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分析实例说明(点中考明意象雁)

点中考·明意象(雁)

一、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7题。(2021年河南省中招试题)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7、有些同学在默写时会把“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雁”写成“燕”,请向他们解释为什么这里用“雁”字。(2分)

答案:①北雁南飞是塞外秋天特有的景象,用“雁”更符合地域和时令特点。②大雁是边塞诗中的常见意象,寄寓着思乡之情,用“雁”更能传达出作者的情感。

二、与“雁”有关的故事

(一)鸿雁传书

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使臣苏武被匈奴拘留,关押在北海苦寒地带多年。后来,汉朝派使者要求匈奴释放苏武,匈奴单于谎称苏武已死。这时有人暗地里告诉汉使事情的真相,并给他出主意让他对匈奴单于说:汉皇帝在上林苑射下一只大雁,这只雁足上系着苏武的帛书,证明他确实未死,只是受困。这样,匈奴单于再也无法谎称苏武已死,只得把他放回汉朝。

意象分析实例说明(点中考明意象雁)(1)

(二)雁与衡阳

大雁是一种秋寒南征、春暖北返的候鸟。据说某年冬天,有群大雁栖息于衡阳的一座山上,因一雄雁被猎人射死,一雌雁也撞死山头,其余大雁不肯飞走,整日在空中哀鸣。冬天过去了,这群大雁还没离开。人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县令就贴出一张悬赏榜来解决这事。回雁峰上一长者听到大雁的鸣叫声很悲伤,就走访猎户看是谁射死了大雁,并找到那个猎人并揭了榜。于是,县令惩罚了那个猎人,并颁布了不准射杀大雁的法令,并在山上建筑大雁像,然后在雁峰寺焚香三日超度,那群大雁才飞走。此后每年大雁南飞,飞经衡阳便停留下来。至今衡阳民间仍保有不准射杀大雁的习俗。

意象分析实例说明(点中考明意象雁)(2)

三、与雁有关的诗句

1、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

译文:秋风不知从哪里吹来,萧萧地送来大雁一群群。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

译文: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方呢?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

3、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

译文: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的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4、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

译文: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的大雁正翱翔云天。

5、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韦庄

译文:鸿雁已往南飞,家书不能寄回。

意象分析实例说明(点中考明意象雁)(3)

四、梳理“雁”的内涵:1、寄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2、是信使的象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