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和同情心的差异(同情心与同理心的差异)

你所表现出的是同理心还是同情心?虽然这两个词经常被错误地互换使用,但它们在情感影响上的区别很重要。

同理心,作为一种能够真正感受到他人感受的能力,字面意思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超越了同情。是一种对他人不幸的简单表达。极端情况下,深度或延伸的同理心实际上会对一个人的情绪健康有害。同情心是当你分享他人的感受时,同理心是指你理解他人的感受,但不一定分享它们。

同情是对某人的一种感觉和表达,通常伴随着希望他们更幸福或更好的愿望。同理心比同情心是一种简单的悲伤表达意味着更深层次、更个人化的关心。

与共情不同,同情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感觉是基于共同的经历或情绪。虽然看起来很自然,但同情并不是自动产生的。

相反,产生同情的先决条件,对被试者或群体的注意,相信主体处于需要的状态;。而且对被试所处环境的具体特征的了解。要同情一个人或一个群体,首先要关注他们。

外界的干扰严重限制了产生强烈的同情情感反应的能力。当不分心时,人们可以更好地关注和回应各种情感主题和经历。注意力能使人体会到同情。在许多情况下,如果不完全关注这个话题,就无法体会到同情。

个人或群体感知到的需求水平会引起同情。不同的需求状态,比如感知到脆弱或痛苦,需要不同的人类反应,包括从关注到同情的不同反应。一个患癌症的人可能会比一个患感冒的人获得更强烈的同情。一个被认为值得帮助的人更有可能得到帮助。

同情也被认为是基于强者帮助弱者的原则。年轻和健康的人帮助老人和病人。父母关心孩子或家庭的自然本能被认为是引发同情心的原因。同样地理位置相近的人,比如邻居更容易彼此同情。社会邻近性遵循同样的模式。特定群体的成员,如种族群体,往往更同情同组的人。

同理心是一种识别和分享他人情感的能力。同理心需要人们能够从别人的角度认识到他们的痛苦,并公开地分享他们的情绪,包括痛苦。

同理心经常与同情、怜悯相混淆,而这仅仅是对他人痛苦的认识。怜悯通常意味着受苦的人不应该得到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并且对此无能为力。与同情心相比,对痛苦者的处境的理解和投入程度较低。同情心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同理心,显示了一种帮助受苦的人的实际愿望。

因为它需要共同的经验,人们通常只能对他人产生同理心,而不是对动物。虽然人们可能能够同情一匹马,但他们并不能真正地同情它。心理学家说,同理心在形成人际关系和对他人表示同情方面至关重要。因为它涉及到体验另一个人的观点走出自我,同理心能够真正帮助容易而自然的行为,而不是被迫。

有同理心的人能有效地集体工作,建立更持久的友谊,当他们看到其他人受到虐待时,他们更有可能介入。在婴儿期就开始表现出同理心,并在童年和青春期发展出这种特质。然而,尽管他们对他人非常关心,但与家庭、社区、种族、民族或文化背景之外的人相比,大多数人往往对与自己相似的人有更深的同理心。

三种不同类型的同理心,认知同理心又称换位思考,是指通过想象自己的处境来理解和预测他人的感受和想法的能力。情感同理心与认知同理心密切相关,情感同理心是指真正感受到他人的感受,或者至少感受到与他们相似的情感的能力。

在情感同理心中,总是会有某种程度的共同感受。情绪同理心可能是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的一种特征。同情同理心基于共同经历的对他人感受的深刻理解,同情的人做出实际的努力来帮助。

虽然它可以给我们的生活赋予意义,但同理心也会出现严重的错误。同理心的危险,同理心可以赋予我们的生活目标,真正安慰处于痛苦中的人们,但它也会造成巨大的伤害。虽然对他人的悲剧和创伤表现出有同理心的反应是有帮助的,但如果被误导,它也会把我们变成情感寄生虫。

同理心会导致错位的愤怒,如果错误地认为另一个人在威胁他们所关心的人,同理心会让他们愤怒,也许是危险的。在一次公共聚会上,你会注意到一个身材魁梧、穿着随意的男人,你认为他在盯着你十几岁的女儿。当这个男人一直面无表情,也没有离开他的位置时,你对他可能想对你女儿做什么的有同情心的理解会让你进入一种愤怒的状态。

虽然这个男人的表情或肢体语言中没有任何东西能让你相信他有意伤害你的女儿,但你理解他脑子里发生的事情把你带到了那里。同理心和攻击性称为存在主义双胞胎。

同理心会耗尽你的钱包,多年来心理学家们报告了一些过度同理心的病人,将自己的毕生积蓄捐给有需要的人,危及自己和家人的福祉。这些过于有同理心的人觉得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对他人的痛苦负责,现在他们已经产生了一种基于同理心的负罪感。

更广为人知的幸存者负罪感是一种基于共情的负罪感,在这种情况下,有共情心的人错误地认为他或她自己的幸福是要付出代价的,甚至可能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痛苦。那些经常出于基于共情的内疚或病态利他主义而行事的人,在晚年往往会患上轻度抑郁症。

同理心会损害人际关系,心理学家警告说,同理心不应该与爱相混淆。爱情可以让任何关系好或坏,而同理心不能甚至可以加速紧张关系的结束。本质上,爱可以治愈,而同理心不能。同理心会导致疲劳是由于个人反复或长期参与慢性疾病、残疾、创伤、悲伤和失去他人而导致的身体疲惫状态。

任何过度有同理心的人都会经历同理心疲劳。像医生、护士、律师和教师等高接触的专业人士往往会患有同理心疲劳。由于其固有的危险,人们需要更少的同理心,而不是更多。

同理心和同情心的差异(同情心与同理心的差异)(1)

同理心和同情心的差异(同情心与同理心的差异)(2)

同理心和同情心的差异(同情心与同理心的差异)(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