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解析经典句子(道德经经典语句摘要与解读)

一、简要解读:

1.地的道理是什么——厚德载物;

2.天的道理是什么——自强不息。

3.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防微杜渐。

4.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谦虚低调。

5.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淡泊名利。

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顺应自然规则。

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积少成多。

8.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重是轻的根源,有重才有轻;静是急躁的国王,躁由静生。

9.轻则是失根,躁则失君——轻浮失去自身,躁动失去君位。

10.无用方为大用——没有太多能力的人或事物也可能是好事或者有大用处。比如:音乐。

道德经解析经典句子(道德经经典语句摘要与解读)(1)

二、细致解读

1.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善于用道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于用大道对待人的人,是善于用道之人帮扶的资源。

2.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道德经》里的“三知三守”。万事万物都有正反两个反面,明确知道雄强是什么样,却安然坚守雌柔的地位。知道什么是光明洁净,却甘居灰暗的地方。明知什么是光辉荣耀,却甘于坚守在卑微的地位。代表了老子的以柔克刚思想,让低调忍让、以退为进、以守为攻。

3.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周总理特别喜欢的一句话,这句话也是治国之道。

天地生育万物而不占有。帮助了他人之后,不应当将这件事当作是居功自傲的资本。成就万物却不做他们的统治者。做到了此三点的人才是成就了最高尚品德的人。

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

为政者应该好好学习其中的精髓,精简政令,无为而治才是长久之道。

道德经解析经典句子(道德经经典语句摘要与解读)(2)

5.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是希望统治者能“无为而治”,不强制实现自己的主观意志,不发布违背自然的政令。老子主张发挥主观能动性,用“无为”的手段达到“有为”的目的。

6.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一曰慈,慈故能勇。”做领导,有了慈母的情怀,才能有真正的担当。

“二曰俭,俭故能广。”没有节俭,而是有奢靡之风,那就没办法“广”,“广”就是长久持续。家庭没有培养出节俭之风,家庭就没有办法长久持续地发展,所以要勤俭持家。国家人民没有培养出节俭节制之风,而是奢靡浪费,这个国家也没有办法长久持续地发展。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道德经》里的“不敢为天下先”意思是,做领导,领着大家做事,要懂得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要懂得先人后己,这样才能够不断地成长,终成大器。

7.治大国若烹小鲜

和“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道理是相同的,讲究的是小心谨慎,有耐心,掌握火候。

现代很多人解读为治理一个国家如炒个小菜一样简单,其实不是这样的。小鲜代指小鱼小虾,小鱼小虾,稚嫩娇小,在烹饪的时候更要小心谨慎。用力过猛就容易炒烂了。要减少频次,温柔小心地去翻炒,才能炒好小鲜。

所以说这句话告诉我们,掌管一个国家,要小心谨慎有耐心。

那么什么是天道?

《道德经》告诉了我们:天道就是规律。

以上为个人浅读,他日如有更深见解再来补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