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一群积极向上的年轻人(他们是一群活力四射的年轻人)

独居、老人,以及日文原版书名中的“スタイル(STYLE,风格)”,这三个词在中文语境中乍看似乎无法结合,然而连接在一起,却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张力。

我们都是一群积极向上的年轻人(他们是一群活力四射的年轻人)(1)

2019年我有幸参与了本书的作者都筑响一先生在上海的三场活动,在新星出版社主办的活动中,都筑先生带着《东京风格》《东京右半分》两本书与读者朋友们见面。我依然记得都筑先生在活动中有两次提到,如果有机会,他想多拍一些在中国跳着广场舞、神采奕奕的大叔大妈们的照片。当时我并未留意,直到拜读了《独居老人》并有幸成为这本书的译者时,我才发现这位资深“圈外编辑”的视角早已瞄准了这一人群——他们年龄稍长,但活力四射。

我们都是一群积极向上的年轻人(他们是一群活力四射的年轻人)(2)

我们都是一群积极向上的年轻人(他们是一群活力四射的年轻人)(3)

作为读者,打开《独居老人》一书,便展开了一场奇幻旅程,仿佛亲临现场,聆听16位老前辈笑谈人生。在作者都筑先生采访时,其中最年轻的一位59岁(画家美浓瓢吾),最年长的一位93岁(津轻三味线演奏者第三代长谷川荣八郎)。他们的独居生活怡然自得又井然有序:画画、摄影、放电影、做手工、弹着吉他游走街头、扮小丑即兴表演、卖外贸服饰、开酒吧、做行为艺术、传承传统技艺……有人膝下儿孙满堂,却毅然决定独自生活——既是酒吧的老板娘,又是书画好手;有人清晨五点到影院做保洁,十年如一日靠一双巧手变废为宝,做出一件件可爱治愈的作品,让影院员工和观众都爱不释手;有人觉得画画就像一种病,就像人会不知不觉地喝酒,自己也会不知不觉地作画;有人觉得放映机是自己的生命,四十年初心不改,只为影院重开、银幕重现的那一刻……

我们都是一群积极向上的年轻人(他们是一群活力四射的年轻人)(4)

而作为译者,我获得了一些额外的发现和共鸣。在翻译行为艺术家上吊男栲象一节时,我观看了VICE Japan对这位老先生的采访视频(密着24時!首吊り芸術家—The Hangman)。这段7分45秒的视频,记录了这位老先生红绳挂脖、双脚悬垂——几分钟后双臂用力、安全着地的过程。搜索该视频的原因其实很单纯,我想真实地感受上吊男栲象的“庭院剧场”。树上悬挂的红绳、脚下冰冷的铁砧、不疾不徐充满仪式感的步伐、悬垂空中仿佛飘然而生的老人,加上视频中充满张力和悬念的配乐,这些视觉和听觉的冲击,让我惊叹世间竟有这般融合肢体与精神,融合自然的静谧感、肢体的浮游感与现场的紧张感的表演。这段视频也记录了老先生的一些生活片段:出门偶遇老友聊上两句;在超市精打细算购买食材;下厨做一桌简餐,与来观看自己表演的年轻朋友们把酒言欢。也许正是这种直观的感受帮助我跨越语言的壁垒,将原本陌生的故事用真实的感受和熟悉的语言传达给读者。

我们都是一群积极向上的年轻人(他们是一群活力四射的年轻人)(5)

类似的经历也在翻译偶发艺术家达达贯一章时重现。关于达达贯先生的视频其实不少,感兴趣的读者不妨亲自查看一段叫作“访问达达贯宅邸(鬼放舍)”[ダダカン邸(鬼放舎)訪問]的视频。此外,翻译本书时正值疫情期间,我恰巧在都筑先生的邮件杂志Roadsiders’Weekly上读到了《祝贺·达达贯先生,百岁!》(祝・ダダカン師、百歳!)一文。文中有一段描写让人颇为感慨:“达达贯先生于大正年间西班牙流感全球大流行时出生,如今他又于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时迎来了百岁。”

我们都是一群积极向上的年轻人(他们是一群活力四射的年轻人)(6)

