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琵琶女坐在船头(反弹琵琶说美人)

弹琵琶女坐在船头(反弹琵琶说美人)(1)

反弹琵琶说美人

闵生裕

若干年前,美女的外流已引起白俄罗斯政府的高度关注。

总统卢卡申科偶尔发现,

在首都明斯克大街小巷的广告牌上,

所有模特都是外国美女。

于是询问本国的美女哪里去了?

得到的回答是:最美的姑娘都被国外的模特公司高薪挖走了。

随后,这位总统作出将美女列为国家“战略资源”,

进行“特别商业保护”的决定。

这事乍听来有点夸大其辞。这句话没有性别歧视,相反的是出于对美女人格的尊重和其价值的认可。

美女误国亡国观点是否成立 姑且不论,

但一定程度上反证了美女自古就是战略资源。

比如古代战争中的“美人计”和后来战争中的色情间谍的使用。

和平年代美女背后无比巨大的商业价值是勿庸置疑的。

在这“美女”泛滥的时代,似乎整个世界都开启了“美颜”模式。

我觉得说到真正的美女时,我们还是要真诚要严肃,绝不能敷衍。秉持科学理性的“美人观”也许很有必要。

就像文无定法一样,美没有绝对的标准。

用可以量化的标准衡量美女或许科学,但未免机械。

比如写实动漫中的人像建模,面部要求“三庭五眼”,身材的“黄金三围”,但造出的理论上的完美女人并不能巧夺天工。

还是那句老话: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任何美女的诞生,都是得天地之造化。

在这个世界上,美永远是相对的。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我们的记忆中,从上小学、中学,到大学,总有几个让你念念不忘的班花校花。

从大里说,真正的美人可能是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

但是,无论怎么说,以美女称呼每个女人,这个美丽的谎言背后有虚伪和矫情。

中国人说红颜薄命、红颜祸水,虽有歧视与偏见,但不是空穴来风。

利令智昏,色使人迷。从来如此。这是人性的弱点使然。

有人把女人比作花,有人把女人比作水。至于美女与佳人。我宁愿比之为酒。

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好酒未必就是五十年茅台,未必是人头马路易十三,也未必是82年的拉菲,但必须是纯粮酿造。

尤其是喝了不上头,喝下去不闹人。

而真正的绝代佳人是有妖性的,其特性像烈酒,只是香型不同、工艺不同。

以酒后的状态判断酒的好坏不失为一种方法。

同理,以美女的破坏性考量其成色不失为一个路径。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当一个女子特别出众时,仰慕者多,觊觎者多,更不乏骚扰者。

理性的追求不是个事,就怕狂蜂浪蝶,就怕事出有妖。轻则争风吃醋,拳脚相向,重则冲冠一怒,陈兵百万。

大凡是绝代佳人,她们都有无可比拟的破坏力。

当然,也许红颜本身没有错。

我们抛开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因素,拿出审美的老花镜重新打量古今中外的绝世美女时,你觉得单从感官和审美角度论美人,一个美女美到什么程度可以让男人乱方寸失魂魄?

其实,审视美女的一个最佳路径是观察其破坏力。

回望历史,真正的美人,对道德秩序是有摧毁力的,甚至可倾社稷、撼江山,让礼崩、使乐坏。

我们从夏商周说起,夏桀迷妹喜,商纣迷妲己、周幽王迷褒姒。

而这几个女人身上一定是有妖性的,否则,何以有夏桀的酒池肉林,商纣王的炮烙之刑,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

妲己被《封神演义》刻画成一个狐狸精。

以至于后来,在良家妇女眼里,凡是破坏婚姻的第三者,不管她长得咋样,一概是狐狸精。

“聊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一部《聊斋》写了那么多狐狸精的故事。

据说狐狸身上就是有股骚味,所谓狐臭大概就是狐狸的臭味。

狐狸那么臭,而我们知道,美女应该是香的,为什么把美女比作狐狸?

关键不是气味,而是韵味。

大家仔细看看狐狸的五官,眉眼间的媚是与生俱来的。

中国影星中典型狐狸相的是张曼玉。

如今,狐狸精的词性大概正在由贬义往褒义过渡。你听那首流行歌曲《白狐》:

我是一只等待千年的狐

千年等待千年孤独

滚滚红尘里

谁又种下了爱的蛊

茫茫人海中

谁又喝下了爱的毒

歌中的“毒”与“蛊”都是绝代佳人的妖性使然。

而歌唱者以狐狸精独白形式,而且津于自己的千年修行。

我骄傲,我是一只狐狸。

狐狸的骚和媚何以与美人有关?

