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写作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拓宽小学写作教学研究的思路)

余老师说作文教学的研究需要内容细化,细化的研究能够让教学的内容真正落实;作文教学的研究也需要视野开阔,开阔的视野能够让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视野开阔的作文教学研究能够让语文教师灵动思维、实践“专项研究”的方法、发现美妙的教学资源、收获精美的资料并提高分析提炼的能力,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小学写作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小学写作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拓宽小学写作教学研究的思路)

小学写作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余老师说

作文教学的研究需要内容细化,细化的研究能够让教学的内容真正落实;作文教学的研究也需要视野开阔,开阔的视野能够让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视野开阔的作文教学研究能够让语文教师灵动思维、实践“专项研究”的方法、发现美妙的教学资源、收获精美的资料并提高分析提炼的能力。

拓宽小学写作教学研究的思路

余映潮

拓宽作文教学的思路,能够大大开阔语文教师的视野,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在作文教学的天地里,到处都有山花烂漫,到处都有清泉汩汩,到处都有奇珍异果。

拓宽作文教学研究的思路之一,是对教材的课后练习进行专项的提炼研究。

如从“第一次”的角度,对人教版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中“写”的练习设计的大致梳理:

第一次提出“写”句要求:二年级上册《难忘的一天》:我还能用“仔细地”说句子、写句子呢。

第一次要求“写”几句话: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我会写:看图写几句话——动物园里,孩子们看猴山。

第一次设计“日记”练习:二年级上册《日记两则》:我想从今天开始写日记。

第一次要求写“时令”: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我想把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写下来。

第一次安排写“观察日记”:二年级下册《雷雨》:我要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把它写在日记里。

第一次真正要求写“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写一写——把自己熟悉的一种动物写一写。可以描写它可爱的样子,可以写写它有趣的生活习性。也可以把自己和这个小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写下来。

第一次提出“续写”:三年级上册《小摄影师》:我想接着往下写这个故事。

第一次要求“写景”训练: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我的家乡也很美,我要写一写家乡的一处景物。

第一次与“读后感”相关联:三年级下册《夸父逐日》:我想写一写读了这组课文之后的感想。

第一次有“转述”的训练: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我要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妈妈或别的长辈听,请他们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再把他们说的写下来。

第一次要求写“想象”文:四年级下册《中彩那天》我能想象库伯先生派人把汽车开走以后,我们全家人当时的表现,我想把想到的写下来。

第一次安排“仿写”:五年级上册《走遍天下书为侣》小练笔:假如你独自旅行,你会带上什么东西呢?仿照课文,写一写你自己的想法。

第一次的“想象性改写”训练: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想象《秋思》中描绘的画面,把《秋思》改写为一个小故事。

第一次要求写“科学短文”:五年级上册《鲸》:根据课文和自己搜集的资料,以“鲸的自述”为内容写一篇短文。

第一次设计“科幻短文”的写作:五年级上册《新型玻璃》:请你试着做一回小发明家,把你想发明的玻璃用你喜欢的方式写出来。

第一次指导“咏物说理”: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第一次要求写“生活感受”: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在本文作者看来,爱有两种表现形式。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感受吗?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第一次要求“写出特点”: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写一段话,写写家乡的某处景或某个物,要写出特点来。

第一次突现了“实与虚”的写作要求:六年级上册《草虫的村落》:丰富的想象使课文中的小甲虫有情有意。请你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

第一次提“场景描绘”:六年级上册《最后一头战象》: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驻立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并写下来。

第一次要求写“议论”的话: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可能任教很多年的教师都没有作过类似这样的梳理,而经过这样的梳理,我们就大致知道了很多写作训练的起点究竟在哪里;也可能会感觉到,如此丰富的训练内容与训练角度,在平时的教学中,可能都在我们“忽略”的范围之中。

拓宽作文教学研究的思路之二,是提炼、提取进行思维训练与表达训练的可用形式。

如表现思维规律与表达规律的一种“春夏秋冬”构思形式:

