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后最好的活法杨绛(喜智与悲智新书首发式暨分享会在京举行)

9月25日下午,吕约新书《喜智与悲智——杨绛的文学世界》在北京昆仑书集举行首发式暨分享会,作家、学者止庵,作家付秀莹,以及出版人龙杰应邀参加本次分享会,龙杰亦还担任了本次活动的主持人。围绕《喜智与悲智》一书的写作背景与构思、内容要点、研究亮点,以及杨绛文学创作的风格与特色等内容,四位嘉宾展开了精彩的对谈。

50岁后最好的活法杨绛(喜智与悲智新书首发式暨分享会在京举行)(1)

今年是杨绛先生诞辰110周年,为纪念这位国民文学大家,浙江文艺出版社“KEY-可以文化”推出了首届骆一禾诗歌奖得主、学者吕约的文学评论专著《喜智与悲智——杨绛的文学世界》。作为海内外首部系统化、总体性阐述杨绛八十余年文学创作的专著,本书将杨绛全部戏剧、小说、散文作品纳入探查视野,通过文本细读加以阐释,归纳杨绛作品独特的审美特征、精神意蕴与文化内涵。北大教授、著名学者陈晓明为本书作序推荐,称之为一部“把杨绛还给文学”之作。

“这本书我非常认真读了,这是一本很严谨的书。读这样的书,首先就是觉得它周全、周密,我很佩服这个全面的材料收集,我自己也很感兴趣的这里面我知道的都谈到了。”止庵说。

付秀莹认为这本书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这部专著给我的印象是迷人的诗论,是有召唤的,她召唤读者进入她的内心深处去领略杨绛的风格。杨绛先生能以百岁高龄走完人生长路,是不是跟内心的宁静、淡泊、安宁、超越有深刻的关联?她超越了,她看淡了一切。她通透、豁达、看破人世、远离红尘。”

“对于我来说,研究杨绛这样一位具有独特诗意与文心的女性作家,是发乎性情的选择。”谈起研究杨绛的缘起,吕约这位资深“杨绛迷”难掩激动与喜悦。陈晓明曾评论杨绛“早已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精神规格,一种历史仅有的存留”,《喜智与悲智》中亦写道:“作为融贯中西文化的民国一代作家中所剩无多的代表之一,杨绛是一位具有二十世纪文学或文化标本意义的作家。”对于吕约而言,选择杨绛及其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不仅因为其崇高的文学地位,更源于一种心灵上的吸引、精神上的契合:“杨绛其文其思其人,深厚蕴藉而气韵生动,是一个我希望潜心探究的语言之谜、精神之谜和文化之谜。”

因“谜”而着迷,博士期间,吕约沉入对杨绛及其文学创作的潜心研究,《喜智与悲智》便是她在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完成的心血之作。长久以来,读者们对于杨绛的一些代表作并不陌生:她的长篇小说《洗澡》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经问世,便成为重要的现象级作品,引发文坛热烈而广泛的讨论,历经时间洗濯后,至今仍为诸多读者反复阅读、探讨;而杨绛晚年的作品,纪传性散文《我们仨》和思想随笔《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更在出版后掀起全民阅读热潮。事实上,杨绛的文学创作远不止于此。不仅在创作生涯上贯通“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两个历史时段,在作品体裁上,杨绛亦横跨戏剧、小说、散文三大领域。然而,对于几部热门作品之外的创作,广大读者知之甚少;在业内,对杨绛小说、悲剧作品的研究仍显薄弱,研究的系统性、科学性亦有欠缺。为弥补这些缺憾,完整呈现杨绛的文学面貌、引领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杨绛,《喜智与悲智》将杨绛的整体创作视为一个“意义有机体”,通过文本细读进行了详细的分类与阐释。

当代文学史家洪子诚曾说:“杨绛的魅力不是色调斑斓,一眼可以看出的那种。作品透露的人生体验,看似无意其实用心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委实需要用心琢磨才能深味。”文学评论家、学者胡河清亦形容杨绛“如青光含藏之雌剑,大智若愚,不显锋刃”。睿智、精纯、真诚、旷达,杨绛独具特色的文字风格与她披上“隐身衣”式的谦逊、淡泊密不可分。“隐身衣”下蕴藏着大智慧,对于杨绛作品中突显的“智性”,如书名所述,《喜智与悲智》将之归纳为“体现为悲剧意识的智慧”和“体现为喜剧意识的智慧”,分别对应着内容行文的情感风格与理性风格。悲智交融的情感风格、喜智兼备的理性风格,加之隐逸保真的精神风格、文质合一的语体风格、一多互证的结构风格,共同构成了杨绛作品风格的全貌,也是这些作品之所以令人回味无穷的关键所在。

现今,杨绛先生本人无疑已成为众多文艺爱好者,尤其是年轻人心目中的精神偶像。对于“偶像”的思想精华与精神力量,只有通过对其作品的深读、细读,才能真正领悟,正如吕约所言:“在我看来,探究这样一位作家的毕生创作,读解其中隐藏的精神信息,就像试图揭开她所珍视的隐身衣,窥见其真身与灵魂,并探查其精神文化渊源。解谜的过程,就是从各种可能的角度与研究对象展开深入持久的对话。”以《喜智与悲智》一书为引,从文本出发研究杨绛,在不断阅读、思考与交流的基础上深入杨绛的文学世界,正如与杨绛先生的灵魂对话。“而真正的对话不会终结。”

(燕都融媒体记者 栗强 通讯员 睢静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