我在琢磨“风骚”二字时,努力还原其本义。

因《诗经.国风》与楚辞《离骚》之盛名,“风骚”一词被雅化了。

其实从前的“风”与 今天的“骚”的本义非常接近,说白了,风就是骚,骚就是风。

所谓风情即骚情。何以佐证?成语“风马牛不相及”中的“风马牛”,一说指发情的马和牛。

在性感成为时尚的时代,曾有人说,如果限定用一个字给美女以最极致最无上赞美,可能不是美,而是“骚”。

所谓妖娆,即能激起荷尔蒙,催生多巴胺,那是美人最致命的诱惑。

在封建专制社会,帝王要求民众提升道德,却把自己放任到动物的行列,坐拥三宫六院,行使着羊群里骚胡的绝对权力。

在这种情况下,拥有独立意识的女性可以说寥寥无几。

她们作为男人的附庸,有时甚至是玩偶。在男权盛行的时代,为了生存,狐媚是女人不得已的事。

她们只能靠取悦男人来赢得自身的地位。

于是,撒娇卖萌、发骚发嗲无所不用其极。

当然,换一句话说,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这是关于刚与柔的哲学问题。

早些年刘晓庆主演过一部电影《一代妖后》,讲的是慈禧太后的故事。

其实,就女人而言,慈禧不妖,刘晓庆也不妖。

真正妖的应该是武则天,即武媚娘时期的武则天。

等她成为女皇时,征服世界大概只用铁腕,想必这时既没腰也没妖。

我相信武则天是美的,为什么?

老子李世民幸了,儿子李治还宠。

这个对君临天下、后宫佳丽三千的皇帝而言,是不可想象的。

但是,当事人依然做出了这个极有道德风险的选择。

不是李治的问题,只能说明武媚娘之美之媚。

据说武则天看了当年骆宾王写的那篇千古诛心的檄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读到“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时她笑了。

这不是在表扬自己的魅力么?

妙手难绘美人图。从来不乏丹青妙手,然而,“从来意态画不成,当年枉杀毛延寿”。

正是因为这个,那么多美人都没有留下让人挥之不去的倩影,我们也无从知道她们究竟有多美。

没有画好王昭君,毛延寿绝对不是故意的。

人像摄影技术问世不过一百来年,它的最大贡献是为人类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否则在生命的长河中,青春与美丽永远是过眼烟云。

中国人对四大美女的艺术刻画变得无所适从时,就用吹牛逼的方式演绎,比如沉鱼落雁的西施和王昭君,闭月羞花的貂蝉、杨玉环。所有的传说都是牵强附会的,这些近似童话式的表述,都是对她们形象的虚写,而且用的是浪漫主义手法,赋予动物和自然万物以灵性。

其实,与美女自身没有多大关系。

同样侧面描写美女,可信的是《陌上桑》里的民间小美女秦罗敷:“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中国有个成语叫环肥燕瘦,说的是杨玉环和赵飞燕。

其实,肥与瘦本身不是问题。

关键是女为悦己者容。就看悦你的对象,他们的审美取向是什么样的。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标准和取向。

男权社会里的男人们喜欢啥,女人就把自己捣饬成啥样。

比如在中国风靡了近千年的三寸金莲。

在非洲原始部落里,还有一种女人嘴大为美,女人嘴大并不是自然的生长,而是通过“置盘”来得到大嘴,姑娘们从十岁开始,就往嘴里放盘子,要接受“置盘”手术。成年后,谁嘴巴里的盘子大,谁出嫁的彩礼就高。这个和三寸金莲一样变态。

有人甚至考证说杨玉环的体重在140斤左右。

《长恨歌》里这样描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个你得服。因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你看这个老男人和杨贵妃腻成啥样了?

我一直纳闷,杨玉环如何能做到肥而不腻,让唐玄宗五迷三倒?

要知道,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外祖父是鲜卑族,李唐皇室至少有一半是鲜卑血统。众所周知,鲜卑作为游牧民族,习惯骑马打猎的生活方式,而剽悍、健硕的体魄正是这种生活所需要和造就的。

因此,唐朝国君喜爱丰肥的女性,一定程度上也是受了血统潜移默化的影响。

由于皇室的标杆效应,自然会影响到普罗大众。

其实,我们把眼界放得更宽一些,就会发现“丰肥秾丽、热烈放姿”这一审美取向,在唐朝不仅只针对女性,而是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而牡丹的象征正是高贵丰满;

无论当时的五牛图还是骏马图,唐人塑造的牛马形象,无不膘肥臀圆;

而当时的大书法家——颜真卿的“颜体”,则以“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著称。

等到宋代,米芾先生讥颜真卿的楷书为“墨猪”,这是审美态度和取向的变化使然。

民间有一种说法:好男一身毛,好女一身膘。

但是,杨玉环得宠绝不仅仅靠一身膘。

谁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杨玉环是美女,更是才女。

如果搁在今天,她的才艺绝对是专家教授级的。

她最擅长跳《霓裳羽衣舞》,白居易诗云:“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

大唐除了霓裳羽衣舞,还有胡旋舞,这个在当时应该是劲舞,

有白居易《胡旋女》诗为证:“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摇转蓬舞。左旋右旋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

