“一边学,一边演,那几年提高得很快。”

1985年,赵玉萍进修结束回到鲁山,此后任鲁山曲艺团团长直至退休。

初任团长,团内有演员12人,有人写本,有人编排,主要负责编排的就是赵爱萍的丈夫王金玉。除了经典唱段,赵玉萍的团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编写过一些卖假药、宣传计划生育等内容的小段。“我们的团员出去演出,台下的掌声、叫好声都很多,很热闹。”

第二届中国曲艺节,赵玉萍演唱的三弦书《酒店军魂》荣获中国曲艺牡丹奖;第六届中国曲艺节,她与大儿子王占军、二儿媳刘秋阁联袂表演的大调曲子《田大妈听房》荣获优秀节目奖。多年来,她获国家、省、市级演出奖无数。

|培养新人不懈怠

在担任鲁山曲艺团团长期间,赵玉萍还非常注重新人的培养,每隔几年都要在全县挑选孩子们学习,她的二儿媳妇刘秋阁就是其中之一。多年来,赵玉萍曾向鲁山、宝丰、舞钢等地的200余名曲艺演员授艺。退休之后,她受邀到平顶山学院教授大调曲子课程。

如今,赵玉萍与儿子儿媳同住,儿孙绕膝,共享天伦。对即将到来的曲艺盛会,她充满期冀:“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不能丢,希望更多人的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希望曲艺节越办越好。”

------------------------------------

喜迎中国曲艺节 群众文化活动多

□记者 王春生

昨天,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传来消息,为迎接即将在我市举办的第十届中国曲艺节,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推出了系列群众文化活动。

平顶山曲艺名城在哪里(曲艺盛会相约鹰城)(15)

在市文化艺术中心四楼市美术馆,市民在观看“创意·平顶山”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大赛作品展。 本报记者 李英平 摄

该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中国曲艺节作为最高水平的全国曲艺精品大型展演活动,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繁荣社会主义、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良好形式,也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振奋民族精神的积极举措。作为“曲艺之乡”,平顶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厚重的人文历史。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为喜迎第十届中国曲艺节,大力推进文化强市战略,引导发展民间文化,传承创新曲艺艺术,积极组织开展系列群众文化活动。

据悉,该系列活动包括“鹰城韵曲艺情”第十届中国曲艺节群众文化活动曲艺专场、“老家河南鹰城艺韵”戏曲专场演出、“风华国乐”河南民族乐团音乐会、“茉莉芬芳”鹰城名家讲读音乐会(第九季)——“歌声送给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一周年暨迎中秋合唱音乐会、“乡”遇——“脱贫攻坚·精彩瞬间”平顶山市首届农村摄影艺术节摄影作品展、“创意·平顶山”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大赛作品展等。

市民可用手机微信搜索“平顶山市群众艺术馆”公众号,点击左下角“服务大厅”,再点击“在线直播”即可观看相关活动。市民可凭身份证,前往市文化艺术中心免费领取相关演出活动的门票。

迎接第十届中国曲艺节系列文化活动具体情况如下——

●“鹰城韵曲艺情”第十届中国曲艺节群众文化活动曲艺专场

演出时间:9月28日19时30分

地点:市文化艺术中心音乐厅

节目:曲艺联唱《古韵新曲》、河南坠子《交通扶贫看巨变》《轧琴联唱》《劝赌》《老灶爷诉苦》《买壮图心意拳表演》《霸王鞭韵》、小品《香山寺下的喜事》、魔术表演《六连环》、越调《歌唱焦裕禄》、相声《歌曲漫谈》《唢呐大连颂》等

河南坠子《交通扶贫看巨变》

平顶山曲艺名城在哪里(曲艺盛会相约鹰城)(16)

河南坠子《交通扶贫看巨变》资料图片

画重点:由我市曲艺名家张高伟表演的河南坠子《交通扶贫看巨变》,曾入围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文学奖。该曲目以豫西王(结子)派坠子大开大合、张弛有度的艺术特色为基调,运用宏观叙述与细节描写相结合的手法,通过清新质朴的唱词和高亢委婉的唱腔,对我市交通系统履行行业扶贫职责、发挥行业资源优势、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所作出的贡献和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全景式的概括和展现,是传统曲艺反映新时代的新发展、新变化、新成就、新风貌的一次大胆尝试与积极探索。

●“老家河南鹰城艺韵”戏曲专场演出

演出时间:9月25日19时30分

地点:市文化艺术中心音乐厅

节目:器乐合奏《尧山颂》、魔术《幻》、曲剧小戏《傻子拜年》、川剧《变脸》、豫剧《穆桂英挂帅之出征》等

马金凤豫剧《穆桂英挂帅之出征》

平顶山曲艺名城在哪里(曲艺盛会相约鹰城)(17)

