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和比亚迪月销量(比亚迪再夺零售和批发)

9月,比亚迪再次以绝对优势超越一汽大众,夺得中国乘用车市场零售和批发“双料”冠军,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分列亚军和季军。吉利超越上汽通用和长安,位居第四,长安汽车位居第五。

特斯拉中国再次上榜跻身第九,而一汽丰田被挤出榜单,其他两个日系车企广丰和东风日产销量也逐渐在走下坡路,尤其是东风日产环比下降了8%,排名下降至第八。

细分到新能源方面,比亚迪、特斯拉和上汽通用五菱分列前三甲,紧随其后的是吉利、埃安和长安。奇瑞环比下降超28%至第八,而长城环比下降超13%落后至第14。

特斯拉和比亚迪月销量(比亚迪再夺零售和批发)(1)

根据乘联会数据,9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92.2万辆,同比增长21.5%,增长较快;9月零售环比增长2.8%,环比增速处于近20年同期历史低位。1-9月累计零售1487.5万辆,同比增长2.4%。

关于为什么9月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同比增长达21.5%,我们采 访了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他说,由于去年9月份市场受疫情影响严重销量较低,今年乘用车市场在各种优惠政策的扶持下,有了快速增长。

比亚迪再次以绝对优势夺冠 吉利长安跻身前五

车企方面,9月比亚迪零售销量19万辆,环比增长13%,以绝对优势再次超越一汽大众夺冠。一汽大众销量16.5万辆,环比微涨0.6%,位居第二,上汽大众销量12.2万辆,环比微涨3.4%,位居第三。

吉利销量10.9万辆,环比微涨5.8%,超越上汽通用和长安,位居第四,长安汽车销量10.5万辆,环比微涨1%,位居第五。上汽通用销量10.1万辆,环比下降3.8%,排名下降两位至第六。奇瑞汽车销量7.2万辆,环比下降4%,位居第10。

特斯拉和比亚迪月销量(比亚迪再夺零售和批发)(2)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中国再次上榜跻身第九,而一汽丰田被挤出榜单,其他两个日系车企广丰和东风日产销量也逐渐在走下坡路,尤其是东风日产环比下降了8%,排名下降至第八。

我们愈发强烈地感觉到,比亚迪、吉利、长安和奇瑞“自主四强”对抗“合资六霸”的局面已然形成。

与批发销量对比来看,比亚迪以批发销量超20万辆的绝对优势,夺得零售和批发“双料”冠军,而一汽大众以18.9万辆的批发销量夺得亚军,第三名是被在零售销量榜单第10的奇瑞汽车夺得。

我们惊讶地发现,奇瑞汽车的批发销量达到了13.8万辆,而零售销量却仅7.2万辆,相差6.6万辆。零售和批发量相差为啥如此之多?是给经销商压库存了?还是出口量多?我们具体来看看。

特斯拉和比亚迪月销量(比亚迪再夺零售和批发)(3)

虽然目前奇瑞集团并未公布9月的出口销量,但从其公布的8月出口量来看,奇瑞集团8月出口新车51,774辆,同比增长152.7%。这一数据也基本能够与当月批发(13.2万)与零售销量(7.5万)的差额相吻合。

而出口销量占到整体销量的三分之一,也是奇瑞集团布局海外市场的重大进展。另从车企出口总量来看,奇瑞集团的出口量位列国内自主品牌第二位,仅次于上汽集团。而吉利、长城、长安等车企目前月均出口成绩不到2万辆。

整体来看,虽然奇瑞尚未公布9月具体出口量,但从8月的出口量来看,其出口销量势必也能为9月销量做出一定的贡献。此外除了出口量外,压几千辆的库存在经销商,对于车企来说也是正常的做法。

不仅是奇瑞汽车,其他车企的批发销量也均是有出口销量和经销商压库存的量。所以我们看车企销量的话,零售销量相对来说是比较真实一些。

相较于奇瑞、比亚迪、吉利、长安自主品牌来看,长城汽车9月汽车销量并不乐观,零售和批发销量均未上榜。尤其是新能源车方面。目前,长城汽车旗下新能源车明显增长乏力,其中欧拉品牌9月销量9,161辆,同比下跌24.68%。

崔东树认为,长城在销量上的萎缩,一方面可能由于长城已经不以销量为导向,而是开始以利润为导向。另一方面,目前燃油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将受益范围扩大到2.0排量车型,长城主力车型哈弗H6这样的小排量燃油车受益不明显,这也导致长城面临着不小压力。

9月新能源乘用车:长安超越上汽乘用车位居第六 奇瑞环比下降超28%

细分到新能源车市场,9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67.5万辆,同比增长94.9%,环比增长6.2%,车购税减半政策推出后,新能源车不仅没有受到影响,环比持续改善超过了预期。1-9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434.1万辆,同比增长115.4%。9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61.1万辆,同比增长82.9%,环比增14.7%,1-9月形成趋势性上升走势。1-9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387.7万辆,同比增长113.2%。

乘联会表示,新能源车市场方面,供给改善叠加油价上浮预期带来市场火爆,油价上涨而电价锁定,带动电动车订单表现火爆。9月的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环比走势都受到政策推动明显。各地出台鼓励消费政策力度大,主流车企生产持续拉升,改变了淡季规律,进一步拉动9月车市火爆。

特斯拉和比亚迪月销量(比亚迪再夺零售和批发)(4)