“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一句,明确指出贵妃与禄山都是胡旋舞高手。

你不得不说,在大唐文化娱乐圈,杨玉环同学是那个时代时尚的引领者,是实力派偶像派美女。

四大美女的评判标准可能与她所处的时代有关。

比如西施出自西周(春秋),貂蝉、王昭出自两汉,杨贵妃出自大唐。

不是美人华丽,是她们所处的时代华丽。

说到美人,我们不得提一个人,

她就是那个割据政权北齐后主高纬的淑妃冯小怜,冯小怜天生丽质、能歌善舞,也常被认为是招致北齐灭亡的红颜祸水。

虽然她没有名列四大美人,但关于她的传说非常奇葩。

我们都知道这句诗“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高纬是一个极端变态的皇帝,据说他在音乐舞蹈方面的造诣很深,搞艺术的人大概多诗意而颠狂,他对冯小怜的宠爱已经到了疯狂的程度,不但“坐则同席,出则并马”,他似乎觉得如此人间尤物被自己一人独占了有点可惜,不想被窝里放屁——独吞。

于是,在庄严肃穆的朝庭,让冯小怜裸体横卧供群臣参观。

如此说来,冯小怜是中国最早的人体模特了,玉体横陈展示是艳丽的肉,是可餐的秀色。

有一次与冯小怜一起狩猎,

北周军突袭,大敌当前,高纬想回去,小怜正在兴头上,她向高纬撒娇“更杀一围”。

这货竟然说:“中”。

老闵不禁感慨:“劝君更杀一围猎,转身何曾有故国?”

如此君王,若不亡国,天理难容。

北齐被灭后,高氏皇族被押解长安,高纬也成了阶下囚。

春花秋月不再,故国不堪回首。

这让我想起南唐李后主词里写的“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面对生灵涂炭,帝国凋零,高纬想的不是愧对先祖,而是他的心尖子冯小怜。

他只向周武帝宇文邕提了一个要求,就是“请乞淑妃”。当时宇文邕认为冯小怜不过一个“老妪”,没什么大关系,所以就将冯小怜还给了高纬。

不久,高纬被处死,冯小怜被赐给代王宇文达。

据说宇文达本不好色。

但对冯小怜宠爱极盛。

落架的凤凰不如鸡。

没有了高纬的宠幸,侍奉新人她再度获宠。

看来冯小怜是有魅力的。

宇文达的正妃李氏是李询的妹妹,因为与冯小怜争宠,差点儿被逼死。

后来北周被隋灭,冯小怜再度成为一件送人的东西,隋文帝把她赐给李询。

李询的母亲知道自己的女儿曾经被她祸害,就乘机报复,对她百般虐待,

最后,冯小怜因为不堪忍受而自杀了。

我们再把目光投向国外,看看国外的美女吧。

在古希腊,美女海伦是直接诱发特洛伊战争的罪魁祸首。

斯巴达国王王后海伦作风不正,她和特洛伊国王有一腿,

闹点小情况也就罢了,但她跟人家私奔了,这个对她自己来说显然有失母仪。

这不是给希腊人戴了一顶绿帽子么?

希腊的男人们不干了。

于是,在国王哥哥阿伽门侬的带领下,组织了联军,联军的誓师之语是“谁夺取了倾城绝世的海伦,我们就消灭他。”

他们攻克特洛伊,夺回海伦。

战争进行到了十年,海伦出来亲自劳军,

希腊人没有戴着卫道的眼镜骂她淫贱,相反,惊讶于她的美貌。

一个老兵说,为这样一个女人再打十年也值。

乖乖,在冷兵器时代,十年战争,意味着多少人流血牺牲,多少生灵涂炭?

但是,他们说,为了这样一个女人,我愿意。

你还能怀疑海伦的美么?

电影《埃及艳后》中,埃及艳后特里奥·帕特拉也是一个妖性十足的女人。

凯撒大帝到埃及时,埃及艳后正与她的弟弟在政治上较力。

遇见了凯撒大帝,女人认为这是她唯一的机会,于是命人用毛毯裹着裸体的她,把自己献给了52岁的凯撒。‘’

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埃及艳后很快俘获了凯撒的心,成为了凯撒大帝的女人,并且生下一子!

面对凯撒大帝的雄兵,她的弟弟很快惨败身亡。

凯撒遇刺身亡,埃及艳后失去靠山后回到埃及王朝,杀了托勒密十四世,自己和年幼的儿子共同管理埃及。

然而,谁也想不到的是,

凯撒的继任者安东尼奥,与凯撒大帝踏入了同一条河。他也不可救药地匍匐在埃及艳后的石榴裙下。

这样的美人英雄与江山社稷的故事回肠荡气。

像罗马执政官这样的人物,阅人无数,他们没有审美么?他们会让一个老娘们玩于掌股之间么?

