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古诗十九首祝允明 祝允明草书唐诗二首神采飞动

祝允明(1460-1526) 字希哲、晞喆。因右手多生一指,故自号支指生、枝指生、枝指山人、枝山、枝山居士、枝山樵人等。世称“祝京兆”。长洲(今江苏吴县)人,自幼就聪慧过人,五岁时能写一尺见方的大字,九岁会作诗,以后博览群书,诗文有奇气。

对于艺术领域而言,真正的高手是很少大器晚成的,一般在少年的时候,就已经头角峥嵘,在书法领域更是如此,历史上的许多书法大师,在很少的时候一般都会展露书法天分。

祝允明在书法上并没有走过弯路,这完全得益于他的两个老师,外祖父徐有贞和岳父李应祯,在两位书坛泰斗的指点和提携之下,祝允明的书法从晋唐入手,深入到了晋人的门户,尤其在草书领域,他苦练了30多年,终于成为了明代的巅峰。深入到了晋唐门户,而后再窥宋元,吸取了前人之精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祝允明草书风格的形成,主要来自于对于张旭与怀素的继承和再创造,尤其是对于墨色纷披以及燥润相间的应用,和章法上的欹侧与错落,使得他的作品较之唐人更有飞沙走石之势,同时又有着江南文人的那种从容与娴雅。

祝允明的草书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千姿百态,笔墨淋漓,似乎没有规矩,但当你细细走进他的点画理论当中,你就会发现他的出规入矩和神采飞动,是一代大宗师的风范,在草书领域,就连书坛宗师文徵明都无法跟祝枝山比肩。

祝允明晚年书风达到了炉火纯青之境界,其晚年有一件草书代表作,乃是学习草书临摹和创作的绝佳范本。此作便是他的这件藏于上海市博物馆的《草书唐诗二首》,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与《客中行》。也是今人熟知的诗句,这两首诗在祝允明的笔下,丝毫不落俗套,蕴含着勃勃生机。此作融合了汉魏的章草笔势,同时也有王羲之的妍美风姿与“颠张醉素”的灵活飞动,也不失黄山谷的纵横和米芾的欹侧变化,是真正融古代书法之大成之作。

此作现藏于苏州市博物馆。

草书古诗十九首祝允明 祝允明草书唐诗二首神采飞动(1)

草书古诗十九首祝允明 祝允明草书唐诗二首神采飞动(2)

草书古诗十九首祝允明 祝允明草书唐诗二首神采飞动(3)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祝允明被誉为“枝山草书天下绝”,他的草书在整个明代都是数一数二的水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