车企方面,比亚迪是唯一一个全面ALL IN电动化的传统车企,9月更是突破了20万辆,遥遥领先其他生产新能源车的车企。其中,插电混动车销量为106,032辆,纯电动车销量94,941辆,从数据上看两者几乎不相上下。

细分来看,宋家族在销量上依旧是一马当先,9月份卖出了46,475辆,再次刷新了单月销量最高成绩。秦家族销量39,515辆,已经逼近了4万辆。汉家族9月销量突破3万大关,达到了31,497辆。

元家族和唐家族,9月销量分别为23,503辆和15,058辆。海洋网旗下的各个车型,其中海豚销量为24,956辆,海豹销量为7,473辆,驱逐舰05车型销量为9,101辆,也在逐步发力之中。

特斯拉和比亚迪月销量(比亚迪再夺零售和批发)(5)

1-9月,比亚迪累计销量达到了1,175,321辆,而其2022年的年度目标为150万辆,还有不到33万辆的缺口。可以预见,15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比亚迪会轻而易举的完成,甚至有可能达到180万辆的年销量。

崔东树表示,比亚迪之所以能在销量方面屡创新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纯电、混动并举的均衡发展路线。此外,其产品推陈出新速度快,新一代产品如海豚、海豹等新款电动车均受到了市场的认可。

特斯拉和比亚迪月销量(比亚迪再夺零售和批发)(6)

特斯拉中国9月交付量为83,135辆,在环比增长8%的同时,也创下了特斯拉上海工厂自2019年12月投产以来的全新月交付新纪录。9月交付量的进一步突破,预示着特斯拉上海工厂已经从产线升级的影响中迅速走出。

随着上海工厂在8月初的升级完成,9月特斯拉中国的交付量快速回归高位,8月7.6万辆,9月8.3万辆的交付成绩,10月有望继续冲击销量纪录。特斯拉方面表示,升级后的中国工厂周产量从6月前的约1.7万辆提升至2.2万辆,年产能则由45万辆提升至75万辆。

特斯拉和比亚迪月销量(比亚迪再夺零售和批发)(7)

凭借几何、极氪、睿蓝等品牌车型的热销,吉利汽车9月销量逼近4万辆达到39,227辆,环比增长4.6%,占整个吉利汽车销量的30%,位居新能源榜单第四。其中雷神电混系列车型(含油电混动 插电混动)9月销量破万,插混车型占集团新能源销量比重达16.7%。

纯电动车型中,几何品牌的销量达到了18,649辆,环比增长约6.6%,1-9月累计销量104,252辆,同比增长234%。几何汽车旗下的G6以及M6两款车型将于10月份正式上市,这无疑会进一步刺激其销量的上涨。

极氪品牌在9月份的交付量达到了8,276辆,连续三个月创单月交付新高,累计交付已达45481台。同时极氪第二款车型——中大型纯电动豪华MPV极氪009,预计也会在今年11月正式上市。换电领域,睿蓝汽车9月销量4,542辆,环比增长约3.7%;而且睿蓝品牌在9月份增加了枫叶80v PRO以及枫叶60s PRO两款车型,未来销量也有望持续走高。

特斯拉和比亚迪月销量(比亚迪再夺零售和批发)(8)

位居第五的埃安9月销量首次突破3万辆,环比增长11.1%,同比大增121%。今年以来,埃安的销量呈直线上升趋势,不仅月销量屡创新高,同比也是暴涨,半年时间销量就翻了3倍,1-9月份总销量突破18.2万辆,崛起速度很快。接下来,埃安将迎来第二工厂正式投产,月销有望突破5万。

特斯拉和比亚迪月销量(比亚迪再夺零售和批发)(9)

在长安深蓝SL03、长安LUMIN“糯玉米”、欧尚Z6、阿维塔11等车型的带动下,长安新能源销量持续走高。9月长安新能源销量逼近3万辆,达到28,574辆,环比上涨超70%,位居第六。从长安9月份的销量来看,此前因限电导致产能下降的情况得到了缓解,产能逐渐恢复。

特斯拉和比亚迪月销量(比亚迪再夺零售和批发)(10)

奇瑞汽车9月销量20,508辆,环比下降超28%,排名从8月第五下降至9月第八。关于环比下降的原因,我们分析有可能是长安LUMIN这款微型小车严重挤压了QQ冰淇淋和小蚂蚁的市场份额。

1-9月份累计销售188,539辆,同比增长190.7%。目前奇瑞旗下已有奇瑞小蚂蚁、QQ冰淇淋、瑞虎8 PLUS鲲鹏e 、星途追风ET-i、捷途大圣i-DM等新能源产品投放市场。10月8日,奇瑞QQ全新车型无界Pro首台量产车正式下线,预计在10月内上市,上市并交付。新车的上市,有望助力奇瑞的销量再创新高。

新势力方面,除了埃安位居第五名外,哪吒、理想、零跑、蔚来、赛力斯分别位居第九、第十、第11、第12名和第15。具体查看【9月新势力榜:理想再破万辆位居第三,小鹏环比再下降跌至第七】

环比增幅来看,随着理想L9的交付,理想汽车的销量逐渐恢复,9月环比暴涨152%,增幅最大。其次是长安汽车环比增长超70%,比亚迪增幅超15%,埃安和哪吒汽车增幅均超10%。与之相反地,奇瑞汽车环比下降超28%,长城汽车、一汽大众、零跑、上汽乘用车均下降超10%。

总体来看,9月比亚迪仍然是中国乘用车市场最大的赢家,预计在2022年剩下的3个月里,比亚迪将继续发力,有望连续三个月夺得全量冠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