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类巧算方法14个必备公式(不归必错验算定律)

《不归必错验算定律(简略完善篇)》,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八类巧算方法14个必备公式?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八类巧算方法14个必备公式(不归必错验算定律)

八类巧算方法14个必备公式

《不归必错验算定律(简略完善篇)》

--------作者:蔡壮 (中国式三维哲学研究者)

在现今信息社会中,部分学生贪图计算机计数方便,而过分依赖计算机,从而降低学生的计算智力。据文献,第一个生产电子计算机的国家——美国及经济发达的国家,如日本,在十多年前就认识到电子计算机对学生的危害(即对开发学生的人工计算智力有阻)后,就对中国的珠算发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已成为了国际珠算协会。且不说是珠算还是笔算,它们都是人工智力方面的,其计算结果有时就难免出差错,此时验算方法就成为热点,据此,本人于 1995 年研究出一种快速验算方法,此方法无须借助任何计算工具,便可迅速用心来验算,此方法本人命名为“不归必错定律”。详细内容请参考本人编的“不归必错定律”,建议以后适当举行笔算比赛。

事实效果:学生在十至三十分钟内学会“不归必错定律”,能在无须任何计算工具(如笔、计算机等)的情况下,迅速地用心来验算判断四则运算的得数,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验算能力。下面讲解“不归必错定律”:

在日常的计算中,人们常常会忘记“进位”、“退位”而计错数,且是否计错数,通常是用笔或计算机来验算一番才知。在一般情况下,有没有一种不需笔、计算机来验算得数是错的方法呢?回答:有,这种方法就是“万变归宗”验算法之——“不归必错”定律。此方法同样适合中学的乘方及完全开方。

例:对下面算式的得数,其中有 1 个是对的,其余的都是必错的,若不需笔、计算机等任何计算工具,你能找出其余必错的得数吗?说出理由。

27×15 = 395 405 415 385 123×112 = 12776 13876 13776 13786 186×26 = 4726 4936 4836 4846 68×68 = 4524 4424 4624 4724

18×18×18 =5832 5732 5842 5942 68×68×68 = 304432 314432 324432 313332

8729×8376=73114104 72114104 72014104 74114104 及各种正整数的乘除加减算式

“不归必错定律”基础:万数归单元,弃多余 9 法,无论多少位的正整数 (注:正整数是不包括 0 的自然数),都可拆合归为“1至9”这9个数范围。

例⑴ 12 拆合归为:把 12 拆分为 1 和 2 ,则 1 2=3;写作:12→3(注:这里的→为“拆合归”符号)

读作:12 拆合归为 3,或 3 是 12 的归数 如下同理 ↓弃九即去九

例⑵ 109→1 0  9→1 同样1 0 9=10→1

结合例⑴及例⑵,则12×109→3×1→3,同样其积1308→3

附“弃多余9”心法:如98423中9与4 2 3=9,故984239与4 2 3而→8

附“弃多余9”心法:如22374中的2 7=9与2 3 4=9,故223742 72 3 4中的一个(注:要剩下1个9)→9

注意:“弃多余9”法为此定律的重要心算法,只有这样才能迅速心算

启悟 :从下面正整数的归数算式中,请参考其得数,你能找出什么规律

启悟加法(1)1234 3678 → 1 6 → 7.........

启悟乘法(2)12×4 → 3×4=12 → 1 2 → 3...........

启悟减法(3) 39 → 3 →30 →300 →3000..........

启悟应用减法A 12-6 → 3-6 → 30-6=24 → 6.........

启悟应用减法B 12-6 → 3-6 → 39-6=33 → 6.........

.........仔细研究,在正整数的范围内,我们可得出如下规律:(参见启悟)

A顺:应用于加法的法则:加数的归数 加数的归数和的归数,则必错;

B顺:应用于乘法的法则:乘数的归数×乘数的归数≠积的归数,则必错;

C逆:应用于减法的法则:差数的归数 减数的归数被减数的归数,则必错;

C顺(参见启悟应用减法A,B):应用被减数大于减数的正整数算式法则,若被减数的归数够减则直接减,不够减则扩大10倍再加零或加9;

D逆(参见启悟乘法):应用于除法的法则:商数的归数×除数的归数≠被除数的归数,则必错。

例:73114104÷8376=8629 是错的。

因为 8629×8376≠ 73114104→7 ×6≠ 3

说明:这里的73114104→3;8629 →7; 8376→6;故8629×8376 →7 ×6=42→6

正确算式是:8629×8376 =72276504→6

附 1:任何正整数×9→9;

任何正整数 9→任何正整数的本身;

任何正整数 9的任何正整倍数→任何正整数的本身;

任何正整数 10的任何正整倍数→任何正整数的本身;

任何不等于9的正整数-9→任何正整数的本身

9÷任何不等于9的正整数→9;

.........

附 2:不归必错只适合正整数范围的完全准确数,不适合四舍五入的约等精确数和循环小数。

附 3:“同归不一定对”的理由(因为有小数点错位、增减零错、人为换移增减错)如下:

例:1.86×1.52≠2.88372 28272 2.83872 6.63672

“同归不一定对”属于偶然,而“不归必错定律”属于必然。有必然就有偶然,这符合了毛泽东同志一分为二的唯物哲学思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