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工人喜欢的歌(唱起工人的歌)

工人,

是顶天立地的人,

更是新中国建设的主人。

从鞍山钢铁厂到大庆油田;从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北京工人体育场等十大建筑;从铁人王进喜到“倪志福钻头”发明者倪志福、青年鲁班李瑞环等。二十世纪五十、六十年代的工人们为国家的繁荣昌强发挥了主人翁作用。

一首工人喜欢的歌(唱起工人的歌)(1)

▲解放初期以工人为主题的宣传画创作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着重强调文艺为谁而创作,工作的对象是谁。因此流行于建国初期的工人歌曲很多,《工人真光荣》《工人进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我们要和时间赛跑》《建设祖国热情高》《跨国时间前进》,等等。时至今日我们仍能哼出这些歌曲。今天想为大家介绍至今仍口口传唱的四首工人歌曲。

1947年的一天,马可到佳木斯市刚解放的一座大工厂里,参加工人假日义务劳动。一进入工厂,马可即被熊熊的炉火、隆隆的机声所吸引,看到一块块火红的钢锭在工人手中化为产品,马可被眼前的一切深深打动了。休息的时候,有一位老工人问:“你们有没有工人翻身的歌?给咱们唱一个。”“这个……我们还没有编出来呢!”马可面露窘色地回答。

这时,一位老师傅唱起了自己编的《工人四季歌》:

“……秋季里来菊花黄,

工人翻身自己把家当。

成立了职工会,参加了自卫队……”

老师傅唱歌的声音很朴实,嗓子还有点沙哑,可是他的歌声却很有吸引力,马可听了非常感动,他下定决心要为工人编一首战歌。回到住所,马可用二胡拉起《工人四季歌》的曲调,一边拉琴一边和团员们议论着:“歌颂工人朋友的生产热情。”“歌颂他们的坚决、勇敢、热情、乐观的精神。”“歌颂他们改造世界的气派。”“真是伟大!伟大的……力量!”“我看可以叫做《伟大的工人……伟大的力量》!”“不如干脆就叫《工人有力量》!”就这样,一首富有时代强音的工人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诞生了。

一首工人喜欢的歌(唱起工人的歌)(2)

▲《咱们工人有力量》曲谱

自1947年到今天,这首歌颂工人的歌曲唱遍了全中国。歌曲的最后一个乐句,把后段的劳动号子和前段豪迈的曲调综合在一起,刻画了工人阶级沉着坚毅的性格,表现了他们改造世界的雄传气魄,形象地描绘了工人阶级忘我劳动的热烈场面。

它是中国工人阶级迈向新中国时唱出的第一声高昂的战歌。

我们要和时间赛跑

——1952年,袁水拍作词,瞿希贤作曲

一首工人喜欢的歌(唱起工人的歌)(3)

《我们要和时间赛跑》是诗人袁水拍于1952年与作曲家瞿希贤合作完成的。这首歌曲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几乎像一首劳动者的冲锋号角,唱遍大街小巷:

“火车在飞奔,车轮在歌唱,装载着木材和食粮,运来了地下的矿藏。多装快跑,快跑多装,把原料送到工厂,把机器带给农庄……”

整首作品格调明朗,朝气蓬勃,有如江河奔流、大海涌潮,激人奋发,催人前进。在五十年代的祖国四面八方、东西南北,到处回荡着这列车飞奔般的旋律,让无数建设者在这歌声的鼓舞下,创造出了—个又一个神话般的奇迹。

这首50年代流传极广的群众歌曲,在第一个5年计划期间,随处可听到。1952年1月5日,华东工业部上海唱片厂成立,3月10日生产出第一张唱片,牌号取名为“中华唱片”,商标图案为天安门和华表,里面灌的就是《我们要和时间赛跑》。

我们走在大路上

——1963年,李劫夫词曲

一首工人喜欢的歌(唱起工人的歌)(4)

▲《我们走在大路上》手稿

《我们走在大路上》歌曲,创作构思于1962年的春天,发表于1963年春天。当时,国家刚刚告别艰辛、苦痛的三年困难时期。即将进入“知天命”的李劫夫正是在此时酝酿创作的这首歌曲。

1992年12月,《我们走在大路上》被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列为124首华人经典音乐作品之一;1997年7月,在庆祝香港回归的音乐大会上,党和国家领导人与首都数万名群众一道齐声高歌了《我们走在大路上》;1999年国庆节,在天安门广场进行的盛大阅兵式上,雄壮高昂的乐曲又成为代表一个共和国历史时期的进行曲。

我为祖国献石油

——1964年,薛柱国作词,秦咏诚作曲

一首工人喜欢的歌(唱起工人的歌)(5)

这是一首歌唱石油工人的歌曲。此曲也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的校歌。

在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这首歌曲已成为石油工人心灵的写照,激励着一代代石油人,投身祖国石油工业建设,用天不怕、地不怕的壮志豪情,谱写出一曲曲撼天地、泣鬼神的感人乐章。

一首工人喜欢的歌(唱起工人的歌)(6)

1964年3月中旬,秦咏诚和沈阳音乐学院院长李劫夫来到黑龙江省萨尔图(也就是大庆油田所在地)。到达大庆后,他们经过了十天的知识学习后进入了1205钻井队,也就是“王铁人”(王进喜)为队长的钻井队。他们在1205“铁人”钻井队呆了三天,满载着对石油工人的敬意回到了招待所。秦咏诚回想着井场见到的一幕幕:简陋的设备、恶劣的气候条件、艰辛的劳动、高昂的情绪、冲天的干劲,一切的不可能在这里成为可能,他们离乡背井就是为了给新中国创造一个传奇,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石油工国。

当他看到薛柱国写的《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歌词时,脑海里出现了“铁人”井队从玉门北上的情景,这正是对这些可爱的石油工人的诠释。随后,这首《我为祖国献石油》歌曲产生了。

文字编辑:鸿儒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首工人喜欢的歌(唱起工人的歌)(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