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入门雕刻如意技法(跟我学玉雕为佛)

在雕刻人物时,开脸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表情是决定人物神态传达的关键,直接影响着作品的整体效果。前面我们介绍过观音的开脸方法,今天三少接着上篇文章中的作品“福寿双全”,带大家看下佛头的开脸过程。

玉雕入门雕刻如意技法(跟我学玉雕为佛)(1)

(佛头)

先看下图,是在开脸过程中用到的雕刻工具,包括有:1#钉砣、1.5#与0.5#三角钉、2#与1.5#尖枣核、2#与1#圆枣核、2#与1.5#喇叭棒等。关于工具的选用,和雕刻师的习惯有关,并不统一;另外,选用工具的大小,也由作品的大小而定。所以各位在下边阅读过程中,重点体会工具使用效果,和开脸思路即可。

玉雕入门雕刻如意技法(跟我学玉雕为佛)(2)

(开脸工具)

在上刀前,我们首先对佛头面部的几个高点要谙熟于心,在雕刻过程中不能随意减低。一起看下图的高点标注,红点代表高点,最大的红点代表整个面部的最高点。没有雕刻经验的朋友,触摸下自己带笑容的面部,感受下这些高点的分布情况。

玉雕入门雕刻如意技法(跟我学玉雕为佛)(3)

(高点标注图)

好,下边我们就进入开脸介绍。

首先,夹头上装上1.5#三角钉(C3),雕刻出眼眶。注意两个眼眶的深度要一致,同时不破坏所画的眼眶线。

玉雕入门雕刻如意技法(跟我学玉雕为佛)(4)

玉雕入门雕刻如意技法(跟我学玉雕为佛)(5)

(1.5#三角钉,雕刻眼眶)

然后,再用这个三角钉,确定出鼻子、上嘴唇、嘴巴的大致位置。这个过程,注意上嘴唇要适当留宽,为牙齿雕刻 留下余量。

玉雕入门雕刻如意技法(跟我学玉雕为佛)(6)

(五官定位)

再换用2#尖枣核,对五官大致形状进行修整,眼球、鼻梁、面颊等,注意眼球的深度要一致。过程中,可以用铅笔对五官再次描绘,以便修整出更为协调的五官雏形。

玉雕入门雕刻如意技法(跟我学玉雕为佛)(7)

玉雕入门雕刻如意技法(跟我学玉雕为佛)(8)

玉雕入门雕刻如意技法(跟我学玉雕为佛)(9)

玉雕入门雕刻如意技法(跟我学玉雕为佛)(10)

玉雕入门雕刻如意技法(跟我学玉雕为佛)(11)

玉雕入门雕刻如意技法(跟我学玉雕为佛)(12)

(尖枣核、处理五官)

为处理出更为圆润富态的五官效果,换用2#圆枣核进行雕刻。清除面部的棱角,使得面部各处过渡自然,圆润。当然,这个过程可以结合其他型号的尖枣核、圆枣核进行灵活处理,并不固定。

玉雕入门雕刻如意技法(跟我学玉雕为佛)(13)

玉雕入门雕刻如意技法(跟我学玉雕为佛)(14)

(圆枣核,五官过渡)

五官雏形分布确定之后,就可以进入更为细致的雕刻定位。比如,面颊和鼻翼的结合部,嘴角的和面部的结合部,如下图就用到了1#尖枣核进行处理。

玉雕入门雕刻如意技法(跟我学玉雕为佛)(15)

玉雕入门雕刻如意技法(跟我学玉雕为佛)(16)

(尖枣核与位置标注)

玉雕入门雕刻如意技法(跟我学玉雕为佛)(17)

(尖枣核处理效果)

然后,对五官再进行一次描绘定位,为进一步细琢做准备。

玉雕入门雕刻如意技法(跟我学玉雕为佛)(18)

(细部描绘)

根据描绘效果,再用圆枣核、尖枣核对面部修整,看效果:

玉雕入门雕刻如意技法(跟我学玉雕为佛)(19)

(修整效果)

进入细琢部分,先用1#喇叭棒对眼眶和眼球轮廓进行确定,使得眼眶的阳角线清晰流畅。

玉雕入门雕刻如意技法(跟我学玉雕为佛)(20)

玉雕入门雕刻如意技法(跟我学玉雕为佛)(21)

(眼眶和眼球)

确定画面没有偏差的情况下,换用1#钉砣,对笔头与鼻翼、上唇与牙齿、下嘴唇内轮廓、以及眼缝进行雕刻。见下图:

玉雕入门雕刻如意技法(跟我学玉雕为佛)(22)

玉雕入门雕刻如意技法(跟我学玉雕为佛)(23)

玉雕入门雕刻如意技法(跟我学玉雕为佛)(24)

(钉砣细琢)

关于下嘴唇的外轮廓,和寿桃上的麻点,都选用1#圆枣核进行处理。这样处理下嘴唇与下巴,可以使之与面部合而不断。一起看下初步效果图:

玉雕入门雕刻如意技法(跟我学玉雕为佛)(25)

(初步效果)

最后,对面部五官整体修整之后,就可以换用尖针对整个作品效果进行画面清理,一起看最终的雕刻效果。

玉雕入门雕刻如意技法(跟我学玉雕为佛)(26)

玉雕入门雕刻如意技法(跟我学玉雕为佛)(27)

玉雕入门雕刻如意技法(跟我学玉雕为佛)(28)

玉雕入门雕刻如意技法(跟我学玉雕为佛)(29)

(雕刻效果)

要最终达到更好的作品效果,还需在打磨阶段进行更为精细的处理,边打磨边进行微调。开脸部分,就介绍到这里,关于打磨系列知识大家可以从历史文章中查看。

玉雕入门雕刻如意技法(跟我学玉雕为佛)(30)

小结

佛头开脸相比于观音,要容易一些,能够抓住眼睛、嘴型和面部起伏这三个 关键 点,就能把“乐”的感觉传达出来。当然,前提是要能将五官分布协调。

所以,学开脸,先画脸!画的出,才能雕得出;画的准,才可能雕得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