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神人无功 神人王无功

什么是神人无功 神人王无功(1)

感谢庄子创造了这么一个好词——“神人无功”。好几天来,我一直在感慨,那个人真是个神神、真是个大神、真是个神人!但是一直没办法把他的名字和“神”字联系起来。后来看《中说》,他三哥批评他:“神人无功,非尔所宜也!”我几乎惊得笑了出来。“神人无功”不是庄子说的吗?他不就叫“王无功”吗?真是天造地设的一个好词啊!

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这就是我想赞叹的神人。

以前,我只知道他是个隐士、诗人、酒徒,阮籍和陶渊明一流的人物。最近读他的诗集,一首一首地品味,发现了好多好多。他是个田舍翁,家里有好多好多良田,光是黄河中间的一片河渚滩地,就有十五六顷,一千五六百亩,肥沃得很。他曾经是个钻石王老五,年纪不小了还没结婚,所以在诗中说:“孟光出嫁了没有?梁鸿还没老婆呢!”梁鸿孟光是谁呢,大家去查查吧,“举案齐眉”就是他们的典故。然后不久,他就有了“孟光”,可能还有了小妾,据说是生了三男五女,然后说媳妇找婆家,八个孩子都与名门望族结亲。不过,史书上没有留下他儿子的姓名,大概最后也做了田舍翁。因为王绩曾经写诗说“登垄课儿锄”,教导或监督儿子种庄稼呢。

隐士诗人和酒徒,忽然变成田舍翁,够奇特了吧?还有更奇的呢!王绩一向不听话不守规矩,哥哥们都不把他当正常人看,把他远远地打发到黄河滩种地。按说,他对那些“规矩人”熟知的儒家学问应该很生疏吧?其实不然。刺史杜之松写信邀请他到州里相聚,同时请教一些儒家的礼仪。大隐士轻易是请不动的,但儒家礼仪倒可以谈谈。王绩把家里的礼仪著作抄了一份寄给刺史。过了几天,刺史有疑问,又来信请教,王绩便认认真真地做了答复。他大哥做过史官,立志写《隋史》,结果没写完就死了。他接手继续写,最后也没有写完。据说,他四哥后来还接着写。嘿,原来他成天喝酒醉卧,一点儿都没耽误正经学问啊!这就有点神了!

他大哥写过一本《古镜记》,在中国小说史上留下了一点名气。《古镜记》的主人公是“古镜”,第二主人公便是王绩。兄弟俩在长安和胡僧一起玩镜子,用什么金烟玉水让镜子发光。后来,王绩要远游,怕路上不安全,便借了哥哥的镜子去。三年后回来,详细讲了镜子的奇迹。镜子能杀妖怪,如同孙悟空的金箍棒,这几乎是神话故事,可以不提。但王绩的行程却是挺详细的,像个徐霞客。先跑到河南嵩山,又到了箕山、颖水、太和、玉井、汴州……遇见的人物都是有名有姓,很难说他是瞎编的。再过长江到浙江,在会稽遇见个异人张始鸾,学习了“《周髀九章》及明堂六甲之事”。又和好朋友陈永同行,到江西遇见道士许藏秘,大概也学了些东西。在庐山又遇到处士苏宾,苏宾劝他别到处跑了,赶紧回家。

王绩另一个好朋友叫吕才,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音乐家或科学家。王绩死后,吕才编辑王绩的文集,写了一篇序,等于是给王绩作传。吕才本来也是个“神神”,但他特别崇拜“大神神王绩”。他说王绩算卦算得好,跟三国的管辂有一比,善于“射覆”。在名臣裴寂家,大家藏了一只鹦鹉让王绩算,结果就算出来了。再藏了一只金钗,又算出来了。这还不算,吕才还讲了自己经历的一件奇事。吕才在陈仓遇到一丛神奇的蓍草,这草本来就是算卦用的,传说下边会有神龟,结果吕才果真挖出一只直径一尺多的神龟来。他骗王绩说:“这龟是从九江一带找见的。”王绩看了看,说:“不对。你读《龟书》读得不细致,看这龟的样子,应该是陈仓蓍草下边的皂龟。”这么一说,吕才彻底地服了。这些“神迹”,也许都只是瞎编的故事,大家听听就罢了。

王绩在晚年的一首诗中,曾说自己年轻时“弃繻频北上,怀刺几西游”,好像还干过什么神秘的大事。他有三首《在边》诗,说自己像苏武一样,出使到北国,羁留了好几年,事情没办成,天天想家。推测一下,隋代名臣裴矩曾经营突厥,是不是把年轻的王绩当随从带过去了?又有两首《登陇坂》,似乎是往西边去的,裴矩也经营过西域诸国,也许王绩还是跟着办事。王绩的母亲姓裴,裴矩算是舅舅家的人,带着外甥或外孙子闯闯天下也有可能。王绩又说自己“解纷曾霸越,释难颇存周”,越在南方,周是中原,这中间又不知发生过什么奇事,后人一点都猜不到。唐朝初年,他又“久客齐府”,齐王便是李渊的三儿子李元吉,玄武门之变被杀掉的。

王绩肚子里藏了这么多大学问,这么多神奇经历,这么多历史秘密,又没有实际办成什么大事,怪不得要天天把自己灌醉。做待诏时,官府每天供养三升美酒,大概相当于三瓶啤酒或两瓶红酒。他不够喝,后来每天特供他一斗,大概等于十瓶啤酒吧。别人称他是“斗酒学士”,他自己却写了一篇《五斗先生传》,意思是能喝五十瓶啤酒呢!他看上了太乐署焦革家的酒,便争取做太乐丞,为的是买酒方便。焦革死了,焦革老婆给他供酒。焦革老婆死了,他就辞职回家。一回到家,就在黄河滩种黍子,研究焦革酒法,仿制焦家美酒。还建了一座杜康庙,以焦革配享。有老乡批评他,出门做了几次官,每次都是喝酒误事。回到了老家,还成天醉醺醺的不知悔改。王绩说:“你们不懂,你们不懂,从道理上讲,每天喝醉是应该的,是应该的。”

大家都爱读王绩的《野望》,认为是很好的山水田园诗。其实品品这诗,也蛮伤心的。“东皋薄暮望,徙移欲何依?”不就是看来看去跑来跑去,找不到依靠吗?“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老朋友都死光了,遇见的都是陌生人,那是个什么味儿?

人们把王绩当田园诗人,所以记住了他。现代人纪念所谓的“三王”,但也总觉的他没有哥哥和侄孙厉害,只是勉强凑个数。哪知道王绩其实也是个“大神”!这家人:老大王度,号芮城府君,史学家、小说家;老三王通,号文中子,思想家、教育家;老四王凝,号太原府君,史学家;老五就是王绩;还有个老七叫王静,字保名,似乎是个武林高手,拿把千牛刀,给唐高祖李渊当侍卫呢。至于老二和老六,应该是没长大成人。如果长大了,也是“神神”。他们的孙子辈,也有几个“神神”,其中一位叫王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