小丑别卓林一章中,有一封别卓林的母亲给他写的信。我把这封信分享给身边同辈的亲人,没想到对方也深感共鸣。我们打开了话匣,聊起了一些童年往事。巧的是,我们在相对叛逆的青春期,都曾短暂地离家出走,我们的家人也都给我们写过一封饱含担心与关心的信件。读到别卓林的母亲给出门在外打拼的别卓林写下的那封信时,他的脑海里一定也和我一样浮现出了当年自己读着家人信件的场景吧。想起心急如焚的家人,我们不禁感叹当时的不懂事。可怜天下父母心,也许阅读本书,也会唤起你的种种回忆。

我们都是一群积极向上的年轻人(他们是一群活力四射的年轻人)(7)

我在翻译过程中加入了不少注释,如某个日语谚语或谐音梗,某位日本香颂歌手或和歌诗人,某部知名电影或某位叱咤风云的硬汉小生,涉及日本的语言文化、文学艺术哲学流派,在日本家喻户晓但在我们读来比较陌生的事件和人物。即便读者对日本文化了解不多,仍然能顺畅无碍地读完这本书。这也是我在翻译时一直努力的方向和动力。加注时,我不断感受到都筑先生的博学——这些注释也记录了我发现未知的过程,像《录影带杀死了广告明星》(Video killed the radio star)和《天堂电影院》(Nuovo Cinema Paradiso)都是非常值得一听、值得一看的作品。我相信细心的读者可以通过注释中的线索解锁一个个有趣的未知,打开一个个有趣的故事。

我们都是一群积极向上的年轻人(他们是一群活力四射的年轻人)(8)

关西方言(如京都话、大阪话)、黑道用语、双关表达让我在翻译过程中碰过几次壁。幸运的是,我身边的日本朋友总是给予细致又专业的解答,尤其要感谢Mrs Kikuta和Haruna。[大家如果对关西方言感兴趣,不妨看看“関西弁講座-大阪おっちゃんねる-”的视频(関西弁講座-大阪おっちゃんねる-),这些讲解视频让我受益匪浅。]在翻译都筑先生之前的作品名时,我还参考了吉井忍老师文章中对书名双关表达的处理,如《天堂的掺水酒味~东京家庭酒吧米其林~》,日语为“天国は水割りの味がする—東京スナック魅酒乱”,“魅酒乱”的日语发音和“米其林”一样。

我们都是一群积极向上的年轻人(他们是一群活力四射的年轻人)(9)

翻译完本书,最常萦绕耳畔的两句话可能就是“他们是一群活力四射的年轻人,唯独年岁稍长而已”“敢于一个人生活,敢于不察言观色”。虽然离书中最年轻老人的年纪还有近三十年,但我也不禁开始畅想自己的耳顺之年,不论独居与否,是否会像书中人物那样,勇敢时勇敢、执着时执着、洒脱时洒脱,关键时刻自己做出选择?我相信无论做出何种选择,我都会比翻译本书前坦然一些、坚定一些,因为这16位老前辈用亲身经历给了我许多宝贵的经验。

不管你处于人生何种阶段,独居可以是你和你身边的人的一种STYLE(风格)。这16位老前辈的故事不仅是独居的故事,更是人生的故事。

《独居老人》

我们都是一群积极向上的年轻人(他们是一群活力四射的年轻人)(10)

我们都是一群积极向上的年轻人(他们是一群活力四射的年轻人)(11)

独居老人=悲惨的晚年?!

《独居老人》中作者采访呈现的16位老前辈,会用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打破世人的这种偏见。他们中有的独身已久,有的经历人生的起起落落,一一送别至亲好友,也有的兄妹子女仍健在于某处。他们每个人虽然不怎么富裕,但都在一间小屋,埋首于喜欢的事物——摄影、跳舞、画画、放电影、乘摩托车兜风、表演行为艺术、走唱街头……

没有压力,没有人际关系的纷扰,也没有对未来的不安,看起来每一天都过得相当愉快。他们是一群活力四射的年轻人,唯独年岁稍长而已。敢于做独居老人,敢于不察言观色,也是一种适用于如今这个日益老龄化的社会的STYLE。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