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图志为什么会流传(海国图志与中日命运)

隐藏在历史教材背后的历史(之一)

海国图志为什么会流传(海国图志与中日命运)(1)

林则徐塑像

一、林则徐的《四洲志》。

早在鸦片战争爆发前,美国公理会传教士布朗牧师来到中国,将英国人慕瑞于1836年在伦敦出版的《世界地理大全》赠送给林则徐,因虎门销烟而被后人誉为民族英雄的林则徐,亲自主持翻译,并定名为《四洲志》。

《四洲志》一出,非同凡响,从此开创了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之先河,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由此开始。

鸦片战争爆发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林则徐被朝廷贬去新疆治理河工,从广东北上,踏上了漫漫流放之途。行至江苏镇江,林则徐遇到魏源,魏源虽然只是一介书生,却有报国之志,鸦片战争期间投笔从戎,到定海前线参谋战事,并亲自提审过俘获的夷人洋兵。

两人相见恨晚,于镇江一家简陋的客栈之中,围绕着国家命运彻夜长谈。

林则徐告诉魏源,中国之所以在战事中失利,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人不了解西方,洋人之所以如此强大,是因为他们坚船利炮,欲想制夷,必须要师夷长技,拥有着比他们更厉害的坚船利炮,!

林则徐交给他《四洲志》稿本和大量的珍贵的图表资料,郑重委托他补充材料,编撰《海国图志》,以启迪国人。

海国图志为什么会流传(海国图志与中日命运)(2)

虎门销烟

魏源根据林则徐给他的资料,完成《海国图志》,成书百卷,篇幅宏大,涉及世界历史、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宗教、历法等十分丰富的内容,是近代最早一部由国人自己编撰的系统完备的介绍世界各国知识介绍的巨著。

《海国图志》一出,石破天惊!

二、《海国图志》序言究竟提出哪些观点

1、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 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

魏源开宗明义,谈及编著此书的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魏源认为只有了解世界时局,学习世界先进科技,才能增强国力,保家卫国。他主张学习西方制造战舰、火器的先进技术及选兵、练兵、养兵之法。

魏源这种学习绝非盲目崇洋,而是以反侵略为前提的,充分表现出魏源的忧患意识与爱国热忱。

2、然则执此书即可驭外夷乎?曰:唯唯, 否否。此兵机也, 非兵本也;有形之兵也, 非无形之兵也。明臣有言: “欲平海上之倭患,先平人心之积患”。

——《海国图志》序

海国图志为什么会流传(海国图志与中日命运)(3)

魏源塑像

他还认为, 凡有益民用者都应学习借鉴,西方的一切文明成果皆可拿来为我所用。

比如,在师夷长技的基础上,魏源进一步提出,要打败西方的侵略,仅仅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不够的,还必须改革内政。

何为内政?由于时代的局限性,魏源还不能(或者不敢)上升到国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高度,但他提出当时“人心之积患”,在于没有忧愤之心。

作者便明确提出了内政改革的两个重要方面:

一是要启发中国人民的思想觉悟。

在长期执行愚民政策的封建时代,魏源能挑战“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古论,提出让人民百姓能从愚味无知中解放出来,实在难能可贵。他不是仅仅让封建统治者了解西方,更要让百姓知晓天下,有忧国忧民意识。

鸦片战争时期,当英国军队攻打清军阵地的时候,清朝的老百姓却成群地在岸上看热闹,甚至出售生活用品给英军;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北京的老百姓没有阻止,而是趁机而入,参与破坏皇家花园,搬运物品回家;八国联军侵华时,正是老百姓带路,联军才能从下水道进入北京城内……从上可见,愚味的中国人民哪有国家意识?哪有民族意识?中华民族依然是一盘散沙!

可以相见,魏源重视人民的作用,这样的思想是多么超前啊!

海国图志为什么会流传(海国图志与中日命运)(4)

《海国图志》

作者提出的第二个方面是,改变人才空虚的现状

他以一长段的文字,呼唤中国人民的警醒,如果能去掉虚伪的习气、怕苦畏难的人心、姑息迁就坏人的毛病、营私舞弊的恶习,则人民的觉悟会极大地提升,开启了民智,则国家就能走向昌盛!

三、如此先声夺人的巨著,中日反应截然不同

然而,《海国图志》在中国出版后,并没有受到多大的欢迎,而在官方,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中国社会依然是万马齐喑。

后来《海国图志》漂洋过海到了日本,被有识之士无意中发现,如获奇珍,争相借阅和抄写。不久,正式出版《海国图志》,随即风靡全日本,达到政府官员几乎人手一册的程度,成为了日本朝野上下革新内政的“有用之书”。

1853年(嘉永六年)七月,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将军,率领四艘军舰开到江户湾口,以武力威胁日本幕府开国,佩培将军赠给日本幕府显示工业文明的火车机车模型和电报机,展示了船上的六十三门大炮,加之舰队中的黑色近代铁甲军舰,令日本人大为震惊。

日本约定培里下一年春天给予答复。

次年,黑船再次来到日本,日本幕府接受了开国的要求,日本的大门敞开了。

黑船事件后日本为何接受佩里的条件主动开放?显然与美国的强大分不开的。

海国图志为什么会流传(海国图志与中日命运)(5)

黑船事件

但我们结合《海国图志》在日本的流行可知,正是此书,让日本人早就有了心理上的准备,而佩里的黑船正验证了魏源的先见之明!

这本书启发了日本的维新家,他们意识到明治维新要想成功,就必须如《海国图志》所主张的那样“东洋道德与西洋技术的结合”,也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不仅如此,他们更领悟到了《海国图志》的精髓所在:此兵机也, 非兵本也;有形之兵也, 非无形之兵也。

所以日本明治维新扩大到了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突破了清朝洋务运动的局限,是一场大刀阔斧、全面有效的改革。

后来1898年,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访问中国,曾经的偶像李鸿章问他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伊藤博文说:“可以去看《海国图志》。”

提倡学习西方民主政治的梁启超先生,曾感叹日本明治维新和《海国图志》的关系是:“皆为此书所刺激,间接以演尊攘维新之活剧。”

可惜,《海国图志》直到1895年之 后,才在清朝开始得到重视,然而此时,甲午战争,中国清王朝输得一败涂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