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收复了哪里(郑和也曾下东洋)

郑和下西洋已为世人熟知,但郑和下东洋却鲜为人知了。近两年来,海内外许多郑和研究学者开始注意郑和航海对全球的影响,而且对七下西洋的航海领域提出了补充与扩展。因此,又出现一个郑和“下东洋”的问题。

郑和收复了哪里(郑和也曾下东洋)(1)

罗宗真为学术研究委员、考古专家,长期从事文物考古和历史研究及考古教学等工作,曾应邀赴日本进行考古学术交流,并兼任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理事,在海内外考古界颇有影响。

罗宗真对记者称,明成祖即位后,准备派郑和下西洋,就在郑和积极筹备下西洋时,却发生了严重的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事。为了巩固边防和自己的统治,明成祖决定立即派人去日本进行政治交涉。这一任务就落到郑和身上。郑和在朱棣夺权过程中跟随朱棣多建奇功,深得朱棣赏识。郑和接受任务后,立即组织人马东渡扶桑。

郑和收复了哪里(郑和也曾下东洋)(2)

罗宗真列举说,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书》中有专门论述:“文皇帝永乐二年四月,夷船一十一只,寇穿山,百户马兴(与战)死亡。寻寇苏松诸处。是年,上命太监郑和统督楼船水军十万诏谕海外诸番,日本首先纳款,擒献礼边倭贼二十余人。”《日本一鉴·穷诃话梅》卷六“流通”条对郑和出使日本的前因后果也作了记载:“永乐甲申(二年),倭寇直隶、浙江地方,遣使中官郑和往谕日本王。明年乙酉(永乐三年),其王源道义遣使献所俘倭寇尝为边患者”。《筹海图编》“直隶倭寇变记”中也有同样的记载:“永乐二年四月,对马(壹)歧倭寇苏松,贼掠浙江穿山而来,转掠沿海,上命太监郑和谕其国王源道义,源道义出师获魁以献。”明人冯应京在其《皇明经世实用编》中写道:“永乐二年,倭寇浙直,乃命太监郑和谕其国王源道义。源道义出师获渠魁以献,我于是有什物纹绣之赐,封为日本国王。名其国之山曰寿安镇国山。”清人俞维麟《明书·戎马志》记载:‘永乐二年,冠浙直,乃命太监郑和谕其国王源道义,源道义乃执其渠魁以献”。

郑和收复了哪里(郑和也曾下东洋)(3)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郑和出使东洋,通过与日本国王磋商,使其本国主动出师剿捕倭寇,并绳之以法。日本国王接受了郑和的建议,接受了明朝“日本帝国”的封号和金印、冠服等,并遣使致谢,与永乐朝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双方签订了“勘合贸易条约”,即“永乐条约”。

郑和收复了哪里(郑和也曾下东洋)(4)

罗宗真认为,郑和这次下东洋,发生在下西洋之前的一年,即一四○四年。这为他下西洋奠定了基础,也稳定和促进了当时中日关系,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一直到永乐十五年,海洋平静,中日双方使臣友好往来不断,给郑和下西洋创造了安定的条件,也为他后面的七下西洋提供了丰富的航海知识,积累了外交经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