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幸望其项背(读管锥编人生一乐也)

读管锥编,人生一乐也多年来,偷懒时读之,时时乐在其中,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人生大幸望其项背?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人生大幸望其项背(读管锥编人生一乐也)

人生大幸望其项背

读管锥编,人生一乐也。

多年来,偷懒时读之,时时乐在其中。

文字、意象、表达方法的因袭、变化,西人或有的同样说法,哲学层面的分析,这几个方面是管锥编的主要内容。其中,文字表达、意象承袭是重点,是主体。无不同不成书。可见,一则古人书籍极少,不读又没得选择,无论是背书还是写书,都容易出现相似的内容。再呢,许多内容变成约定俗成了,比如关于山水,上代之说法,之形容,后人随手就来。三呢,这些因袭时间久了就成为习惯影响人们的思考方式,人们在这些圈圈套套里转磨磨,相反的作用是,固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风景类似,绝对不同,一旦用文字表达,就引用古人说法,没有新的表达,这风景就不是眼前风物,是上人风物了。现在的观者,已经丢掉了自己的触觉感受。传之后人,仍然是多少年前的一套。往深里想,对事物的认知停在表面,实际是造成了停顿。思想没有发展。如果遇到问题,只能从固定的圈套里找,逆向好古,不觉已是如此。古时书籍少,文人霸占话语,文人尚且如此,怎么教育社会普罗大众?社会的进步思想,脉络在哪里?!如果当政者有意利用,这些意象日久天长,成为民族文化的特定符号,对全民进行教化,如何跟进表达时代精神,推动思想发展。

即如现代,最致命的是,时代已不是农耕,文明不断迭代,风花雪月不变,但人们的感受、认知在变,表达也在变,农耕的筐怎么装得下市场经济。

近读管锥编,以及诗词歌赋原著种种,寻源之说,颇奇怪。寻得一点陌生的意趣,与年轻懵懂时阅读快感相遇,逃去一会的清净,才是心底里的真实。

有时,从钱氏钩梳里,看到感觉相通的例证,获得写作的启迪,也许这是薪火的微光。

甚喜书中不着痕迹的风格,随手掀开,用心读之,体验大脑高潮,洎水到行至,读完或片段,舍书入于俗务,无所留恋。一种君子之约。他就在那里等你,为你讲习。你有什么感悟,他只是在厚厚眼镜片之后看着你。

当然,管锥编的功夫绵绵有力。

钩沉海量文学作品中的水珠,溯源或演流梳理,衍化还原文化现象之本来,探究其因果。其间,以网状结构之联想,上下穷究。又以天马行空之想象,将思想方法嵌入粘入看似不搭界的知识之间,新构闪亮屏风。其思想散落全编,一以贯之,落笔点到即止,不求论证谨严,好事者可从很多角度,用很多思想解读深化。语言是生发的文言,语言既合古文语法,又有新词入列,俗雅不限,张力十足,语义丰满,满篇新意,堪称古文新生。

网搜,自管锥编问世,研究者纷纷止步,可以“高山仰止”为其借口,仰高山之雄丽神秘,惮于行路之谓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