不,只能说明埃及艳后的魅力。

这是一个集美丽和智慧于一身的女人,而且心机深沉,权术高明。

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绝代佳人不再是权贵的专属。

风花雪月的故事不止发生在帝王将相中,

也未必动辄上升到事关江山社稷。

电影风靡世界以后,许多美女跻身电影界,尤其是通过好莱坞的电影,让世人领略绝代佳人的丰姿。

让她们的美丽形象也更广泛地被人们熟知。

比如,伊丽莎白·泰勒、奥黛莉·赫本、玛丽莲·梦露。

被评为20世纪颜值最高的十大绝色美女中,排在第一的是赫本。她被认为是自然与美的化身,她的性情温和,微笑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赫本是令全世界影迷高山仰止的偶像,她注定要流芳百世。

由此可见,美女不全是祸水,德艺双馨的绝代佳人是有的。

《埃及艳后》中出演特里奥帕特拉的是有着“世界头号美人”之称的好莱坞巨星伊丽莎白·泰勒,

让一个绝代佳人演绎另一位旷世美人。这本身可能就是佳话。

伊丽莎白·泰勒一生经历八次婚姻,期间有几任丈夫送她极其名贵的珠宝。

上帝给了她美貌、声名、成功和财富。

每一场都轰轰烈烈开始,漂漂亮亮结束,收获的是一生被男人捧在手心的呵护。

当然,几乎同一时代的玛丽莲·梦露就没有逃出红颜薄命的怪圈。

梦露死于自杀,但长期以来她的死一直是个谜,

更有说法是她的香消玉陨与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兄弟有关。

梦露在电影《七年之痒》中,站在地铁口,大风不住地将她白色的裙摆吹起,她只能不断却又无助地将裙摆尽量压低。

这个经典动作,后来被许多东西方明星模仿,如麦当娜、安吉丽娜·茱莉、查理兹·塞隆、克里斯蒂娜·阿奎莱拉、凯莉·米洛、萨拉·杰西卡·帕克和琳赛·罗韩,还有中国的巩俐。

为什么?

想想看,论及电影成就及长相身材,梦露离绝代佳人差的码子大了去了,但是,为什么她成为一个时代的偶像?

我们都知道,时势造英雄。孰不知时势也造美人。

玛丽莲梦露的成功成名就是实证。

梦露事业最辉煌的十年是1950到1960年。

进入20世纪60年代之后,美国的性解放运动便大张旗鼓地爆发。当时她穷困潦倒,为了把自己的汽车从当铺赎回,她不得不在摄像机镜头前裸露。

很快,她的倩影被大量印制成挂历。

眼光犀利的休·海夫纳看中了这些照片,

将它们作为他创办的杂志的封面。

这本杂志就是举世闻名的《花花公子》(《play boy》)。

海夫纳很快将这份杂志办成了美国最具影响力的色情杂志。

可以说,玛丽莲·梦露和性解放相得益彰。

当时代的大潮呼唤一个人物站出来时,谁只要能够适时而出并走在前端就能够被顶在潮头,成为这个时代或者永恒的标志。

我想,这就是玛丽莲·梦露得以影响后世的主要原因。

而《花花公子》和梦露也是互相成就的。

“白发戴花君莫笑,岁月从不败美人”。这是骗人的鬼话。

用盐池话说,你日哄谁呢?

岁月如刀,刀刀砍肉。朝花夕拾,落红无情。

关于英雄,辛弃疾说:“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关于美人,辛弃疾说:“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好了歌》说好便是了,了便是好。

在我看来,好也得了,孬也得了。

试问:

茫茫人海,滚滚红尘,无论是胖的,还是瘦的,无论是高脂肪的,还是高蛋白的,无论是牛逼的,还是囊怂的,谁能免于终归尘土?

陈眉公说:

“世无花月美人,不愿生此世界”。

花开花落自有时。

让我们记住那些无比绚烂绽放的花儿,

让我们记住那些曾经无比招摇地来过这个世界的美人们。

说什么遗臭流芳,说什么红颜祸水。

三千世界,万般因果。谁的存在都不会无缘无故。

正是因为有了她们,我们这个世界才更妖娆更斑斓更多姿。

作家档案

闵生裕(本平台特聘名作家)宁夏盐池人。专栏作家。擅长杂文时评,足球评论,艺术评论等。中国评论家协会会员,宁夏作协理事。出版杂文随笔集《拒绝庄严》《都市牧羊》《一个人的批判》《闵庄烟火》《操练自己》等七部。

弹琵琶女坐在船头(反弹琵琶说美人)(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