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辩的招数(诡辩释义22自吹自擂)

著作者:胡友生 研究生 高级工程师

诡辩的招数(诡辩释义22自吹自擂)(1)

著作权说明:

本著作权归属著作者胡友生(网名:胡同友邻)所有,未经作者授权允许,不得作任何商业用途,如需转载、摘编请注明作者及其来源

(注:图片与文字无关)

诡辩的招数(诡辩释义22自吹自擂)(2)

22、自吹自擂

相信很多人对2019年春节期间“翟天临学术门”事件还记忆犹新。有些人为了某种需要、目的,想方设法通过一些故意的摆设、标榜、耍酷等行为,过分、过度地抬高、夸大、吹嘘自己,以此来博取别人的夸奖、赞美或敬佩,像很多这样的人一样,如“我爸是李刚”的“官二代”、“我是人大代表你们无权处理我”、“我是局长我怕谁”等等实施了吹嘘、夸耀、拔高自己这种“自吹自擂”行为后,形象自毁,人设垮塌,不为人知、不为人耻的一面被揭露出来,最后的结果显然不是自己原来设想所需要的。

一个人透过自己的经历、努力和奋斗,本想或本可以得到其他人的赞许、夸奖、尊重、敬佩,被树立为学习的榜样,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有些人说着说着就会得意、神气地认为,自己处处比别人“高人一等”,就会更加装腔作势、夸大其词、自高自大、唯我独尊地“自吹自擂”起来,以此来炫耀自己的优势、抬高自己的身价、夸大自己的成绩。而实际的事实是,越是夸夸其谈、自吹自擂,就越是得不到别人的认同,有时候还会引发出争议,最后反而更得不到别人的尊重,更有可能失去他人对自己的敬佩。

自吹自擂,其词义是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自己炫耀自己,就是不断地通过某些手段、手法、摆设,吹嘘自己、标榜自己、人设自己。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炫耀、不“自吹自擂”地讲述自己的经历、描绘成功的秘诀、提出自己的意见,一定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尊重和敬佩,若自高自大,带着得意的神气、带着高人一等的态度、带着骄慢的语气,这种显得自大的行为必然会走向其极端,反而会失去某种意义上想要得到的结果、结局。

寻找工作,投递真实的简历,阐述实习经验,一定会得到对方的认可、肯定;若采取诡辩逻辑手段“自吹自擂”夸大、虚构自己的身份,必然会引起对方猜疑、追问及反感,反而得不偿失。不出格地夸奖一番自己的孩子,能正面引导向好的方向发展;略显骄傲的美化初恋情人,可能会彼此增加感情;突出自家产品优势、优点,是为了打开市场销路,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若“自吹自擂”虚构事实、过度渲染、吹嘘夸张,如包治百病的气功大师、无病不治的灵丹妙药,这种诡辩逻辑手法,欺骗得了一时,绝不能欺骗别人一世。

诡辩的招数(诡辩释义22自吹自擂)(3)

实际上,自吹自擂与传统意义上的吹牛、说大话等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吹牛、说大话就好像是讲笑话一样,说一说就过去了,没有人会去注意、留意。而“自吹自擂”是在似乎有一定事实的基础之上更明显地高估自己、炫耀自己、夸奖自己。这种诡辩逻辑手法是为自己日后个人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若巧妙地“吹”,可以建立或展示自己的品牌、以助日后能获得更好的机会及资源,转变成一条更容易走向成功的捷径。

自吹自擂的诡辩逻辑手法,一是透露自己拥有的稀缺身份、条件或资源,如“这件事情唯有我才能够办得成”;二是在强烈地表达中传递一种强势信号,如“我说自己排第二,就没有人敢排第一”。这种诡辩逻辑手法,如果再新颖一点、幽默一点、巧妙一点,相信会有好多人会感受到它的言之凿凿、豪言壮语,多数人有可能会被欺骗、蒙蔽。

现代社会,那些默默无闻、埋头苦干、从不计较得失的人,常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可就总有人喜欢那些自吹自擂、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夸夸其谈的人,有人吹嘘自己学历高、能力强、与上级某领导有特殊亲密关系,给自己先树立起来一个“能人”形象,其目的是为日后提拔、晋升铺路,一旦这种诡辩逻辑手法得逞,其需要、目的也就达到了。

辩证法的观点认为,任何的事实依据、结论性意见等都是要经过检验的,空口说白话、一戳就破的自吹自擂、自我吹嘘只会自取其辱。吹嘘、夸耀自己伟大,会有可能更有人瞧不起你,因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自己不去“自吹自擂”,实事求是地表达自己,展现事实的一面,反而会得到别人的尊重、敬佩,这样的情形才应该展现、显得自己的伟大;可以负责任地说,最后的结论是,只有诚恳、诚实的事或人才会得到赞美、尊重和鼓励。

诡辩的招数(诡辩释义22自吹自擂)(4)

诡辩的招数(诡辩释义22自吹自擂)(5)

点击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更多文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