《巨人的花园》

从前,一个小村子里有座漂亮的花园。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到那里玩。

《夹竹桃》

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等等,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到了夏天,更是满院生辉。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四色梅、江西腊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一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则在秋风中怒放。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

《大自然的语言》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四季的歌》

春天悄悄地走来,溪水唱起了歌儿,叮咚,叮咚。百花齐放,春耕春种忙。

夏天悄悄地走来,金蝉唱起了歌儿,知了,知了。绿树成行,园里瓜果香。

秋天悄悄地走来,红叶唱起了歌儿,沙沙,沙沙。稻谷金黄,粮食堆满仓。

冬天悄悄地走来,北风唱起了歌儿,呼啦,呼啦。雪花飞扬,新年好风光。

上述句段或课文,其描述是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展开的,这是思维的方式,也是表达的角度。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运用“春夏秋冬”思维写作的作品不少,如冰心的《谈生命》、萧乾的《吆喝》、刘湛秋的《雨的四季》,如人教版《美丽的小兴安岭》《四季的脚步》、苏教版《烟台的海》、语文S版《四季童话》、鄂教版《米佳的愿望》等。课外的美诗美文中更有不少,中外作家也都有优秀的作品呈现。

从作文训练的角度看,能够表现人们科学的艺术思维方式,同样丰富多彩,如“叙议结合”就是一种,“重章叠句”就是一种,“首句排比”就是一种,“山水相联”“先实后虚”“先总后分”等也各是一种……从思维训练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就是效率很高的作文指导训练。

拓宽作文教学研究的思路之三,是创造丰富多姿的课内外练笔的形式,使学生常常有感兴趣的写作、练笔或交流的机会。

如:句式学用、连词成段、看图写话、微格简叙、日记创写、写信练习、 小小寓言、成语故事、写物抒情、情景写作、手法实践、章法学用……

如:凡人趣事、观景短文、生活随感、图书短评、微型说明、袖珍议论、人物写真、精彩瞬间、事物短评、知识趣说、精短时评、简介系列、班级故事……

又如:学写诗词素描、学写人物笔记、学写活动侧记、学写照片赏析、学写节日祝词、学写科普微文、学写微型报道、学写读书笔记、学写静物描绘、学写抒情小诗……

凡是这样的练笔方式,我们都可以在教材中、刊物里、网页上寻觅到优美的形式和不同的范文,既有利于教师的积累,又有利于学生的习得。

如苏教版课文

《咏华山》

古时候,有个小孩儿跟先生去登华山。

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啊!华山真高哇!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小孩儿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好诗!好诗!”先生连连点头称赞。

这个小孩儿就是宋代的寇准,那年才七岁。

它是想象描述、“文中含诗”写法的范文。

如《光明日报》“新媒体一日”中的短文《入学礼物》(2015年7月18日):

《入学礼物》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送给2015级“准新生”的入学礼物——小说《平凡的世界》,17日在微博上赚足眼球。这本书随录取通知书一起被送到清华大学新生手里。邱勇借赠书勉励新生追随校友钱钟书“横扫清华图书馆”的壮志,让读书成为一种人生态度,希望他们既要勤于思考、追求理想,也要关注现实、勇担责任。网友“不言中”羡慕不已:“为什么我的通知书里只有一张银行缴费卡?”

它是微型故事、微型报道、叙议结合的范文。

又如《光明日报》介绍地方风情的配图短文《草的花样》(2012年9月9日):

《草的花样》

山东莱州草艺编制历史悠久,以独特的风格、精美的工艺、浓郁的乡土特色深受人们喜爱。其兼备欣赏与实用的价值,体现了寓艺术于生活的淳朴理念。

莱州草编利用地里收获的庄稼,如麦秸秆、玉米皮、高粱秸或野生的油草、蒲草、茅草等,编制出各种花样的草制工艺品,如提篮、坐垫、门帘、纸盒、草鞋、地毯,产品色泽天然、美观大方、绿色环保、经济实用。早在1915年,莱州草编工艺品亮相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一举夺得“特别奖”,从而在国际上名声大振。

