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当皇上的皇子(还有不想当皇帝的人)

在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皇帝,那地位都是至高的,人人都梦想着能当皇帝。 可就有这么一个人,明明不愿当皇帝却被迫当了皇帝。

这个人就是明朝明代宗皇帝朱祁钰。先说这祁钰的出身,宣德四年,朱祁钰出生于皇宫中,他是明宣宗的次子,他跟别的皇子还不一样,他的亲生母亲出身平民且是个孤女,只因为生下龙子,才得以封为皇妃,因此这个朱祁钰出身很是普通,跟别的皇子比就是庶出。尤其是跟他大哥朱祁镇,那更是没法比,人家那是嫡长子,也是正牌继承人,因此尽管两兄弟关系还不错,可那地位可差太多了没得比。

朱祁钰八岁那年,父亲明宣宗因病离世,随后他哥哥朱祁镇就继位了。明英宗朱祁镇继位一个月之后,朱祁钰被哥哥封为郕王。在明代如果被封为王爷,那一般来说啊都要给打发到外地,去自己的地盘上呆着。但因为哥俩关系比较好,因此哥哥特意把他留在了京城,这哥俩就能经常在一块儿。

这一晃哥哥朱祁镇当皇帝的十五个年头了,但是北方的瓦剌部落就打过来了。

明英宗朱祁镇这时正当年富力强时,听了大太监王振的蛊惑,为了彰显大明朝威。于是就亲自率军三十万大军御驾亲征。临走时,他让朱祁钰来代理国政。自己就兴冲冲地就赶赴前线重镇大同了。

这有人会说,朱祁镇真的放心,把监国权利交给弟弟。朱祁钰这么大权力,那岂不是代理皇帝了。其实这一方面原因还是兄弟俩感情确实很好,另一方面是这朱祁钰真的没什么威胁。从各个方面来说,哥哥朱祁镇都觉得那简直是没什么威胁。而且这朱祁镇当时觉得这仗肯定好打,到了前线快则半月,多则一月就能全胜,该回来就回来,那有什么的。

可是没成想这大军刚刚走到了大同附近,粮草就出现了问题了,粮草供应供应不上。一时间全军上下是人心惶惶。

不想当皇上的皇子(还有不想当皇帝的人)(1)

在这种情况下,要说撤军,那应该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事儿坏就坏在这个大太监王振身上了。王振为了不颜面扫地,就执意劝说明英宗继续进军,结果就打了个大败仗,导致了图牧宝之变。最终连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都被瓦剌军给抓住,成了俘虏。

这英宗皇帝兵败被俘的消息传回北京之后,满朝文武无不惊慌失措。在这危急关头啊,德高望重的孙太后就命令建国的朱祁钰主持御前会议,让百官发言,商讨此事?这时候呢朝中分成两派,一派呢就主张南迁说这瓦剌眼看要打过来了,大事不好了,咱们就赶紧向南撤吧。学学宋朝,当年北宋大败后,就赶紧跑到南边建立南宋,这是一派,还有一派则是主战派,以于谦为首的一批大臣认为绝不能南迁,一定要和瓦剌奋战到底。其实这次御前会议上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皇位怎么办?你看好好的皇帝已经被人家俘虏了,眼看着人也不可能会放回来,那怎么办呢?不行的话,就再选一个新皇帝吧。按理说如果名正言顺,应该继承皇位的。

应该是被抓的朱祁镇的儿子呀,他儿子应该能够继承皇位,但可惜的是,他儿子那时候才两岁,两岁能继承什么皇位,而且国家太平的时候还好,这时候马上要打仗了,一个小皇帝能干什么?大家想来想去,那就干脆让弟弟当皇帝吧。所以当时群臣就提出让朱祁钰当皇帝,朱祁钰一听脑袋都大了,什么让我当皇帝?朱祁钰是满心的不乐意。

从小到大,朱祁钰压根儿就没想过当皇帝,他不像那些藏着野心的人,心里想嘴上说不干,他是压根就没想过,从来就没往这方面考虑过。当皇帝,那是我哥哥的事,关我什么事儿,从来就没想过的他,只想安安稳稳地当个王爷,这已经很心满意足了。

但是这事儿他说了可不算,一定程度上,他这个皇帝是当也得当,不当也得当。首先是满朝文武大臣都让他当,最后连孙太后也让他当,大家等于说是压着他的头,你非得当着皇帝不可。随后,朱祁钰实在是实在是没法子了,只好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坐到了皇帝位置上。

就是因为他当皇帝,当时孙太后还专门,发了明旨。明史中记载郕王继皇帝位,意思是朱祁钰他原来是郕王,现在是皇帝。至于这朱祁镇,现在是俘虏,那就先不管了。总之先给皇位定下来。

