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爷爷奶奶的生活的意义(我的爷爷和奶奶那个年代的故事)

今天,给大家讲讲我们家的故事

我的儿子,是幸福的00后

我出生在平凡又快乐的80年代

我爸妈长在在辛劳的50年代

而我的爷爷奶奶,是出生在贫穷的30年代

30年代,对于现代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记录爷爷奶奶的生活的意义(我的爷爷和奶奶那个年代的故事)(1)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50年代,大多数家庭都有好几个孩子,一般少的会有五六个,多的甚至10几个都不足为奇

奶奶嫁到我们家的时候,只有十七八岁

和爷爷相濡以沫六七十年......

我记忆中,他们从来没有吵过架

奶奶是我见过的最慈祥的人,一辈子待人和气,也最疼我

他们一共育有7个孩子,三个儿子,4个女儿

现在想想真挺佩服他们的,在吃穿困难的年代,还要努力的拉址着7个孩子长大

我爸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哥哥,下面是我的大姑、二姑、三姑、四姑和小叔

听奶奶说:

在那段艰难困苦的日子里,好多家里娃多的,都会把养不了的孩子送给亲戚或邻居或有钱的地主家,当时没有什么法规不能买卖人口,给点吃的、穿的就行。

即使那么艰难,家里的孩子还是一个不少的在一起,

最困难的时候,真的是吃野菜度日,每个大人都饿的面黄肌瘦,当时的孩子也比现在幸福的娃们瘦小很多。

生活虽然困难

母慈子孝,兄弟姐妹团结在一起,互相谦让,日子贫困而又幸福......

等孩子们渐渐长大一起,日子也好转一些了,最起码不用天天挨饿了。

村大队的领导实行记工分制度,按人头分粮食,家里人多的就会多分些,人多干的活就多,分到的粮食也会相对多些。

听爸爸说,从前最常吃的就是地瓜面的窝头,把地瓜切片,晒干后磨成粉,再蒸窝窝头,现在吃一次这样的会感觉很稀罕,当时顿顿吃,刚出锅的会好些,凉了之后又黑又硬,即使那样也甘之如饴,对他们来说只要能吃饱就是最大的奢侈了。

记录爷爷奶奶的生活的意义(我的爷爷和奶奶那个年代的故事)(2)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听奶奶说,小时候有一次,有两个孩子在地里摘野果子吃,一种不知名的小黑豆状的果实,吃下去以后,过了一会就浑身难受,明显是中毒的症状,奶奶又心疼又慌张,连忙找来村里的丈夫给瞧病,幸亏发现及时,不然就晚了,真的是有惊无险。

家中大点的孩子到上学年纪的时候,家里又有了难题,家里没钱

幸好爷爷有一门手艺,就是会修修补补,补锅、补盆、修锁、磨菜刀等,还能勉强补贴家用。

天一亮,爷爷就挑着担子走街窜巷,只为多挣一分钱养家糊口

据说当时的学费,一学期只要几块钱

大伯毕业后去当了兵

爸爸当了一名小学老师

姑姑们接连着找工作、出嫁

最小的叔叔也有了工作,成了家

一天天

一年年

孩子们渐渐长大成人,直到爷爷的背驼了,腰弯了......

只要想上学的孩子,爷爷都会尽量供他,从来都是默默支持,没有怨言

直到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

爷爷还在不停歇的忙碌着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他那时候会骑着一辆脚蹬三轮车,去附近的村庄转

日子好了,很多时候爷爷都会免费帮人家修理东西

附近的村民大部分都认识爷爷,每当见到他的身影,都会主动上前打招呼

即使这样,他依旧每天早上出门,傍晚回家,每次回家我都会跑着去迎接爷爷

在他山轮车后面使劲推,停到院里后,他总会变戏法一样,从车里变出一些好吃的饼干、面包等零食给我

我有时会问爷爷一天去了哪些地方,有哪些见闻,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发生

爷爷就会滔滔不绝讲给我听。

奶奶年纪大了,也不闲着,把家里收拾的有条不紊

谁家生了小娃娃,都会找奶奶去做一件红色小衣服,图个喜庆

冬天,不会做棉衣的也会找奶奶帮忙

谁家缺个鞋样子,第一时间也会想到奶奶

记录爷爷奶奶的生活的意义(我的爷爷和奶奶那个年代的故事)(3)

我们一大家

记得一年当中,最开心的一天就是大年初二

全家人一个不少的聚在一起

那一天,爷爷和奶奶总是早早起来

准备菜肴,忙忙碌碌

孩 子们在院子里玩耍

姑姑们帮奶奶做饭

男人们准备好酒

满满的三大桌子

那是一家人在一起幸福的味道

时光流逝

一转眼,孩子们都各自有了家庭

当年扎着两个麻花辫的小女孩,现在也成了孩儿他妈

当年的老院子虽还在

可已是物是人非

最疼爱我的爷爷奶奶去了另一个世界

希望他们在那里可以一直幸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