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每一段的情感(再别康桥变永别康桥)

日前,一些英国媒体报道称,英国剑桥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在中国享负盛名,诗中描述了当地的醉人景色,更吸引了大批中国旅客慕名而来。然而,游客太多为当地的政府部门和居民带来不便。对此,剑桥官方旅游管理服务机构“访问剑桥”说,正在考虑出台限制中国游客数量的措施,比如规定一个旅游团人数的上限,以及协调不同旅游团的旅行线路,避免蜂拥一处等。

再别康桥每一段的情感(再别康桥变永别康桥)(1)

(英国广播公司(BBC)网站截图)

再别康桥每一段的情感(再别康桥变永别康桥)(2)

(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截图)

在这些标题为“康桥再别到永别?剑桥拟出招限制中国游客”、“剑桥计划拆分‘问题’中国旅游团”的报道中,英国广播公司(BBC)等媒体援引剑桥旅游管理服务机构“访问剑桥”和一些剑桥市议员的话,对中国旅游团占道拥堵、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不便表达担忧和不满,甚至还提议:禁止旅游大巴车进入剑桥市中心、要求把50人以上的中国旅游团拆成小团等……

“那河畔的金柳”受不了了

中国现代诗人徐志摩的一首《再别康桥》,让今天的中国人依然痴迷,特别是徐志摩描述的风摆柳枝的康河夕照。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到英国旅游的中国人,多数一定要去一趟剑桥。到了剑桥的中国游客,一定要同康河边的老柳合照一张。

剑桥官方旅游管理服务机构“访问剑桥”的负责人艾玛·索尔顿表示,剑桥古镇窄巷里,经常拥塞人数超过50人的中国旅游团,堵住去路,挡住视线。

再别康桥每一段的情感(再别康桥变永别康桥)(3)

坐落于剑桥大学徐志摩诗碑旁的“徐志摩花园”8月10日在第四届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上正式向公众开放。这是剑桥大学历史上第一座修建在校园内的中式花园,设计中融入了中国道教和佛教理念,花园中央是以黑白石子砌成的阴阳图案,一条刻有《再别康桥》中英文诗文的小径从“阴”“阳”中穿过。(图片来自新华社)

国王学院里刻着徐志摩《再别康桥》开头和结尾两行诗句的那块大石头和旁边的老柳树,更是到剑桥的中国游客不会错过的。

英国官方旅游管理机构“访问英国”的统计显示,2016年,到剑桥一日游的中国游客多达26.7万人。

反转:剑桥批媒体“断章取义”

事实上,BBC的报道发出后不久,“访问剑桥”就发现了问题并致信BBC表达不满。“访问剑桥”负责人艾玛·索尔顿发表声明说,她“对当地媒体和国家媒体扭曲报道一条原本积极正面的新闻感到失望和不安”。

剑桥华人社区中心主席孙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BBC的报道缘自10月2日在剑桥市政举行的“剑桥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国部分”圆桌会议。这场会议由“访问剑桥”和促进中英商贸交流的商业机构“剑桥中国中心”联合主办,孙伟当天参加了会议。

根据孙伟提供的议程表,当天议题包括如何推介剑桥及周边旅游资源、如何帮助当地商家获得更多商机、如何改善剑桥对中国游客的接待以及如何降低旅游高峰带来的影响。孙伟说:会议确实探讨了旺季游客过多对剑桥这个小城带来的影响,但这是任何一个旅游城市都会面临的问题,并非只针对中国游客。参会的剑桥市议员、大学代表和旅游机构都认可,会议的精神和目的是要吸引更多中国游客,鼓励中国游客停留更长时间、参观剑桥周边更多地区。

会议上没有人说应该缩小中国游客团的规模,更没有人说要出台措施限制中国游客人数。

但BBC等英国媒体的报道都没有提及这个会议,也没交代消息来源,只截取了几位参会者在讨论时的几句发言。“看了BBC的报道我很吃惊,这是非常严重的断章取义,与会议整体精神完全不符,误导了读者,”孙伟说。

剑桥市议员、负责环境事务的市政官员罗斯·穆尔也参加了2日的会议。她对BBC等媒体的报道回应说:剑桥市政府欢迎并珍视从世界各地到访剑桥的所有游客,因为我们愿意和他们分享剑桥的美景和欢乐,也因为他们以各种方式为剑桥做出贡献,如刺激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与旅游相关的就业机会。

穆尔说,会议谈及了大巴车和大型旅游团对剑桥狭窄街道的影响,也讨论了当地商家如何接入中国游客熟悉的移动支付方式以鼓励更多消费,其目的都是为了在提升游客观光体验同时确保当地人也获益,绝不是要控制游客人数。

剑桥居民怎么看?

在剑桥国王学院对面经营报刊店的贾斯·奥吉拉说,中国游客给他的小店带来更多生意,也为整个剑桥经济注入巨大动力,“我们永远不嫌游客多”。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到访剑桥的各国游客达810万人,给当地经济带来8.35亿英镑增长,提供了22%的就业岗位。

再别康桥每一段的情感(再别康桥变永别康桥)(4)

搭撑篙船游剑桥康河约在1902年开始,45分钟来回行程可以饱览国王学院等多所知名学院,并经过数学桥等多座特色桥,已成为剑桥特色的行程,几乎一年四季都有撑篙船服务。(图片来自中新社)

在康河上做撑船生意的尼古拉斯说,剑桥的交通拥堵是基础设施问题,“游客不是罪魁祸首,而是替罪羊”。

英国政府报告显示,由于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常住居民数量猛增,剑桥已成为英国交通堵塞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剑桥市政正在想办法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在剑桥居住多年的孙伟说,每年夏天旅游旺季时剑桥确实人很多,中国游客也在不断增加,但游客多集中在几个知名学院参观,且那一带多是步行区,对剑桥大多数居民的出行影响并不大。“我们大多数同胞游客都很有礼貌,但也不排除少数不文明现象。希望我们的游客出游时可以更有心,尊重当地风俗习惯,把自己当作代表中国形象的大使。”

标题图来自中新社

参考资料:

BBC中文网,2018年10月15日,《康桥再别到永别? 剑桥拟出招限制中国游客》

英国广播公司,2018年10月10日,Cambridge to split up 'problem' Chinese tour groups

中新网,2018年10月16日,《康桥还能“再别”吗?英国剑桥拟限制中国游客》

新华社国际部微信公众号“新华国际头条”,2018年10月19日,《英国剑桥要限制中国游客?人家明明欢迎着呢!》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来源:华舆 编辑/崔相光

再别康桥每一段的情感(再别康桥变永别康桥)(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