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人生修养书(书香朝检道之所在)

古人的人生修养书(书香朝检道之所在)(1)

大家都知道前段时间热映的《大江大河》这部电视剧吧,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部电视剧在豆瓣获得9.2分的高分,今天我要讲的就是这部电视剧的原著,著名财经作家阿耐创作的长篇小说《大江东去》。

古人的人生修养书(书香朝检道之所在)(2)

《大江东去》讲述的是改革开放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它不是关于少数“英雄”的人物传记,而是一部描绘普通人在历史变革期经历尝试、受挫、发奋、崛起的奋斗史。书中有三个主线人物,其中,最令我震撼和感动的是主角宋运辉的经历。今天,我想把他的奋斗历程分享给大家。

知识改变命运

古人的人生修养书(书香朝检道之所在)(3)

1977年深秋,正在山背大队支农的宋运辉看到了远远向他跑来的姐姐,手里紧紧攥着一张纸,上面摘抄恢复高考的新闻:招生主要看两条,一是本人表现好,二是择优录取。这对于因为家庭成分不好连高中都没能上的宋运辉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好消息。苦读一冬一春,宋运辉和姐姐在第二年春天的高考中双双高分过线,然而,这却成了宋家姐弟人生的第一道坎。在去街道革委会交政审材料时,不出意外的遭到了街道主任的冷对:宋季山的孩子?你们家这种成分,还想上大学?我们社会主义大学,不是给你们家这种人办的!羞愧的父亲求助无门,喝农药被送进医院,宋运辉跑到革委会背了一千遍的中央精神,终于换来了上大学的名额,但只有一个。那时的人们都知道,想要摆脱做农民的命运,只有上大学这一条路。这时,姐姐放弃了,含着泪,一字一句的写下放弃政审申请书。正是姐姐的自我牺牲换来了宋运辉命运的改变。

古人的人生修养书(书香朝检道之所在)(4)

宋运辉深知,他的身上背负着一家人的命运,因此在上大学后,他从未懈怠,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看书和学习。跟在教授身边,学习最先进最前沿的技术,夜里还躲在图书馆里彻夜钻研。室友问他:你的理想是什么,沉浸在书本中的宋运辉头也没抬的回答道:下午学完函数的间断点分类。舍友哭笑不得,又问:我是问你长远理想是什么?宋运辉答:这个星期学完函数的连续性。宋运辉被舍友们嘲笑是“书痴”,可他就是凭着这一股执拗和钻劲,他从一个三班倒的车间工人,只用了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车间不可替代的技术主任,后来又就成为东海手握实权的常务副厂长。

古人的人生修养书(书香朝检道之所在)(5)

古人的人生修养书(书香朝检道之所在)(6)

技术,是他的理想

古人的人生修养书(书香朝检道之所在)(7)

置身官场,有人用技术争权,而宋运辉把技术当成了理想。为了摆脱人事纠纷,他出走金州,来到东海,没想到一开始就危机重重。国家压缩基建导致资金不足,东海项目几乎整个被叫停,团队人心涣散,有人已经想着跑路。只有宋运辉不服输,因为他深知,东海项目潜力之巨大,如果成功,足以给中国化工业带来新的变革。为了争取到和主管审批的路司长单独会面的机会,他不惜去求助以前的“政敌”闵厂长。路司长单刀直入,直言东海项目的产能不如滨城,宋运辉却说,如果只是提高产量,我可以熬夜三天交出新的方案,但东海的设计追求的并不是短期效益,而是为了在未来能够以极小的成本完成产品类型转化,从而减轻对国外高品质原材料的依赖。可惜,还是因理念不同被路司长拒绝。在大家都已经不抱希望的时候,在同僚都在吃“散伙饭”的时候,他不计个人得失,冒着与全系统对着干的风险,越级报批,最终保住了项目。宋运辉对于技术的坚守与信仰,让他敢于突破传统产业思维,敢于突破官僚主义决策方式,从而让东海项目起死回生。

眼里有光,心中有热血

古人的人生修养书(书香朝检道之所在)(8)

东海的发展就是宋运辉眼里的光。只要是对东海的发展有利,他就会坚决的推动,极力去支持,哪怕是站在所有人都对立面,他也毫不退缩。在东海二期建设中,面临资金紧缺的困境,所有的厂长都希望能购买更便宜一些的日本设备,可宋运辉认为日本设备已经落后了,应该选择美国设备。当时正值邓小平南方谈话结束,在大家还都在观望政策的时候,宋运辉再一次当起了改革先锋,主张与美国公司谈判,引入外资来换取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古人的人生修养书(书香朝检道之所在)(9)

在谈判的紧要关头,宋运辉遭到诬陷举报,两封告密信直指他“出卖国家利益”,但他毫不在意,比起谈判的成功,个人的牺牲又算什么?书中的这样一段话对话让我印象深刻:宋运辉对路司长说:只要这次合资能成功,东海就能成为国内第一个突破技术封锁,得到一流设备的企业,到时候你要让兄弟企业来东海交流,把老外的管理经验、技术技能尽可能的学过去,这样,就能带动国内一批的化工企业。路司长只问了一句:那个时候你在哪?宋运辉沉吟半饷,回答:我在哪里不重要。

这就是宋运辉的人生哲学,他是一个眼中有光,心中有热血的人,他是一个心底无私天地宽的人。在这样的至高境界面前,所有基于功利主义的算计都显得非常愚蠢和幼稚,所有基于个人进退的游戏规则都显得那么不堪一击。

读完这本书,我仿佛陪着主人公经历了那不平凡的岁月,从当年那个小山村,走到东海的现代化工厂,他用了十五年。但锐意进取,坚持信念,勇于担当,一心为公的品格却超越了时空。的确,宋运辉不应该只属于《大江东去》,不应该只属于党建课程中的素材,他应该走进这个时代,走进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检察人,即使没有亲眼看到文化大革命时期人民检察制度遭受的劫难,也没有亲身经历改革开放后检察机关的重新发展,但站在新时代伟大征程的起点,我们仍要牢记作为检察人的初心和使命,像宋运辉一样,追着光的方向一路向前。

最后,我想用电视剧《大江大河》中宋运辉的一段台词作结:我格外珍惜这个时代。所有的变化,都可能伴随着痛苦和弯路,开放的道路也不会是阔野坦途。但大江大河奔涌的趋势,不是任何险滩暗礁能够阻挡的。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面对艰难险阻,我愿意为之奋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