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孩子变厚脸皮(从小培养孩子的厚脸皮)

李玫瑾教授说过: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厚脸皮”,将来才不会活得辛苦,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怎样让孩子变厚脸皮?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怎样让孩子变厚脸皮(从小培养孩子的厚脸皮)

怎样让孩子变厚脸皮

李玫瑾教授说过: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厚脸皮”,将来才不会活得辛苦

厚脸皮一般是用来形容一个人没皮没脸没有羞耻心的贬义词,但实际上,我们想要成功,就多多少少需要有一些“厚脸皮”精神。

提高抗挫折能力,孩子以后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够坦然接受失败。

挫折和挑战都是人生的必修课,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在温室里长大、被家庭保护过好的孩子受挫能力小,没有经历挫折和风雨的人生很难适应以后竞争激烈的社会。

《拯救孩子拯救心》提到了心理学家关于心理承受能力的定义:“它就是指一个人从挫折和失败中恢复到之前愉悦心情的心理素质。”

我们从小就让孩子脸皮厚一些,也是指让他们勇敢一些,有很强的抗压能力, 这样才不会在面对问题时只会依赖父母、无法独立。

网上有很多的短视频,说现在社会上很多小朋友参加各种活动的时候,面对一些问题,让小孩子有点接受不了,理性的妈妈这样安慰伤心的小女孩:“我们在提出需求的时候,别人有可能答应也有可能拒绝,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答应了就说谢谢,拒绝了我们就说没关系。”但是不少妈妈全盘帮助自己的孩子,生怕自己孩子吃亏样的,这样反而让孩子无所适从。

所谓的“厚脸皮”,其实就是教会孩子能够坦然地接受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同时拥有再一次尝试的勇气。

父母应该教会孩子挫折的意义,不要过于保护他们,让他们明白生活里不仅有阳光还会有很多风雨,并且让他们亲自经历风雨。

除此之外,父母还要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孩子树立一定会成功的信念,而在这一过程中,挫折就是前进的阶梯。在孩子成功战胜挫折时给予鼓励,放大这种成就感可以帮助他们拥有挑战挫折的勇气。

敢于尝试

很多玻璃心又胆小的人往往都很敏感,他们一直无法走出自设的牢笼,总是不敢尝试未知的事物。他们担心别人眼光,害怕承受失败,总而言之他们没有尝试未知事物的勇气。

《钝感力》一书解释了钝感力的定义:“一种迟钝的力量,从容面对人生中挫折带来的伤痛。”

“脸皮厚”的小孩往往都有很强的钝感力,他们不会谨小慎微,那些与自己想做的事情无关的事情他们都可以抛之脑后,也不会因为人际关系扭扭捏捏、瞻前顾后。《钝感力》也提到了那些能在不同领域发光发热的人,他们卓越才华的背后少不了某种钝感力。培养孩子这种才能,也是让他们拥有“大胆做自己、勇敢尝试一切”的力量。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主动参加一些活动,给予一些机会让他们在众人面前大大方方地表达自己,这样逐渐锻炼下来也能培养孩子胆量。

人际关系轻松

“脸皮厚”的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也很简单,他们不会因为人际关系上的一些矛盾就郁郁寡欢,与人交友时也没有太重的包袱,他们擅长直接表达心里的想法,很少有难为情的情况。

“厚脸皮”的小孩性格也不会太腼腆,他们能打破社交僵局,这种性格很容易交到真诚的朋友,但前提是他们人品没有问题。

高敏感的人擅长照顾到别人的情绪,但是过度敏感在人际交往中总有一种患得患失的感觉,每天猜来猜去的关系也是一种情感包袱。此外,厚脸皮的人边界感很强

父母在日常教育孩子时应该提出明确的边界规则,明确告诉他们什么是可以的,什么是不可以的,同时父母也应该尊重孩子的边界,给他们独立的空间,从小让他们树立边界意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边界感就会很明确。

为了不让孩子过于敏感,父母应该教会孩子直面冲突,当面表示自己真实想法,不要过于想东想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