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去云南旅游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国庆中秋游云南)

云南网讯(记者 毕芃)近日,云南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旅游注意事项,云南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发布2020年“国庆 中秋”假日旅游温馨提示,帮助广大游客共度一个安心、祥和、愉快的“双节”假期。

配合测体温。游客在机场、火车(高铁)站、汽车站、码头、旅游景区、宾馆饭店、餐厅、剧院(演出场所)等要主动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若体温大于等于37.3℃,应主动配合临时隔离观察,按照卫生疾控部门的规范要求就诊。

配合查验健康码和疫情防控行程卡。游客要如实进行健康码和疫情防控行程卡申报,在机场、火车(高铁)站、汽车站、码头、旅游景区、宾馆饭店、餐厅、剧院(演出场所)等主动配合工作人员查验健康码、疫情防控行程卡。若出现异常情况时,应主动配合相关部门的进一步处置。

如实提供信息。游客向旅行社报名参团,签订旅游合同。同时,应如实提供身份信息,说明身体健康状况,提供14天内是否居住或途经中高风险地区的真实情况。

规范佩戴口罩。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应佩戴口罩,在乘坐交通工具、室内参观游览、观看演出、排队等候等人员聚集区域和密闭空间活动时,务必佩戴口罩。

洗手。游客应注意手卫生的防护,在条件具备时增加洗手频次,餐前务必洗手。

使用“公筷公勺”。游客在餐厅就餐应使用“公筷公勺”讲究卫生、拒绝野味、理性消费,就餐时间不超过两小时。

及时关注自身健康。团队游客在旅游活动中若自身出现不适,应第一时间告知导游、旅行社或者提供服务的旅游企业、服务人员,配合就医等后续工作。自由行游客在旅游活动中若自身出现不适,应及时就近就医。

及时报告特殊情况。团队游客在旅游活动中,根据卫生健康部门或其他渠道得知自己属于密切接触者时,应第一时间告知导游、旅行社或者提供服务的旅游企业、服务人员,配合后续处置工作;自由行游客在旅游活动中,根据卫生健康部门或其他渠道得知自己属于密切接触者时,应第一时间到当地疾控部门报告情况,配合后续处置工作。

温馨提示:

提示一

警惕低价游陷阱

报名参团时要选择有相应资质的旅行社,注意查看相关资质证照,务必到旅行社的办公场所签订正式电子旅游合同,团费须转入签约旅行社对公账户,并索取税务部门出具的正规发票。拒绝参加“不合理低价游”“免费游”“买保健品或保险送旅游”等旅游产品,这些旅游产品一般是通过购物安排、另行付费项目等方式获取回扣,较易发生旅游纠纷,影响旅游行程。

提示二

疫情防控要做好

云南旅游期间,应严格执行云南省疫情防控政策,报名参团时应如实说明身体健康状况,配合相关机构或企业做好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查验。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谨记戴口罩、勤洗手、常消毒、要通风、保距离、少集聚等疫情防控要点。前往景区游览,要先预约、再前往。就餐时建议采取“分餐制”“公筷制”,使用“公筷公勺”,讲究卫生、拒绝野味、就餐时间不超过两小时。旅游过程中,保持安全距离,注意咳嗽礼仪,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及时就诊。

国庆去云南旅游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国庆中秋游云南)(1)

提示三

旅游安全需注意

关注云南旅游、气象、交通、公安和卫生等部门发布的出行宣传和提示,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合理规划行程线路和出游时间。自驾游请提前做好车况检查,遵守交通法规,安全驾驶,文明行车,避免疲劳驾驶。户外旅游注意防火、防洪水和避灾,切勿进入未开发或未对外开放的峡谷、山区、湖泊、岛屿等区域活动。谨慎参与高空、高速、水上等高风险项目,应结合自身健康状况,量力而行,不做危害自身及影响他人的活动。

提示四

文明旅游记心间

外出旅游期间,要倡导“十大文明旅游行动”。即维护环境卫生;遵守公共秩序;保护生态环境;爱护文物古迹;爱惜公共设施;低碳旅游;讲究以礼待人;注重消防安全;倡导健康娱乐;尊重当地风俗习惯。要摒弃“十大旅游陋习”。即乱写乱画;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集体行动缺乏时间观念;污言秽语打架斗殴;乱扔废弃物;大声喧哗;践踏草坪乱摘花果;用酒店毛巾擦鞋;不守秩序乱插队。从自身做起,在不文明现象面前挺身而出、直言相劝,做一个文明的传承者。

提示五

旅游维权要理智

旅途中发生纠纷时,要冷静对待,注意收集和留存各种证据材料,及时与导游、旅行社等相关涉旅企业进行沟通,切莫采取过激言语及行为导致人为扩大损失或激化矛盾。纠纷难于协商,请及时拨打当地投诉电话进行投诉,也可在旅游行程结束后,通过电话、信函、网络等方式向管理部门进行投诉,依法合理维权。

在云南旅游期间如遇到不满意情况,可拨打:全国旅游投诉举报电话“12301”、云南省旅游投诉电话“0871—96301”或下载“游云南”App进行投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