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开花和搬家什么关系(常听老一辈说竹子开花)

竹子原产自我国,种类繁多,目前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种植,特别是以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最多,秦岭以北雨量少、气温低,仅有少数矮小竹类生长,特别是在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地区有许多山区有成片的竹林,许多地方的老百姓以竹山为生,特别是四川,丰富的竹林资源也造就了我们的国宝大熊猫。

竹子开花和搬家什么关系(常听老一辈说竹子开花)(1)

国宝大熊猫以竹子为生

从古至今,受到许多文人墨客的影响,竹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好的象征,特殊的生长方式也造就了人们对竹子的关注与喜爱,在古代,竹不仅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同样也是岁寒三友之一,要问古人对竹有多喜爱,宋代诗人苏轼的一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就是最好的诠释。在南方,许多老百姓也很喜欢种竹,除了觉得屋子旁边有竹吉利外,竹子也是一种很好的生产材料,不仅可以制作竹篮、扁担等工具,而且竹子繁殖很快,竹笋可以做成许多种美味。

竹子开花和搬家什么关系(常听老一辈说竹子开花)(2)

云南傣族有制作竹筒饭的传统

就是这样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植物,却有一个让人很难理解的老话,我也是从小听到老一辈的村里人说的,要是屋子旁边种植的竹子开花了,得立马搬家,到底是怎么一个道理吗?

其实竹子的繁衍方式很特殊,它即可以进行无性繁殖,也可以进行有性繁殖,但进行有性繁殖时,就代表着要开花,也代表着死亡,竹子的一生还是主要以无性繁殖的方式进行,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竹笋,竹子就是靠着其根系在土地里的无限蔓延,长出新竹笋,最后种群不断得到扩大,一棵竹子就能够发展成一片竹林,而且它们的基因型和母体一模一样。

竹子开花和搬家什么关系(常听老一辈说竹子开花)(3)

竹子通过无性繁殖长出竹笋

其实竹子一生只开一次花,但竹子一旦开了花,就已经宣告了这棵竹树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等结了果实后,就会枯萎死亡,这也难怪大家都以竹子开花是一种不详的征兆,毕竟许多人面对死亡这个词有太多的无奈,但即使是这样,也很难让人理解竹子开花就得搬家的说法呀!

大多数时候,竹子开花并不是正常的竹龄太长,已经到了快要老死的阶段,而是对所处的环境的一种应激反应。如果竹子所处土地变得很贫瘠,土壤中的酸碱度突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那么竹子很快就会接收到这个信息,这个时候竹子已经知道自己不能正常的生长下去了,它就会倾尽所有,拼尽全力开一次花结一次果实,让种群可以得到下一次繁衍的机会。

竹子开花和搬家什么关系(常听老一辈说竹子开花)(4)

竹子开花后结出种子后就会枯死

所以说竹子开花就表示这个地方的环境已经不适合作物的生长啦,要么是太干旱,要么是太贫瘠,要么是其他的一些自然的灾害,古时候的粮食产量并不高,粮食生产技术也不发达,面对这样的情况,要想生存下去,最好的办法就是迁徙到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地方,竹子开花相当于是一种警示的作用,不仅如此,许多地方的人还得靠着竹山生存,竹子都枯萎而死,他们的生计也成问题,不得不搬到新的地方去种植竹子,这也是为什么古人总说竹子开花,马上就得搬家的最主要原因了。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竹子开花枯萎后会产生竹米,也就是竹子的种子,这种小小的果子,啮齿类动物非常喜欢将其当作粮食,而且竹子开花时会散发出特殊气味,吸引老鼠的到来,所以每当竹子开花的时候老鼠的数量就会大增,等老鼠吃完了竹米后,其种群也会发展到一定的高峰,到时候周边的庄稼也会遭殃,会引发饥荒,比如说像我们的邻国三哥印度,本来就视老鼠为神灵,有一时期一竹子产区发生了大规模的竹子开花,当地的老鼠成倍增长,导致了大规模粮食被老鼠啃食,出现了大饥荒的情况。

竹子开花和搬家什么关系(常听老一辈说竹子开花)(5)

竹米可以收集起来食用

现在我们面对竹子开花看得还是很平淡的,但是对于老一辈来说,总认为竹子开花不是好事,看到竹子开花虽然不至于真的去搬家,但总是告诉我们说今年的年份不好,我觉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说可能会预示着当地会发生大旱等一些自然灾害,影响我们的粮食收成等等情况发生,这也是我们祖先通过一代代的言传身教,将自己经历过的东西转化成道理教给自己的后代,虽然有些东西随着时代的改变并不是那么的适用了,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一些古语中获取古人的智慧。

随着我们现代的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地区靠天吃饭已经成为了过去式,特别是以杂交水稻为代表的高产优质的农作物种子的出现,我们的粮食产量也达到了新高度,而且随着商品流通形式的改变,即使有些地区发生大规模的自然灾害,我们也可以保证粮食的正常供应。

竹子开花和搬家什么关系(常听老一辈说竹子开花)(6)

许多山区的百姓仍然以竹林为经济林

总得来说,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界的基本准则,竹子开花也是为了让自己的种群继续地繁衍下去,即便竹子开花之后会出现大批竹子死亡的情况,想来也并不是什么特别奇怪的事情,你们觉得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