它是微型报道、简洁说明的范文;稍稍变动一下,也可用作微型评论的范文。

拓宽作文教学研究的思路之四,是进行“重点训练话题”的深入研究。

如小学阶段的学生必须习练的“我的一天”“我的妈妈”“我的家”“我的老师”之题,是需要进行重点训练的,以求给学生打下终身受用的表达基础。

如“我的一天”的写作指导。在不同年级的多次写作训练中,可以涉及八种构思表达形式,它们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都配有美妙的课文例文:

第一种:按序简洁记叙,如《难忘的一天》。

第二种:详写一段过程,如《信任》。

第三种:展开对话瞬间,如《落花生》。

第四种:精心安排详略,如《掌声》。

第五种:大段议论结尾,如《钓鱼的启示》。

第六种:巧妙拉开距离,如《老师领进门》。

第七种:穿插景物描写,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第八种:形成横式结构,如《钟楼读书》。

我们需要就“我的一天的八种写作构思形式”进行专项的研究,对每一篇例文都要进行深研,以提炼出可以传授给学生的实用技法。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评点《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这篇美文有三个方面的表达技巧。

一是“五段式”结构。“五段式”结构是一种常用的叙事、写人、绘景、说明、议论的短文结构形式。

二是“切入式”方法。即在第二段用“那天下午”领起故事、切入到叙说故事之中。在“第二段”切入故事,是记叙类短文的一种普遍的构思方法。

三是“穿插式”手法。这是本文最值得学用的表达手法。请赏析这篇范文景物描写的穿插之美:第一次描写,写实景,用美景表现环境的美好;第二次描写,写实景,用美景表现自己的心情;第三次描写,写虚景,用美景表现深刻的记忆。

本文的景物描写像线索一样贯穿全文而又前后照应,使文章的结构严密而又灵动。

拓宽作文教学研究的思路之五,是提高学生课文背诵的质量。

学生学习语文,学用语言文字,无疑是要有文章读背训练基础的。小学阶段的课文背诵量,由于各地的要求不同,一般在两三万字到四五万字之间。不管背诵的字数有多少,其中都有一个“质”的问题,即语文教师可以给学生点拨一定的写作知识特别是写作思路的知识,在经常的点拨之中使学生对文章的表达有一些理性的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写作构思的能力。

如课文《浪花和礁石》的背诵:

《浪花和礁石》

浪花不停地跳跃着,奔跑着,唱着歌儿向大大小小的礁石冲击。 毛毛棱棱的礁石气得暴跳如雷,对浪花吼道:“小小的浪花,你不停地碰撞我,难道就不怕粉身碎骨吗?”

小浪花笑了笑说:“我们浪花只知道滚滚前进,从来就不怕什么阻力。”

礁石用讥讽的语气说:“世上竟有你这么不自量力的家伙,不怕,就来吧!”

浪花说:“那咱们就比试比试。”

浪花日日夜夜地冲击着礁石,一年、两年、几十年、几百年过去了,礁石表面尖利的棱角,被浪花一点一点地浸蚀、啃啮,渐渐地变小了,变平了,就像一群水牛浸在水里露出黑脊背。

礁石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有气无力地说:“唉,真没想到,我,我,竟会败在你的手里。”

教师在“文章写法”上可以点拨的内容有:这是以“物”为主人公、典型的“两个人物对话式”、运用对比手法、暗含生活哲理的寓言形式。这种寓言形式的最后一段也可以用“作者”直接点题的方法来显现寓意。

拓宽作文教学研究的思路,还有不少的角度。如各个学段范文形式的研究、 课文作文系列的研究、语文教师积累作文教学素材的研究等,此中不乏沉睡的土地,需要我们唤醒。

(本文选自《语文教学通讯C》,2016.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