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渐无书 且听且吟且从容(喜阅共读一日无书)

渐行渐远渐无书 且听且吟且从容(喜阅共读一日无书)(1)

熟悉成都图书馆的“铁杆”读者都知道,去年我们曾经开展过一次读《喜阅》得馆长签名版的送书活动!超多读者都得到了馆长签名版《喜阅》,也收获了我们送出的满满祝福,感谢大家对《喜阅》的喜爱与支持!

宋代诗人黄庭坚有言:“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喜爱读书的人,相信书中有万千智慧,所以如饥似渴,时时与书为伴。

在这段特殊时期,时光好像被延长了,携一本书,读一篇美文,遇见全新的世界。本期,与爱读书的你,共读《喜阅》,分享好书。

01 肖平

成都图书馆馆长

短简(十)

文章节选:

王小波的书几乎所有的版本我都有,其中最喜欢的版本是陕西师大出版社推出的典藏插图本。此书开本特殊,纸张考究,插图精美,让我想起自己收藏的《十日谈》《乔叟文集》等西方古典名著插图本,有一种值得信赖的、名著应有的独特味道,仿佛此书已被时光和读者打磨。插图用简洁有力的钢笔绘制,附赠的书签上也有这样的插图。扉页和封面之间,插入两页空白的黑色衬纸,是那种被沉淀或淘洗过的铁锈的颜色,让人过目难忘。

渐行渐远渐无书 且听且吟且从容(喜阅共读一日无书)(2)

02 姚海军

《科幻世界》副总编

1988年创办《星云》杂志。1997年加入《科幻大王》任编辑。1998年加入《科幻世界》,主编“世界科幻大师丛书”,引进科幻名著130余种。

在这一场幻世

文章节选:

联想到科幻文学里的赛博朋克运动以及后来的电影《十三层空间》乃至更后来的《黑客帝国》,《幻世-3》无疑是一场革命的号角。只可惜那声号角要到后世才可能被清晰地闻听。这是美国科幻的一段历史,又何尝不可能是我国科幻正在发生的现实。

1961年的雨果奖,海因莱因以两票优势战胜了加卢耶,捧走了奖杯。如果加卢耶当年把他那一票投给自己,他的长篇处女作就将和20世纪60年代世界最畅销的科幻小说共同赢得雨果奖。

这座失去的奖杯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一位优秀科幻作家心灵深处的光亮。

渐行渐远渐无书 且听且吟且从容(喜阅共读一日无书)(3)

03 张无忌Demon

专栏作者,本名张仕钊。

漫步唐诗

文章节选:

最近一直在读夏昆的《在唐诗里孤独漫步》,当欧洲还在茹毛饮血蛮族入侵,当中亚信仰之火刚刚点燃,当波斯文明正式被阿拉伯文明所代替,古老的东方,已孕育了足以令千年后世界为之精彩的文明——唐诗。就算后人再也无法体会到盛唐气息,但从传延至今的唐诗中,依然可以感受到其中的魅力。

很多对唐朝的崇拜和向往,源自二百九十年间诞生的不朽唐诗,它将那个时代的浪漫与潇洒,自信与豪放,诗人哲者的命运沉浮、人生际遇都荟萃其中,让我们得以窥一斑而知全豹,得以在世界舞台上走出独属于唐人的骄傲。

渐行渐远渐无书 且听且吟且从容(喜阅共读一日无书)(4)

04 刘学正

来稿读者,现居山东省聊城。

安放心灵的三分菜地

文章节选:

种菜,对中国人而言似乎再平常不过,哪怕是钢筋水泥的城市,也不乏绿莹莹的蔬菜在阳台、楼顶,在泡沫箱子里卯足劲儿朝高了窜。当作家徐斌接过朋友交付的院门钥匙,拥有了一块真正意义上的菜园,他便翻地、播种、浇水、施肥、除草,把小菜园料理得朝气蓬勃。

《蔬菜月令:我的耕读笔记》一书,是徐斌有感于每一粒种子、每一棵幼苗、每一片绿叶、每一朵小花,所写的长长短短的文字,这是一本记录种菜生活的散文集。在他笔下,远离尘世喧嚣的小菜园,有散漫的节奏,有细腻的日常,有奔放的情感,有对生命本真的一切美好期盼。

渐行渐远渐无书 且听且吟且从容(喜阅共读一日无书)(5)

05 赵青新

来稿读者,70后,读书人、写作者。现居浙江温岭。撰写人文社科非虚构类书评,作品刊登于《羊城晚报》《现代快报》等。

鉴画积微,时有所得

文章节选:

若求慧眼,先得慧心。高超的鉴析能力需要建立在熟悉原创者书画风格基础之上。品读本书,我们还能了解《不同时期的赵孟頫书风》,了解《仇英作品的鉴藏与影响》《吴荣光书画鉴藏印说》,了解齐白石、黄宾虹、苏庾春、张大千等名家的风格以及岭南书画家沿袭师承的脉络。人物迭出,气象万千,既有前贤遗风,又有突破自创,衬以全书流畅的笔调,就算我这样不懂美术的门外汉,读这本书,也觉得美意沁人。

渐行渐远渐无书 且听且吟且从容(喜阅共读一日无书)(6)

