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力与大脑的什么部分有关(从脑神经学科看)

专注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

李玫瑾教授在《圆桌派》节目中说过:所谓的“天才”身上都具备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超强专注力 ”。

很多孩子成绩优异的原因,并不是天赋异禀,而是他能够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中,吸收知识的能力很强。

所以想要孩子学习优于常人,培养孩子专注力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从脑神经学科看,专注力形成的过程

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与各方面的知识不断拓展丰富,医学、心理学,特别是脑科神经方面的发展为我们培养、提高孩子的专注力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首先需要有一个完备的脑神经基础

早期脑神经的发育速度是极其快速的,胎儿时期为高峰阶段。

有数据显示,胎儿时期每分钟可产生25万个神经元,神经元胶质细胞在数量上达到1000亿,基础便已经完备了。

专注力与大脑的什么部分有关(从脑神经学科看)(1)

(不同年龄段神经元发育状况)

其次是接受外界的信息

孩子的世界就如同含羞草的世界,一般响动太大,都会让孩子吓得不轻。其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让孩子做出了一些天生的动作,即为原始反射,更甚者,可能使孩子哭起来。

新生儿的原始反射被及时激发是正常的好现象,这表明孩子的神经系统和机体的基本功能基本完备。

接着是神经细胞的初步链接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在功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也是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的产生。

不得不提的是,这种链接通常是交错的,即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个器官刺激就有可能牵扯到其他神经元的反应,产生联想和形象具体的感受。

紧接着便是脑神经的深度链接

突触密度(神经元之间联系的紧密度)在出生时非常稀疏,需要加强联系的紧密度,从而形成髓鞘

最后是大脑的自我调整

儿童脑神经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会产生过量脑细胞,而这些过量脑细胞就需要逐步进行突触修剪。脑细胞产生止步于青少年时期,而后就是脑细胞不断死亡和减少的过程。

这是人的专注力产生的过程,其可证明,人的专注力是与生俱来,但同时又是可以后天培养的。‍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专注力不足

有的家长觉得孩子的专注力好,就是能长时间专注一件事。

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有家长这么说:“我家孩子专注力没问题啊,看一下午电视都坐得住呢!”

用玩手机、看电视的时长来衡量孩子的专注力水平,是很多家长都会存在的一个误区。

电子屏幕里不断变换的彩色画面,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但这时候孩子使用的是被动注意力。

而学习、动手这些需要孩子付出一定的意志和努力,这时候就要用到孩子的主动注意力,主、被动注意力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判断孩子的专注力水平,应该以主动注意力作为评判标准。

比如家长们在家可以试着观察孩子阅读、做作业、画画、拼图、搭积木等活动,如果孩子的专注时长在他的年龄区间范围内,那么就说明孩子的专注力是属于达标范围的。 如果达不到标准区间,家长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要趁着孩子大脑还未定型之前,及时带孩子进行专注力训练。

专注力与大脑的什么部分有关(从脑神经学科看)(2)

脑电生物反馈训练,轻松改善孩子专注力

从神经科学角度来说,通过专业锻炼,让不同脑区的神经联结和传导变得更好、促进神经递质分泌、改善认知功能,那么孩子的注意力也可以更为集中。

脑电生物反馈训练就可以做到精准全面的锻炼大脑。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学家罗伯特·萨博斯基教授指出:大脑里的前额皮质让个体选择"更难更具挑战性"的事,恰恰这就是注意力想要的方向,来支撑我们高效完成困难枯燥的工作和目标。

专注力与大脑的什么部分有关(从脑神经学科看)(3)

​前额叶作为大脑中冷静和理性的部分。诸如工作记忆、冲动控制和决策等能力,很大程度上都由前额皮质控制。

受前额叶发育规律影响,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或者有挑战的问题时,会不受控制的出现分心走神、拖拉磨蹭,影响学习状态和学习力。

对此,我们可以从大脑入手,通过脑电生物反馈训练提高注意力区间有效波长,抑制注意力不集中和过度焦虑,改善大脑功能,从而达到科学矫正注意力不足的目的。

专注力与大脑的什么部分有关(从脑神经学科看)(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