不想当皇上的皇子(还有不想当皇帝的人)(2)

但是孙太后在发的这个明旨中,还有一个条件就是要求朱祁钰将来要是去世的时候呢,要把皇位传给他大哥朱祁镇的儿子,也就是孙太后的亲孙子朱建,不能传给他自己的儿子。

这也给后来的夺门之变埋下伏笔。

朱祁钰年纪轻轻的就当上了皇帝了。当了皇帝之后,不管怎么样,心不甘情不愿,但是也得干出点儿事啊。继位之初,朱祁钰主要干了两件事儿,一件就是清除奸臣。那个大太监王振的余党,这事倒好办,把他的那个同伙给抓起来,咔嚓就行了。第二件事就是国家的军政大权。那怎么打瓦剌,于是朱祁钰把军政大权交给了大臣于谦,让他组织北境防御战。这个于谦啊很有名,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忠臣,就是那个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

然而瓦剌那边本来想打明都城,只见明朝这么快就立新皇帝了,本想利用抓到的皇帝勒索一下,结果明朝又立了一个新的皇帝,恼羞成怒的瓦剌人一怒之下就向北京城发起了攻击,并且一口气攻到了明都城下。

但结果是在于谦等人奋力抵抗下,原本气势汹汹的瓦刺军兵败而归,明都城得以保全。

经过这一战明朝军队渐渐挽回劣势,毕竟是在明朝疆域内作战,瓦刺军处处受限。

这战争结束了,一切又恢复了正轨,可有一个问题摆在眼前,既然朱祁镇还活着,那就应该把朱祁镇给接回来,但是又有那句老话,一山不容二虎,不论朱祁玉是否想当这个皇帝,只要他哥哥朱祁镇回来,那就是对他皇位的最大威胁。

不想当皇上的皇子(还有不想当皇帝的人)(3)

朱祁钰在上位之后,许多大臣就常说要把朱祁镇给接回都城,这话让朱祁钰听了很是郁闷。你看这皇帝我本来是不想当的,结果都跟我说要以大局为重。没办法,我只好当了,结果我当了,而且当得还挺好是吧?不仅支持于谦打赢了这场都城保卫战,还给瓦刺给打回去了。打了一个大胜仗,而且还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这皇帝当得也可以,这好不容易才适应了皇帝的生活,还一直很兢兢业业的。

虽然一开始不想当皇帝,但是现在已经比较适应了,而且当皇帝时间长了,谁愿意把权力拱手让给他人呢?哪怕是自己的亲哥哥,但是架不住说的人多呀,无奈之下朱祁钰只好同意了。

要说这朱祁钰在这点就是心软了,当皇帝哪能顾得上亲情,这一步他就彻底走错了。

就这样朱祁镇被接回了名都城,接回了都城之后,朱祁钰当然在哥哥刚回来的时候,当着大家的面儿表演了一出兄弟情深。但是回去之后他就担心了,他担心什么呢?当然担心哥哥私下里和大臣们往来,要是再把我轰下去,他在复位,怎么办?于是他就把哥哥直接给软禁起来了,说是给迁居南宫。就相当于给关起来了。而且为了害怕他和外界勾结,甚至把朱祁镇住的地方的树全都给砍光了。弄得大夏天的想找个树荫乘凉都没有。

但无论怎么说,这朱祁钰还是心太软了,无论是他监视哥哥,还是砍掉哥哥院子里的树,不让哥哥乘凉,这都是跟小孩子一样的做法,根本上解决不了什么,要想铲除威胁,历朝历代狠心的皇帝,早就把威胁直接铲除了,这朱祁钰给哥哥一关就是八年,这八年让朱祁镇对弟弟很是痛恨,以至于后来朱祁镇夺回皇位是,也是很果决。

两兄弟最后刀兵相见,也是注定了。

景泰七年泰皇帝朱祁钰得了一场重病。过了没几天,一日晚上,朝中大将石亨、宦官曹吉祥趁机拥立朱祁镇复位,史称夺门之变。

不想当皇上的皇子(还有不想当皇帝的人)(4)

至此被关八年的明英宗朱祁镇就复位了,当朝堂的钟鼓声传到皇帝的寝宫的时候,昏迷中的朱祁钰突然惊醒,赶紧问身边的人。

是谁篡位了,难道是于谦吗?侍从得到消息说不是于少保,是朱祁镇复位了。

朱祁钰听完,先是惊讶,然后苦笑着说道。

原来是哥哥当了皇帝,好,说完之后就陷入昏迷,没过几天,朱祁钰就病逝于皇宫之中。

朱祁钰的悲剧就在于他不适合做皇帝,因为他野心不足,没有破裂,还不通权谋。所以啊到最后到最后就只能成了他人的嫁衣裳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