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挖出小龙(肥西男子捉到奇怪物种被认为)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你见过长“角”的黄鳝吗?肥西县山南镇吕楼村大卫庄李军家的塑料桶里,就养着这么一条黄鳝。这条“黄鳝”通体发白偏黄,最为奇特的是头上似乎长了一对“角”。这种闻所未闻的奇怪长相引起了当地村民对黄鳝“身世”的诸多猜想,有人甚至认为这只长“角”的黄鳝或许是条小龙。4月26日上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联系上了李军先生,他表示目前正准备买个网箱,把这条奇怪的“黄鳝”放在水塘里养起来,看看它究竟能长成什么样子。

老农挖出小龙(肥西男子捉到奇怪物种被认为)(1)

村民:捕虾意外收获奇怪物种,形似黄鳝肤白长“角”

肥西县山南镇大卫庄吕楼村的村民李军在自家的池塘里捕上来一条与众不同的“黄鳝”,李军告诉记者,大概在十天前的早上,他去自家水塘里收抓龙虾的捕捉网时,发现网里捕到了这条长“角”的小家伙。“从来没见过这么奇怪的黄鳝!”李军说,刚看到这条黄鳝时他也感到愕然,不确定它是什么东西。“它重半斤左右,长相和黄鳝一样,但是颜色不同,更加偏白偏黄,头部也不同,好像长了一对‘角’。”

不仅自己不清楚这个“黄鳝”到底是什么物种,村里其他的村民对它也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李军说, “其他的村民,包括一些七八十岁、对农事见多识广的村民也都摇头讲没看过。”李军还告诉记者,由于这个小家伙长着“角”,一些邻居还脑洞大开地称这是一条“小龙”或者认为这是“白娘子”。

老农挖出小龙(肥西男子捉到奇怪物种被认为)(2)

好奇:舍不得吃专门养起来,看过段时间长成啥样子

李军说他以前从没发现过类似的物种,他猜测这个长“角”的小家伙也可能是个“旅客”,他家的池塘在一条小河旁,附近还有水库,李军认为有可能河水漫入他家的池塘里,这个长“角”的小家伙也“搬”进了池塘。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询问李军准备怎么处理这条“黄鳝”?李军表示不可能吃也舍不得吃,会专门养起来。他笑着表示,准备买一个高1米、长1.5米、宽1米的网箱,把黄鳝放进网箱养在水塘面,里面放点小鱼小虾给它吃,看看过段时间究竟能长成啥样。“我也很好奇,它究竟会长成啥样?再看看有啥奇怪的变化,有变化再联系你们!”他说道。

老农挖出小龙(肥西男子捉到奇怪物种被认为)(3)

专家:白化变异的黄鳝,“角”是皮肤的褶皱所致

这条长角的小家伙究竟是什么物种?如果是黄鳝,为什么如此与众不同?为了弄清这些疑惑,记者特地联系了动物专家、安徽龙栖百鸟园园长郑从容。

郑从容看过照片和视频后告诉记者,这个小家伙虽然看着奇怪,但其实只是一条白化变异的黄鳝。“这是正常黄鳝的变异形态,之所以偏白偏黄,是由于体内色素的缺失。”郑先生向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解释,黄鳝为了在严酷的自然生态链中保护自己,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黑色的皮肤,使得天敌不容易在它所生活的淤泥中或者腐殖质比较多的水体中发现它,而有的黄鳝在孵化过程中由于温度、水质或其他原因产生变异,使得体内黑色素缺失,呈现偏白偏黄的颜色。他表示,这种变异的几率虽然比较小,但是由于家养、野生的黄鳝加在一起基数非常大,所以变异体出现的数量其实也并不低,不过由于变异体缺失了“保护色”,所以最终能存活的也是寥寥无几,李军捕到的黄鳝“还是很罕见的。”

而至于黄鳝头上像“角”一样的东西,郑从容解释,那根本不是什么角,而是黄鳝的皮肤褶皱,因为黄鳝的捕食不同于其他的鱼,它是通过用嘴吸,而在吸的过程中,黄鳝的头会鼓得很大,黄鳝头部频繁地鼓起缩小,加之黄鳝的皮肤弹性很好,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褶皱,褶皱处颜色较深,而李军捉到的这条白化黄鳝皮肤色浅,所以对比之下异常明显,故而被村民误认为“角”。

在听到该黄鳝重约半斤后,郑从容则进一步解释,这应该是条黄鳝“先生”。“黄鳝是一种很神奇的鱼类,在幼体时期基本全部为雌性,但长到一定体型就会出现性别逆转,全部成为雄性。”郑从容风趣地说,像这种半斤及以上体型的黄鳝基本都是“先生”了,小小的一两左右的都是黄鳝“小姐”。

徐磊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许佳(图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 张大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