豫剧《穆桂英挂帅之出征》资料图片

画重点:本场戏曲类节目由我市知名戏曲表演家姚军良、白伟、韦新荣等表演。曲剧小戏《傻子拜年》集戏曲、搞笑于一体,由我市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当代曲剧十大名角姚军良担纲主演,展现一憨丈夫携妻拜见岳父时令人捧腹的趣事。姚军良师承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胡希华先生和牛长鑫先生,曾两次赴台湾交流演出,获得众多奖项。

●“茉莉芬芳”鹰城名家讲读音乐会(第九季)——“歌声送给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一周年暨迎中秋合唱音乐会

演出时间:9月27日15时

地点:市文化艺术中心音乐厅

节目:混声合唱《雁南飞》《微山湖》《忆秦娥·娄山关》,女声小合唱《想起老妈妈》《望月》,男声小合唱《我的中国心》等

画重点:“茉莉芬芳”鹰城名家讲读音乐会创办于2012年,每场音乐会都以管弦乐伴奏的合唱《茉莉花》谢幕,因此以”茉莉”命名,目前已成为我市知名文化艺术活动品牌。音乐会采用表演与讲读相结合的方式,由艺术家担当音乐作品的“介绍人”,以加深观众对作品的理解,更好地实现文化艺术的普及与引领。

此次音乐会由我市蓝海合唱团演唱,该合唱团成立于2007年,曾多次代表我市参加国内国际合唱比赛并获得骄人成绩,其中2010年7月在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中获得女声室内合唱银奖,2014年、2015年分别应邀参加中韩两国合唱音乐会、中泰两国合唱音乐会。

●“风华国乐”河南民族乐团音乐会

演出时间:9月23日19时30分

地点:市文化艺术中心音乐厅

节目:民族管弦乐《北京喜讯传边寨》《红高粱》《祖国颂》《白龟湖》《光明行》《龙腾虎跃》《瑶族舞曲》,二胡齐奏《红旗渠水绕太行》《新赛马》,五重奏《平衡》,唢呐独奏《百鸟朝凤》等

平顶山曲艺名城在哪里(曲艺盛会相约鹰城)(18)

民族管弦乐《白龟湖》资料图片

画重点:本次音乐会邀请国家一级指挥、陕西省歌舞剧院首席指挥严松波担任指挥。其中民族管弦乐《白龟湖》,由平顶山民族乐团演出,通过优美激越的旋律,展现了我市丰厚的文化底蕴、秀丽怡人的景色、日新月异的发展。作为全省唯一的省辖市民族乐团,平顶山民族乐团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已成为我市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

●“创意·平顶山”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大赛作品展

展出时间:9月16日至10月30日

地点:市文化艺术中心四楼市美术馆

画重点:此次“创意·平顶山”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大赛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省美术家协会、省美术馆等共同举办,展出70件(套)反映我市“山、水、佛、汤、寺、林”特色旅游资源的优秀设计作品。

●“乡”遇——“脱贫攻坚·精彩瞬间”平顶山市首届农村摄影艺术节摄影作品展

展出时间:9月28日至10月8日

地点:市文化艺术中心一楼展厅

画重点:此次摄影作品展以美丽乡村、精准扶贫和文化扶贫为主题,作品内容突出主旋律,积极向上,催人奋进,以宣传我市农村建设成果为主,反映我市农村近年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方面所取得的重大可喜变化和农村新风貌,将展出各类优秀作品100幅(组)。

-----------------------------

本届曲艺节即日起招募青年志愿者

□记者 吕占伟

昨天,从团市委传来消息,第十届中国曲艺节将于9月下旬在我市举行,团市委将组织100名青年志愿者全程服务此次大会,现面向全市招募符合条件者。

为圆满完成第十届中国曲艺节组委会安排的大会志愿服务工作任务,展示鹰城青年志愿者的风采和精神风貌,团市委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募18至35周岁的青年志愿者。志愿者人选须认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自愿参加中国曲艺节青年志愿服务;热爱志愿服务事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合作意识;能够参加赛前的培训及相关活动;能够在大会期间承担相应岗位职责,全程参与志愿服务。

招募时间即日起至9月22日,经审查合格后,团市委将以电话或短信方式通知本人。请符合基本条件、自愿参加大会的青年志愿服务者到团市委社会联络部填写报名表。报名时需携带本人身份证和一张一英寸照片(或照片电子版)。

报名地点: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402室(团市委社会联络部)。0375-266680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