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我向往已久的西双版纳(西双版纳周末悦读)

走进我向往已久的西双版纳(西双版纳周末悦读)(1)

漫话傣历与傣历年

作者:杨胜能

傣历年是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的新年佳节,傣族人民对这个节日的称谓一直是愣贺桑刊比迈。“愣贺”意为六月(傣历的岁首在六月);“桑刊”梵语,意为转移或过度,即向新的一年过度;“比迈”意为新年。愣贺桑刊的全意,就是在傣历六月辞旧迎新过新年。

对于傣历年的称谓,我在三十年前曾经传播过几个傣族康朗的呼声。那时候,机关单位普遍把傣历年叫做泼水节。与我熟识的傣族知识分子康朗庄、康朗英、康朗糯等认为泼水活动仅仅是年节活动的内容之一,把年节称为泼水节与傣族对传统年节的叫法不符。他们给我讲述了傣历年来历的传说以及年节期间举行泼水、放高升、划龙船的典故,建议我,写篇文章为傣历年正名。我于是写了一篇题为“泼水节——傣族的新年”的文章,发表在1982年《版纳》第二期上。这篇文章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关注,有关部门对傣历年这个称谓进行过研究,愣贺桑刊比迈这个称谓渐渐传开,后来人们渐渐把傣族的新年佳节称为傣历年。

如今的傣历年,都把傣历的纪元起始定在公元638年,638年至今经历了1370余年(至2017年为1379年),过傣历年时挂出的横标,大多写作“欢度傣历137×年”,似乎傣历只有1370余年的历史,一些景点在介绍傣族历史文化的时候,也把傣族的历史文化局限在137×年,“传承傣族1370余年历史文化”、“弘扬傣族1370余年历史文化”等说法屡见不鲜。依照这种说法,傣族的历史仅有1370余年,傣族历史文化的悠久就大大打了折扣。所以,对傣族的历法和辞旧迎新过新年的历史应该进一步探讨。

公元638年在傣族的历法上确实是个重要日子,但它是不是傣历的初始年还值得探讨。

傣历应该是傣族历史上用过的所有历法。历法傣语称为“萨哈”,傣族历史上使用过的“萨哈”,民间流传着四种。据说,傣族最先使用的“萨哈”叫波腊纳萨哈,由“耶迦拉扎”创建,这个“萨哈”使用了420年后废止,继而由“帕雅阿扎达萨图”宣布使用沙萨纳萨哈(即佛历),这个“萨哈”使用了622年,之后,由“西里尖拉阿帕雅都他”宣布使用当不腊萨哈(又写作担不腊萨哈),这个“萨哈”使用了560年,继而由“帕雅朱腊”宣布使用朱腊萨哈。这个“萨哈”至今还在使用。

以上所说的四个“萨哈”,在不少傣族知识分子中亦有流传,傣文资料中也有零星记载。笔者三十年前撰写“泼水节——傣族的新年”一文时,曾向康朗庄、康朗英、刀署民等傣族老知识分子做过调查了解,他们向我介绍过上述四种历法,并且还介绍过记有这四种历法的傣文文献,遗憾的是笔者现在已找不到当时的调查记录,无法详细阐述它的出处。四种历法流传较广,笔者1998年编写《西双版纳科技志》时,将其收录在大事记中,同年张朝兴收集整理《傣族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略》(未公开出版)时,也把四种历法收入“天文历法与地学”一章。2000年岩温扁主持编写《贝叶文化》这本小册子时,经调查核实,把四种历法写入了《贝叶文化》小册子。2012年征鹏先生主编的《西双版纳佛教》一书中有一段有关傣历的注解说:“傣族历史上曾使用4个历法,第一个历法叫波腊纳萨哈,使用420年后废止;第二个历法叫沙萨纳萨哈(佛历),使用622年后停止;第三个历法叫当补腊萨哈,使用560年后停止;第四个历法是珠(祖、尊)腊萨哈,至2011年,已有1373年。将以上4个历法使用的时间相加、至2001年已有2975年。”刀国栋先生是一位领导,同时也是一位有名的学者,他写过不少介绍傣族历史文化的著作,对傣族历史文化造诣颇深。这位领导兼学者,也认为傣族历史上使用过四种萨哈。他在《傣泐》一书的“傣泐的天文历法”一节中记述说:“傣历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也就是由四个朝代构成的阶段。”他所说的四个“阶段”或四个“朝代”,指的也是四种萨哈。他记述的四种萨哈,分别称为 “担(当)不腊萨哈”、“兵努腊萨哈”、“布塔萨哈(佛历)”、“祖(朱)腊萨哈”。 刀国栋先生记述的四个萨哈名称,有三个(即佛历、担不腊萨哈、祖腊萨哈)与上述介绍的基本相同(用字有异),只是他把“担不腊萨哈”列为首位,次序与上述有出入。这种排列存在的问题,使佛历与“朱腊萨哈”之间的年代不能衔接,其误差是560年,恰好是“担(当)不腊萨哈”使用的年限。由此看来,“当补腊萨哈”不能排在首位,只能排在佛历之后,否则“沙萨纳萨哈”( 佛历)与“朱腊萨哈”就无法衔接。

