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前最后一战是真的假的(诸葛亮与七擒氏)

《三国演义》诸葛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就是为了征服南方,以为北伐营造一个后方安定的局面。对孟获施以欲擒故纵的策略,七擒七纵终于收服孟获。孟获也因此获得“七擒氏”的绰号,这是一个谐音梗,意思是周星驰《九品芝麻官》中的戚秦氏的谐音。

在第五次擒孟获的途中,士兵路过深山老林,长途不见泉水,偶然见到一眼泉,纷纷畅快饮之。结果喝了之后一个个歪眉斜眼,一个字也说不出来,纷纷变成了“哑巴”。

诸葛亮死前最后一战是真的假的(诸葛亮与七擒氏)(1)

似诸葛亮之通晓天文地理之能人对此也束手无策,毕竟那个时候还没有“化学”这门学科。后来,诸葛亮找到一个茅庐,其中居住一名和蔼的长者,长者教诸葛亮以自家安乐泉水让士兵饮之,毒即可解。

长者还说明这眼泉水为“哑泉”,此去孟获途中,尚有灭泉、黑泉、柔泉三眼毒泉,与哑泉合为“四毒泉”。一番求教之后,方知长者乃孟获的哥哥孟节。

在生物化学这门学科发展到今天,对于书中这口哑泉已经有了科学的解释。

诸葛亮死前最后一战是真的假的(诸葛亮与七擒氏)(2)

哑泉之所以有毒是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硫酸铜,而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固体,能溶于水。溶于水后生成蓝色的溶液,从这种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是蓝色的,这就是常见的胆矾或者蓝矾,其中含有结晶水,化学名为五水合硫酸铜。

哑泉水令士兵中毒,是因为铜是一种重金属,铜对于人体的多种组织具有亲密性,容易吸收。而一时间大量吸收铜元素,会造成肝、肾、神经系统的急性中毒,进而作用于全身。

表现的症状是头痛、头晕、乏力、口腔黏膜呈蓝色、恶心、呕吐、口腔食道胃部有强烈的灼烧感引发口齿不清,而《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士兵喝了哑泉水的症状正是如此。

诸葛亮死前最后一战是真的假的(诸葛亮与七擒氏)(3)

《三国演义》创作于元末明初,当时人们对于蓝矾和胆矾的理解没有如此科学,罗贯中仅仅是根据症状杜撰了这样一口泉水,附有强烈的想象力。当然在云南的原始森林中,也的确存在这样一口泉水:

哑泉在离筠连仅340公里的云南省巧家县。巧家县蒙姑镇新塘村的豆腐沟顺沟往上里许有一处哗哗流淌的泉点,人们称为毒泉或哑泉,它就是被列为云南四大毒泉之首的巧家哑泉。

诸葛亮死前最后一战是真的假的(诸葛亮与七擒氏)(4)

至于安乐泉水能解哑泉之毒是因为安乐泉水中含有大量的碱,碱水中的氢氧分子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了难溶性的氢氧化铜,通过呕吐或者排泄的方式排出体外,即可解读。

《三国演义》书中说:

士兵们饮了哑泉水后,随即吐出恶涎,便能言语

诸葛亮死前最后一战是真的假的(诸葛亮与七擒氏)(5)

就是这个道理了。以当时人们的认知,无法明白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故而取名“哑泉”“安乐泉”带有一定的迷信性质,当然这也是时代的局限性。

诸葛丞相泉下有知,今天当明白其中原理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