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子产业(国内榛子产量小需求大依赖进口)

原创不易,文字也有产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如果您喜欢有关三农,农业、种植技术、农村生活等,那请点击右上角的关注!依农会把我了解的、学到的、看到的持续分享给大家。

榛子产业(国内榛子产量小需求大依赖进口)(1)

榛子又称山板栗、尖栗、棰子、平榛等,桦木科榛属多年生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榛子是一种起源非常早的坚果树种且起源地较为广泛,亚洲、欧洲、北美洲均可找到它的起源踪迹,我国也是榛子的原产国之一。在我国榛子以野生榛林为主,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等地也有少量分布。我国对榛子的利用时间较早,约在5000年前先民们就已开始采食榛子。注意是采食,不是栽培种植,且一采就采了5000年,漫长的岁月里并没有进行推广种植。究其原因,绝不是榛子口感和可食性的问题,吃过榛子的朋友们都知道,无论是鲜食还是炒食亦或是榛子的加工食品,口感都特别棒,依农相信同为华夏儿女古人和我们对食物口感优良的判定差距不会太大。依农认为之所以早年未人工栽培种植榛子可能是由于我国地大物博,没有榛子分布的地区吃不到,有榛子的地区满山是榛林够采。

国外榛子的栽培种植户历史较早,土耳其可能是世界上人工栽培种植榛子最早的国家之一,据考究距今约有5000年的种植历史。从古至今榛子都是土耳其最为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同我国一样在古时它是及是坚果又是粮食,不一样的是这个国土面积只有我国东北地区一半左右的国家,目前占据世界榛子总生产量的70%的以上,并且有上升的趋势,其中绝大部分用于出口创汇。现如今土耳其稳坐世界上最大的榛子出口国和生产国的地位,其它榛子产量较大的国家还有西班牙、意大利、美国、伊朗(在这里说句题外话,大家有没有发现,榛子的主产国家大多都是优质的巧克力出口果,可见榛仁和巧克力是有多配)。在主产国中,美国现种植的榛子是约在19世纪末从土耳其和我国引种种植的,主要栽培种植于俄亥俄冈州,现在也以形成规模,也已成为榛子的出口国。

榛子产业(国内榛子产量小需求大依赖进口)(2)

近现代以来虽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者购买力的提高,国内野生榛子产量渐渐的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于是乎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榛子的商品化种植,但是由于我国野生榛子品种栽培种植后产量着实不高,很难成为理想性的商业化农产品,随后又从欧洲引进了大果榛子,不过这些品种在我国有些“水土不服”,并未直接引种试种成功。直到20世纪末,我国农业从业者将欧洲榛子与本地榛子杂交培育出一些适种品种,并开始推广种植,也就是说榛子在我国商业化栽培的种植时间距今不足20年。规模化、商品化栽培榛子从无到有的这20年里,规模在慢慢扩大,东北、山东都有较大规模的种植园,不过时至至今我国消费的榛子仍大量依赖进口。

据保守估计,国内榛子每年的消耗量要在10万吨以上,目前国内商品化种植的榛子产量仅在一万吨左右。榛子的价格也是不低,鲜榛子的售价近年来在10-15元每斤左右,炒熟后的榛子每斤更是在30元以上,价格相当可观。并且商品化种植的品种,2-3年就可以结果,5-6年即可丰产,丰产年限可达20年之久,理论亩产在400-500斤左右。对于一个需求量大、供大于求、早丰产、价格高、收益好的农产品,看了之后是不是特别想发展种植,您别着急,首先农业种植生产从来不是一个稳赚不赔的行业,之前种植榛子的农民朋友有赚有赔,赔的依农见过不少。作为一个农产品,商业化栽培种植榛子是机遇,同时也存在这诸多挑战,发展种植需谨慎,跟着依农接着往下看。

榛子产业(国内榛子产量小需求大依赖进口)(3)

发展榛子种植的机遇

一、从榛子的经济价值看

榛子与核桃、扁桃(巴旦木)、腰果并称四大坚果,有“坚果之王”的美誉,果仁中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紫杉酚等多种营养元素,可生食可炒食,可用于食品加工,可提炼高端食用油,油渣可做精致饲料和肥料。此外榛子的果壳是优质活性炭的原料,叶片、果苞、树皮中含有单宁可制栲胶,榛木坚实纹理美观可做木材加工的原料,很多高端手杖就是由榛木制作的。因此榛子的经济价值确实可见一斑。

二、从榛子的市场需求看

随着我国坚果市场消费的蓬勃发展,基于榛子本身的经济价值消费者对炒食的坚果榛子以及榛子果酱、榛子巧克力、榛子饼干等加工食品的需求量一直在增加,这从我国每年榛子的进口数量就可以看出来。我国榛子已发展种植20年,国内人工栽培种植面积约在120万亩左右,且原主产国的榛子种植基数也在逐年增加,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张,榛子的价格却没有明显的下落,可见目前来看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榛子种植面积仍处于一个未饱和的状态,市场前景十分可观。

榛子产业(国内榛子产量小需求大依赖进口)(4)