06 黄东光

来稿读者,现居湖南怀化,文学爱好者。

行吟中领略旖旎世界

文章节选:

陈忠实借助风雨行吟中的热切思索,通过《读书与行走》,表达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人生初心。其实,这世界的雄伟神奇和风云跌宕,既需要我们透过书本去揣度,也需要迈开双脚去探寻,大师在书内书外所传递出的这种厚重用意,可谓古道热肠,字字珠玑都道出了我们共同的心灵追求。

渐行渐远渐无书 且听且吟且从容(喜阅共读一日无书)(7)

07 从惠娟

来稿读者,现居广东省深圳市,文学爱好者。

当月亮照进干瘪的灵魂

文章节选: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之于自己,不管生活何种模样,我们在这无情的世界中都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山高水远,路远马亡。在实现自己理想的道路上,守住自己的坚持,深情地活着,且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渐行渐远渐无书 且听且吟且从容(喜阅共读一日无书)(8)

08 梁河

艺术评论家和收藏家。生于1967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曾供职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自幼酷爱艺术,长期从事书画艺术品鉴赏与推广,是成都较有影响的艺术评论家和收藏家。近年来,参与组织策划“盛世繁花”、“蜀韵风华”等大型书画展览;编辑出版《知足者常乐》、《故而而知新》、《带风而行》等画册和艺术专著。

鸦爪,忆沙河先生二三事

文章节选:

从感恩节到今天,断断续续独自闲吹,虽然时常鼻酸眼热,但我还是保持平铺直叙的语态,为大家还原往事。至于为这篇小文收官,我只想告诉大家,那天在告别大厅,当《二泉映月》响起,我脑子里立刻萦绕着沙河先生好朋友余光中先生的诗句: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渐行渐远渐无书 且听且吟且从容(喜阅共读一日无书)(9)

(图源梁河)

09 董玥

来稿读者。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少年作家协会副会长。

至真至纯的乡土园地

文章节选:

岁月悠悠,我时常会想,为何在现当代文学史上,如鲁迅、周作人、许地山、台静农这样的大家,即便已在城市安家立业,却仍念念不忘乡土记忆。读他们笔下百年之前的中国农村,我看到了苦难、惊骇于愚昧,也触摸到了一些似有若无的真情。或许是年代久远,心灵虽有所震动,却总难拾起共情的能力。

而这几年,有幸品读韩叔叔的《虫虫》和《水边记忆》,既师承了底蕴深厚的乡土一脉,又推陈出新,拥有着自身独具一格的视角与风格。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耐心与宽厚,打通了人与故乡的关节,挖掘出了乡土世界的真谛。

渐行渐远渐无书 且听且吟且从容(喜阅共读一日无书)(10)

10 叶观澜

作家。北京东方智略签约专家,安徽省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安徽新华集团企业发展研究院院长,新华学院国学研究院院长,上海文汇出版社签约作家。

阅读红楼,体会人生

文章节选:

文学是什么?文学即人生,是作家直接体验与间接体会人生之后,用语言文字通过艺术再现的一种结果,这个结果不是一般庸常的人生样式,而是一种高级别的人生样式。经典名著尤其如此。我们阅读它,无形中就获得了一次领略这种高级别人生样式的机会,从而间接获得深刻的人生体会。譬如《红楼梦》,当我们读到贾芸这位贾氏家族旁支草字辈人物的人生遭遇,便让人生出人情势利古犹今的感慨来。

渐行渐远渐无书 且听且吟且从容(喜阅共读一日无书)(11)

11 张成林

来稿读者。现居江苏省徐州。

为冬天吆喝

文章节选:

生活的重负与压力,让我们在冬天里会多一份伤感,莫名生出一丝丝的忧郁和懈怠,为冬天吆喝,我们便会重新点燃激情与希冀,追逐自由和梦想。吆喝声中会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我们在冬天里取暖,那就是希望。为冬天吆喝,也是给自己驱寒,给自己打气,让这个冬季有着美妙的声音,能够尽快地听到春的消息。

渐行渐远渐无书 且听且吟且从容(喜阅共读一日无书)(12)

12 钟芳

来稿读者。现居湖南省怀化。

冬日寂寂书香暖

文章节选:

我乃一爱书女子,也始终认为冬日读书是种很惬意的享受。闲暇之余,或坐在敞亮的阳台上,沐浴着暖暖的冬阳,随手从嵌在墙壁里的小书柜中抽出一本漂亮的绘本,慢慢地翻阅;或夜色已晚,听窗外北风簌簌,雪花飘洒,钻进暖暖的被窝,打开书本,在文字上跳跃行走。

布衣暖,菜根香,冬日诗书滋味长。在一个个清冷漫长的冬天,我于书香中徜徉不已。书里的冬天照亮了我的心灵,我的冬天也因此变得不再寒冷,灿烂温暖起来。

渐行渐远渐无书 且听且吟且从容(喜阅共读一日无书)(13)

温馨提示:成都图书馆全国首创社保卡作为读者证,所有已激活成都市社保卡(人社功能)的持卡人都是成都图书馆的有效读者。可免注册免押金使用成都数字图书馆资源,成都图书馆与您相伴,阅读在身边!

渐行渐远渐无书 且听且吟且从容(喜阅共读一日无书)(1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