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生源减肥茶针对人群(减肥茶大王碧生源)

“减肥茶第一股”碧生源又要卖房了。

碧生源减肥茶针对人群(减肥茶大王碧生源)(1)

近日,碧生源发布盈利预警,预计集团2021年净亏损将达到1.2亿至1.3亿元人民币,收入将较2020年的12.9亿元减少约15%。

这不是碧生源首次亏损了,早在2018年,其亏损额就超过9000万元。如果最新预计中的数据确实的话,将是碧生源历年来亏损额度的新高。

2021年度“双十一”“双十二”购物节的销售业绩未能达到预期销售金额等是碧生源给出的亏损原因。

不过,碧生源的业绩已长期承压且数次在年底临近之际出售房产。在2021年底,碧生源又出售了位于上海市普陀区的几处房屋等。这也引来外界关于公司是否靠卖房保业绩的猜想。

亏损额增加,业绩“过山车”

“两袋茶卖出45亿元”的碧生源,在2010年登陆港股,号称“减肥茶第一股”,市值一度高达52亿港元。但自从上市后,它就长期陷入亏损漩涡。

碧生源减肥茶针对人群(减肥茶大王碧生源)(2)

净亏损或进一步增加,碧生源披露盈利预警。

公告显示,碧生源预计公司截至2021年底可能取得的收入较2020年减少约15%。且相比先前公告预计的净亏损为5000万-7000万元,此次可能录得的归属于股东的净亏损约1.2亿-1.3亿元(该等预计金额尚未考虑长期资产减值测试及集团所投资的非上市公司股权公允价值变动有可能带来的减值亏损)。

碧生源减肥茶针对人群(减肥茶大王碧生源)(3)

对此,碧生源在公告中解释称,亏损额增加主要是受经销商库存管理措施的变化,导致公司自2021年12月起向该经销商的发货减少从而导致销售金额减少;公司在2021年度“双十一”“双十二”购物节的销售业绩未能达到预期销售金额;所持股票公允价值亏损以及营销力量的重新布局对集团阶段性收入的影响比预期大所致。

事实上,碧生源的业绩长期起伏不定。2016-2018年,碧生源的净利分别为-7456.6万元、528.1万元以及-9350万元。其中2018年的亏损额是自上市以来最差的一年。

碧生源减肥茶针对人群(减肥茶大王碧生源)(4)

面对业绩波动频繁,出售资产是碧生源调整的方式之一。自2018年底至2019年底,碧生源相继出售北京畅升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子公司碧生源食品饮料100%股权,分别作价5.55亿元与1.25亿元。

出售资产让碧生源尝到了甜头。2019年,碧生源实现营业收入8.12亿元,较2018年的3.78亿元同比增长114.6%;实现净利1.62亿元,同比扭亏。其中财报“出售附属公司收益”一栏为2.22亿元。

“减肥茶大王”卖房续命

在盈利预警公告发布的一个多月前,碧生源曾对外公告称,将以5600万元的价格,出售位于上海市普陀区的几处房屋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出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作公司主业发展和营运资金需要。

回溯历史,卖房续命对于碧生源来说,已经是常规操作。因此外界也质疑,碧生源的管理层,又要靠“卖房产”求生了。

碧生源减肥茶针对人群(减肥茶大王碧生源)(5)

2018年碧生源业绩巨亏,在当年年底,碧生源披露,作价5.55亿元将其位于北京西四环的碧生源总部大楼出售。

从2018年底至2019年底,碧生源相继以5.55亿元出售了北京畅升商务咨询有限公司、1.25亿元出售了子公司碧生源食品饮料的100%股权。

出售资产让2019年的碧生源成功爬出亏损泥沼,实现营业收入8.12亿元,同比增长114.6%;净利润1.62亿元,同比扭亏。但在财报中,“出售附属公司收益”就达到2.22亿元。

2021年11月,碧生源再次出售房产,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与买方订立意向协议,出售旗下位于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的8处房屋(建筑面积为1819.42平方米)及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出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为4963万元。碧生源认为,出售事项主要为集团兑现目标物业价值及通过出售非核心资产,增强营运资金状况提供良机,出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用作集团主业的持续发展和营运资金需要。

业绩受挫,“两茶”失色

陆续变卖旗下资产,碧生源越来越“瘦”,公司经营状况并不乐观。

食品君梳理发现,公司收入规模逐渐萎缩,从2011年的8.40亿元降至2018年的3.78亿元,归母净利润-0.41亿元扩大至2018年的-0.95亿元。

公司业绩靠常箐茶(减肥茶)、常润茶两大产品支撑,这两款产品销售收入已出现下行趋势。

2011年,常箐茶、常润茶收入同比分别下降36.18%和26.14%。2020年,这两款产品收入较9年前,已分别下降51.93%和54.07%。

碧生源减肥茶针对人群(减肥茶大王碧生源)(6)

躺着赚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靠卖减肥茶、润肠通便产品不可能一劳永逸。

公司早在2011年就着手小范围试销美安颗粒、以及推进非处方药品脉舒平上市。在当时看来,只能算作蜻蜓点水。

真正意义上布局药品业务,是在2016年减肥茶遭遇停产之后。

2017年,公司斥资收购中山万汉和中山万远两家药企,通过这些药企研发生产的奥利司他等减肥药品,让公司的业务从减肥保健茶领域延伸到减肥药市场。启信宝显示,公司分别间接持有这两家企业各51%股权。

在收购当年,公司减肥药品实现收入实现0.63亿元,所占公司收入比重11.5%。

去年,减肥药产品实现收入6.07亿元,占比公司收入的46.95%。若加上其他药品收入0.55亿元,减肥药及药品收入在公司收入比重为51.20%。

减肥药及药品板块对公司越来越重要的同时,起家产品保健茶收入大幅萎缩。2020年,常润茶、常箐茶及纤纤茶产品收入合计4.85亿元,占比公司收入的37.5%。

如今,碧生源的两款核心产品收入已不到十年前的一半。2020年,常润茶与常菁茶收入分别为1.92亿元和1.99亿元,合计收入3.91亿元。而2010年,“两茶”为碧生源贡献的收入合计为8.7亿元。

如此看来,碧生源走上“卖房“这条不归路也是无奈之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