傣族历史上使用过的四种“萨哈” 傣族天文历法典籍《苏定》、《西坦》虽然没有系统提及,但四种历法使用年限的衔接是准确无误的。佛历的起始年代是543年,这应该是准确的。因为佛历是由佛涅槃之时起算,佛涅槃的时间是前543年5月月圆日。傣族使用“沙萨纳萨哈”(佛历)的年限一共是622年,前543年之后622年,就是公元79年(622年减去公元前的543年的余数是79,这个余数就是公元79年)。傣族从公元79年起,使用“当补腊萨哈” 560年,79加560就是638年,公元638年正是傣族使用“朱腊萨哈”的起始年。傣族使用各个“萨哈”的起始年代的衔接准确无误,这从一个方面证明傣族历史上确实使用过四种“萨哈”。

由于傣族历史上使用过四种历法(萨哈),傣历的纪元也就应该有四个。现今常用的638年,仅仅是傣历朱腊萨哈的纪元,而不是之前使用的那三种历法的纪元。在638年之前,傣族使用过的三个萨哈一共经历了1602年(420+622+560),如今使用的朱腊萨哈至今(2017)经历了1379年,四个萨哈一共经历了2981年,这就是古今傣族历法的悠久年限。傣族历史不仅仅局限于“朱腊萨哈”的使用年代,而应该更为悠久。

由此看来,如今常用的傣历137×年,应该称为“傣历朱腊萨哈137×年”。新年也应该叫做“傣历朱腊萨哈新年”。

新年佳节应该是每年辞旧迎新的节日。但不少人以为傣历的新年佳节就是浴佛节,对这种说法也需要探讨。佛教文化对傣族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但是,佛教文化传入之前,傣族有自己的本土文化,也是毋庸置疑的。就历法而言,佛历是傣族历史上使用的第二个萨哈,在使用佛历之前,傣族还使用过“波腊纳萨哈”(刀国栋先生称为兵努腊萨哈),这个萨哈使用了420年。从“沙萨纳萨哈”元年即前543年,上溯420年是前963年,前963年就是“波腊纳萨哈”元年。“波腊萨哈”元年先于佛诞340年。如果辞旧迎新是新年佳节的话,佛诞前傣族已经过过340个新年佳节。这340个新年佳节是不可能源于浴佛节的。

浴佛节事实上就是佛诞节。释迦摩尼佛诞生于公元前623年5月月圆日。据说,佛(当时是王子)诞生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天地震动,有两股香水从天而降沐浴王子(后来的释迦牟尼佛)全身(又说是九龙喷出九股香水,为王子沐浴)。后来,佛教每年庆祝佛诞时都要举行浴佛仪式,举行仪式的时间在农历四月初八,2017年是阳历五月三日。这个时间与傣历新年似乎并不吻合。说傣历年是浴佛节或源于浴佛似乎不妥,只能说傣历年受到佛教的影响,将佛教文化融入了本土文化,使傣历新年带上了鲜明的佛教色彩。

从傣历年的传说来看,也可以看出傣历年先于佛诞。傣历年的由来有个古老的传说,内容大意是远古时候的天神捧玛乍将气候划为热季(旱季)、雨季、冷季,让捧玛点达拉乍掌管节令行雨施风,放热播冷。捧玛点达拉乍凭借法术高明破坏天规,弄得风雨失调,冷热颠倒,给人间带来无限灾难。一个叫帕雅晚(帕雅桑萨)飞上天空,向英达提拉反映情况,不慎闯倒天门,被天门压死。事后,英达提拉重修历法,帕雅晚于傣历六月将新历法传到人间实行,因此傣族的新年佳节叫做愣贺桑刊比迈。节期中的“麦帕雅晚马”也源于这个典故。

这个传说还讲述了泼水活动的来历。大意是捧玛点达拉乍作恶多端,英达提拉用计让其女儿灭亲。捧玛点达拉乍的七个女儿深明大义,她们探明捧玛点达拉乍的生死秘诀后,用弓腮宰(心弦弓)割下了捧玛点达拉乍的头颅,但头颅落地生灾,七个女儿只好把头颅抱在怀里,一天一换,轮换时,泼水除污去臭,人们为纪念七女大义灭亲的功绩,在欢度傣历年时举行泼水以示纪念。

有关傣历年的传说,不论是泼水传说还是划龙船传说,内容都与原始宗教有关,历史背景都是原始宗教盛行的时代。不难看出,原始宗教色彩浓厚的傣历年应该始于佛教传入之前。如果傣历年源于浴佛节的话,泼水活动来历以及傣历年来历的典故就不可能只讲原始宗教而不言佛教。初始的傣历年反映的应该是傣族的本土文化,本土文化后来受到佛教文化等外来文化的影响,傣族吸纳了外来文化的精髓,使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诸如傣族使用佛历,使用干支纪年等等。这就是傣历与傣历年既有原始宗教色彩,又带有佛教色彩的缘故。

来源:西双版纳掌上文旅 | 编辑:都市时报一点关注 柴松瑞 | 审核:祝小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