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志愿者敲门事件道歉了没(志愿者下跪事件)

对于本无寻衅滋事性质的“摩擦”无限放大,那就跑偏了。

近日,一则志愿者给老人下跪视频引发强烈关注。网传的说法是,在天津市北辰区全员核酸大筛过程中,一对老夫妻想要插队,被志愿者拦下后发生争吵,逼着志愿者下跪磕头。

“插队”“逼跪”“给跪了”,几个关键词个个生猛,刺激人心,网上立马就炸了锅,一些人不分青红皂白展开了口诛笔伐。甚至有人建议纪委介入调查老人言行。但人们很快发现,真相和愤怒的距离,至少有3000里。

媒体采访了双方当事人。志愿者高先生所持观点是:第一轮全员核酸大筛开始后,高先生发9到17楼的号,住1楼的当事老人索号,双方起了口角。第二轮大筛中,老夫妻带着小孩来采样,因前方一组已凑满十人,高先生安排老夫妻和小孩等待下一组,气头上的老人吵着让他下跪道歉,他想着赶紧正常检测,又想安抚老人,就跪下了。没想到这一幕被居民拍了下来。当事人董阿姨则表示:提前让外孙拿着一家人的身份证去排队,她和老伴到了现场跟着队伍往前走,喊了外孙,并不想插队。与志愿者发生言语冲突后,情绪很激动,但“应该没说过让他下跪”。她还强调,老伴患肌无力高血压等疾病,居委会计划上门采样,但他们为了不麻烦采样人员,两次都去了现场采样。

综合观察双方说法,可概述为,“给跪了”确实是视频所现的真实,但“插队”并没有——注意看,就连志愿者高先生也没说老夫妻想插队——此外,由于双方说法不一,“逼跪”一说也存疑。

上海志愿者敲门事件道歉了没(志愿者下跪事件)(1)

大概率是这么个事儿:双方情绪一时都没有克制,起了争执。本来,双方均表示发生过摩擦和误会后,彼此已经充分理解。这也是公众希望看到的结果。但此事闹到网上之后,就变了味。争执的边界极速扩大,超出了个体的承受范围。换位思考,如果这份网络戾气对着的是自己,谁能释然?

老人所持“本可享上门采样照顾而主动放弃”之论,很容易鉴别真伪。有此意识的老人,再“恶劣”又能坏到哪儿去?带病排队,予以呵护、温和以对也是人之常情。

延伸而言,在各地核酸大筛查过程中,由排队等事务引发的小的争执和误会,还真不算少。至于排队者和志愿者受累之下语气冲人、不礼貌的例子,笔者就见过一些。在疫情袭扰不休的氛围中,心绪波动、一言不合就口角,民间这叫“话赶话”“呛住了”,本也不奇怪,不见得就是恶意满满。就算矛盾淤积,也只能保持理性,及时化解矛盾,取得共识,不让戾气扩散。这才是正解。

诚然,防控秩序不容破坏。对于违法违规“搅局者”,必须严惩不贷。广大志愿者牺牲奉献、吃苦耐劳,做出了巨大贡献,高先生的履职足以证明这一点。志愿者应受尊重,对于侮辱志愿者的行为必须加以遏制。各地先后处置多起不配合甚至对抗防控机制事件,为志愿者或把关者撑腰,是应有之义。

总的说来,对于本无寻衅滋事性质的“摩擦”无限放大,非得从寻常小事中挖出“内幕”来不可,那就跑偏了。

病毒是我们的共同敌人,无论身处什么位置,我们都应该秉持相互理解、和衷共济、一致抗疫的立场。当事老人直言,“我闺女是旁边居委会的副主任,也一直在一线忙碌,已经几天没回过家了,孩子们都扔给了我们老两口照顾。”但愿这句掏心窝子的话,能让个别仗义执“锤”者体悟到患难见真情、人心换人心的内涵,把愤怒丢到其他地方去。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伍里川

编辑 官莉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上海志愿者敲门事件道歉了没(志愿者下跪事件)(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