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第一章笔记整理(教育学基础知识02)

1. 教育的功能作用: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积极)和负向功能(消极),显性功能(计划内)和隐性功能(计划外),保守功能(不改变)和超越功能(改变),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教育学基础第一章笔记整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教育学基础第一章笔记整理(教育学基础知识02)

教育学基础第一章笔记整理

1. 教育的功能作用: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积极)和负向功能(消极),显性功能(计划内)和隐性功能(计划外),保守功能(不改变)和超越功能(改变)。

2. 教育功能的特征:客观性、社会性、多样性、整体性、条件性。

3. 教育起源: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4. 神话起源说代表是朱熹,观点是教育由神创造,最古老的观点。

5. 生物起源说代表是沛西能(英)、利托尔诺(法),观点是教育来源于本能,人与动物共有,标志着教育起源问题由神话向科学转化。该理论没有把握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6. 心理起源说代表是孟禄,观点认为只有人类存在教育,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即人的本能行为),该理论违背了教育的目的性和意识性,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7. 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是米丁斯基和凯洛夫,观点是教育起源于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马克思认为这一学说是最科学的,是教育起源的金钥匙。

8. 需要起源说代表是杨贤江,观点“自有人生,便有教育”。

9. 交往起源说代表是叶澜,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的交往活动。

10. 第一个正式提出的起源学说是生物起源说。

11. 关于教育的起源,持劳动起源说观点的学者主要集中在中国和苏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