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不喜欢薛宝钗(对付泼妇夏金桂)

原创文章 写作不易

薛宝钗红楼梦十二钗之冠,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论貌,宝钗之丰姿可以说艳冠群芳。论才,在诗社中唯有宝钗的诗,可以与林黛玉竞争几分,那“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正是宝钗风骨。论能力,王熙凤病后,宝钗与探春、李纨组成管理三架马车,将大观园治理的井井有条,治家之才小露一手。

女人不喜欢薛宝钗(对付泼妇夏金桂)(1)

这样一个才貌双全,近乎完美的豪门女儿,面对新进门的嫂子夏金桂,宝钗为什么却一直隐忍,表现得似乎是束手无策?

先看一下夏金桂过门后都干了些什么?

婚后不过两月有余,薛蟠不过说几句这夏金桂便装病,薛姨妈看到新媳妇病了自然先骂了薛蟠安慰夏金桂,第一场战斗夏金桂赢。她看到婆婆是个善良的人,便不断辖制薛蟠。

给香菱改名。“人人都说姑娘通,只这一个名字就不通。”这一句话,表明了夏金桂的小心思,改名是假,弹压宝钗拿香菱做法是真。改名这样的小事,宝钗并没有放在心上。

女人不喜欢薛宝钗(对付泼妇夏金桂)(2)

后来,夏金桂再让自己的陪房宝蟾去勾引薛蟠,故意让香菱去坏两人好事,可怜香菱被打。于是,宝蟾和薛蟠在香菱屋里成亲,香菱从此在夏金桂屋里倍受摧残。这夏金桂却又一次装病,说香菱咒她,害得香菱再次被薛蟠打。这夏金桂是不弄死香菱不罢休的狠角色。薛姨妈出来教训薛蟠,夏金桂隔着窗子和婆婆对骂,真真是标准的泼妇了。

面对这样一个,完全不同于大观园女儿们的悍妇,文雅持重的宝钗又能做什么?不过言语弹压,话说的多也也被夏金桂一番“大老婆小老婆”的话给堵了 。不怕对手强,只怕对手不讲道理,面对夏金桂,宝钗的铁拳仿佛打在棉花上。原因如下:

一 宝钗个性使然。宝钗冰雪聪明、足智多谋,但是另一方面也是个事不关己,一问三摇头的人。对付夏金桂,宝钗使个小计,让夏金桂的气焰能除,不是难事。嫂子虽跋扈事故不断,但必竟是哥哥的人。宝钗如果出手弹压嫂子,弄得嫂子过不去,势必让哥哥嫂子关系更不好,这样一来可能更加家宅不宁。宝钗的的行事原则决定了宝钗事事以妥当为准,不出大事便好,出事也以息事宁人为准。

二宝钗的地位决定。宝钗虽然是未出阁的女孩,哥哥娶亲前,家里实际掌舵人是宝钗。

第五十工回,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黛玉笑道:“你瞧,这么大了,离了姨妈他就是个最老道的,见了姨妈他就撒娇儿。”薛姨妈用手摩弄着宝钗,叹向黛玉道:“你这姐姐就和凤哥儿在老太太跟前一样,有了正经事就和他商量,没了事幸亏他开开我的心。我见了他这样,有多少愁不散的。”

女人不喜欢薛宝钗(对付泼妇夏金桂)(3)

那时薛蟠胡闹,薛姨妈有什么大小事都与宝钗商议。一个姑娘家不光是妈妈的开心果,更是妈妈的主心骨。只是现在此一时,彼一时。有嫂子了,虽然管家权还在妈妈这里,但是不能不顾及哥哥嫂子这边,于是家里事宝钗不能像以前一样直接出手了。她是个姑娘家,出阁是早晚的事,娘家永远是娘家,将来出阁娘家是她最坚强的后盾,她不能因为嫂子一时的闹腾让哥哥嫂子都站到自己对立面去,要知道得罪了哥哥嫂子,宝钗不仅就失去了疼她的哥哥,更加会失去娘家这个后盾。

宝钗的修养决定。宝钗饱读诗书, 同时个性稳重。毕竟是大家闺秀,不识几个字的王熙凤行事也是大方得体的豪门风,何况读了书识了字的宝钗。宝钗在贾家这些年,处处小心时时留意,她完美的个人形象不可能因为嫂子的到来,而毁于一旦。

女人不喜欢薛宝钗(对付泼妇夏金桂)(4)

对付夏金桂这样的人,只能是出手更狠的有泼妇潜质的人才可以,比如宝蟾。把陪房弄成屋里人,这一招险棋王熙凤也用过。琏二爷屋时风平浪静,薛蟠这边怎么就大老婆跳,小老婆叫。宝蟾不是平儿,宝蟾是夏金桂的人,耳濡目染自小也学得了她家姑娘三五分。

宝蟾最是个烈火干柴,既和薛蟠情投意合,便把金桂忘在脑后。近见金桂又作践他,他便不肯服低容让半点。先是一冲一撞的拌嘴,后来金桂气急了,甚至于骂,再至于打。他虽不敢还言还手,便大撒泼性,拾头打滚,寻死觅活,昼则刀剪,夜则绳索,无所不闹。

宝蟾这样一闹,金桂反倒没了主意。对什么人,用什么招,不是治不了,是宝钗有她处事的原则。宝钗对付夏金桂,是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说不清。这样做,一来势必更是家宅不宁,让亲戚们笑话,二来宝钗自己的名声也会被连累。

女人不喜欢薛宝钗(对付泼妇夏金桂)(5)

以宝钗的性子,定会冷眼看嫂子闹腾,等她折腾累了自然也老实了。过不了几年,自己出了阁也眼不见心不烦,到那时哥嫂岁数长了,可能性子也会安稳些。

所以说,不是宝钗治不了夏金桂,是宝钗以大局为重,不屑与泼妇纷争而已。


作者:红迷轻罗小扇 喜欢小扇的文字,就关注我,和小扇一起乱翻红楼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