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盘棋一步走错满盘皆输(人人自有定盘针)

人生就是一盘棋一步走错满盘皆输(人人自有定盘针)(1)

天地生万物,惟人为万物之灵。南宋大儒蔡沈《书集传》中云:“万物之生,惟人得其秀而灵,具四端,备万善,知觉独异于物。”

四端,指的是人心中本应具有的四种心态、情感,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云:“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心态、情感,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的开端、萌芽,故称四端。

人有恻隐之心,故而能够仁者爱人,潜心向善;人有羞恶之心,故而能够知廉知耻,有所为有所不为;人有辞让之心,故而能够文明守礼、恭敬谦和;人有是非之心,故而能够辨识善恶美丑,向善去恶,走上人生坦途。

人生就是一盘棋一步走错满盘皆输(人人自有定盘针)(2)

孟子说:“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可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人有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端,就能扩展开去,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造福社会,造福人群,使天下安定繁荣。人如果没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连自己的父母都难以孝敬侍奉,更何况他人?

邵雍诗云:“万物有精英,人为万物灵,必先详事体,然后论人情。气静形安乐,心闲身太平。伊耆治天下,不出此名生。”

人为万物之灵,灵就灵在心灵。心灵是人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的主宰。心之所发,意之所到,无所不至。

人的思维活动、言行举止,无不是由心灵来催生情感、调剂情绪,选择善恶方向的。

人心向善,则为良心、善心,所言所行,皆为善言善行,必然善有善报,福至、慧至;人心向恶,则为魔心、恶心,所言所行,皆为恶语恶行,必然恶有恶报,祸至、灾至。

人生就是一盘棋一步走错满盘皆输(人人自有定盘针)(3)

心学大师王阳明说:“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人心中的“定盘针”,就是人的良知,就是人天然的本心。人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就是心灵保持天然本心不被诱惑所牵绊,不被情绪所控制,不被利益所扭曲变形的坚固保障。

南宋时期,福建沙县有个读书人名叫倪闪,字泰夫,家中颇有资财。倪闪为人勤俭节约,但又天生一副菩萨心肠,乐善好施,救济贫民。每次出门,倪闪总是带着许多银钱,看见贫穷人家,就施舍给他,不要人家报答。甚至有时路经贫困家庭,也会把钱扔进院子里,不管人家知不知道。

倪闪屡次参加举人考试,都不中,有人就讥笑他说:“你这样周济贫民有什么好处呢?上天知道你做了好事吗?”倪闪听了,没有回应,行善反而更加热心、积极。

有一年大饥荒,路上饿殍遍地,倪闪设粥场赈济饥民,被救活的人不可胜数。

高宗绍兴五年,倪闪参加科举考试,当地的人很多都梦见他家的门外竖着一面旗帜,上写“饘粥阴功”四个大字,果然这科考试,倪闪金榜题名。

倪闪历官宁国府教授,出私币创斋舍,置瞻学田。秩满,迁广东提督卒。

人生就是一盘棋一步走错满盘皆输(人人自有定盘针)(4)

《关帝觉世真经》云:“人心即神,神即心;无愧心,无愧神……一切善事,信心奉行;人虽不见,神已早闻;加福增寿,添子益孙;灾消病减,祸患不侵;人物咸宁,吉星照临。”

人心向善,这是人性的本来面目。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善良是人类的本能。人心不善,是因为心灵受到了污染,人心受到忧、乐、喜、怒、欲、利影响,失去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端,以致心猿意马,惟利是图,走上歧途。

所谓祸从乱中起,福从静中来。内心的安宁、平和,源自于拥有一颗善心,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这就是人一生最大的底气和福气。我们选择做善良的人,做善良的事,时常怀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不是为了追求什么样的目的,只是因为这是对的,这是无愧良知的。

作者:关公文化彭允好

--本文刊载于《香港商报》A10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