发展榛子种植的挑战

一、从种植角度看

  • 榛子品种较少:榛子的原生种本来就少,满打满算也就20多个,目前来看适合我国商业化栽培的品种更是少之又少。品种的单一,就限制了适种范围,依农上文讲到的之前从事榛子种植赔掉的朋友们,多是因为在不适合的区域种植了榛子。
  • 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有差别:依农前文提到了,榛子商业化栽培的理论亩产可达400-500斤,这在坚果家族中已经不算少了。不过在实际种植情况中,榛子的真实产量远低于理论亩产。因为之所以称其为“理论亩产”,是因为这个产量是一个满足各方面种植条件才能达到的这么一个产量。而在实际种植生产过程中,气候的影响、种植技术的优良、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区域适种性等都是影响榛子产量的因素,那一项不能满足,都会以减产作为体现,且我们在农业种植生产过程中又习惯于粗放式管理,这就会对榛子的产量和品质造成极大的影响。
  • 机械化程度低:由于我国榛子商业化栽培种植起步较晚,机械化程度很低,采收基本依靠人工,人工采收是非常慢的,这样就加大了种植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再看土耳其、西班牙、美国、意大利等榛子主产国,他们已经有了相当完善的机械化种植系统,不仅仅是采收机器,它的施肥、打药都早已实现了机械化,在节省人工的同时提高了种植效率。

榛子产业(国内榛子产量小需求大依赖进口)(5)

二、从市场角度看

虽然我国榛子市场需求量大,但是由于目前我们的种植成本较高,市场竞争力不足,有的朋友会讲在商超买到的进口榛子要比国产榛子贵呀,有价格优势怎么会没有竞争力呢?其实不是这样,我们买到的进口榛子多是炒熟加工后的,鲜榛子在主产国家相当便宜,另外即便是炒熟加工的,商家的进口价可能真的不高。我们榛子的种植面积在增加,国外的同样在增加,当榛子种植趋于饱和的那一天,可能会面临很大的冲击。此外,国内榛子的加工行业不够完善,我们吃坚果就是吃坚果,那些以榛子为原料的加工食品相较于国外较少,这就限制了榛子的经济价值。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挑战。

榛子产业(国内榛子产量小需求大依赖进口)(6)

给发展榛子种植农民朋友的一些建议

一、区域适种别盲目

依农不止一次的在文章里提到区域适种的重要性,因为你都没有给它提供良好的种植环境基础又怎么能高产优质呢,没有产量、没有质量哪来的收益呢。打个极端的比方,有可能一个农产品在山这边中亩产1000斤,在山那边种200斤的产量都没有。因此对于想要从事榛子种植的朋友们,一定要根据榛子的适种特性,且选种时不能只听,要去实地进行考察,你听到的和你看到的以及你真正种了之后,往往不一样,千万不能盲目。

二、从小做起莫贪大

看见一个有发展潜力的农产品,我们总喜欢把它往大了搞,动不动就上百亩过千亩。要知道农业是一个持续投资的行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一旦缺钱的时候,肥用不上、农业设施难完善、工人请不起,糊糊弄弄过去这个园子就完了。此外一旦种植面积过大,对于种植管理技术的要求就要提高,若是种植管理不当水肥用不上、病害防不及,哪还有什么产量、经济效益可言。因此对于想要从事榛子种植的朋友们,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倘若你有足够的资金、系统的种植管理技术,可以去尝试一下大规模种植,但是对于一般的农民朋友依农还是劝大家从小开始,熟络后再发展种植规模。钱不是一次赚完的,但可能是一次赔净的,一定莫贪大要慎重。

三、科学种植产优质

归根结底榛子是一个农产品,从事农业种植生产,想要获取高收益,最终的落脚点都必须建立在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基础上,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因此既然想要种植榛子或是已经从事了榛子种植,那就一定要对其进行科学的种植管理,保障种植环境的优良,注重合理施肥、树形管理、病虫害防治,做好极端天气的应急措施,这些都必不可少。只有种出高产优质的榛子才能有一个较好的收益。

榛子产业(国内榛子产量小需求大依赖进口)(7)

写在最后

我们在确定一样农产品是否有种子发展潜力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两个极端,要么吹捧它,要么打压它。依农认为这样太过主观的,是不利于农业发展的,每一个农产品从不同角度看,都有好坏优良,而抓住一个角度不放过度的吹捧它,就可能捧杀了一个农产品;过度的打压它,就可能失去一个好的发展种植机会。对于一种农产品是否具有种植发展潜力,要以客观的角度去分析,深入了解后权衡利弊,再做决定。若适合自己,可行就去做,若不适合自己,趁早远离。农业的发展应该具有包容性,依农一直坚信农业通向成功的路不止一条,农业人走在这路上,不讲肩挑重担也得扶正走好。最后说点题外话,相信当下每一个从事农业的人不管嘴上怎么说,心里都相信农业的未来是有光的,而且是阳光普照,既然这样向着那个光大步走起来。

榛子产业(国内榛子产量小需求大依赖进口)(8)

#谷丰计划#喜欢有关农业、三农、种植、农村生活等类型的文章,那请关注、点赞@依农看天下会把我了解的、学到的、看到的持续分享给大家。

赘述不详,欢迎探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